让复习课“鲜活”起来

2015-01-20 08:46杨武昌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1期
关键词:鲜活小兵小明

杨武昌

数学复习课通常机械而重复着这样的场景:复习巩固,形式单一,对认知目标的过度追求,大剂量的练习一股脑倾泻而下,困顿与乏味弥漫着整个课堂。笼罩在这样氛围下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极低。所以,教师必须尝试着对复习课教学方法作一些变革,使得复习过程鲜动灵活,饶有趣味,让学生神清气爽,情绪高昂。

一、来一次“忽悠”,让学生获得刻骨铭心的体验

在众多的数学复习课上,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一种“作壁上观”的姿态。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毫不领情,他们认为不就是做那些以前做过的题目吗?于是,大而化之,屡做屡错。教师抱怨,学生懊恼。冷静反思,可以找到其中缘由:在教师的谆谆告诫与学生的言之凿凿中,缺失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过程。在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经历对已有知识的回顾,缺少对自我学习的检查审视,复习效果一定“千疮百孔”,错误百出。换句话说,如果不致力于主动防“忽悠”意识的形成,那就很容易被“忽悠”。

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就是一位“忽悠”高手。在一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上,他利用一份练习题引领学生从“被忽悠”到“防忽悠”,最后主动“反忽悠”,获得了对知识内容的深刻体验,有效达成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课上,首先在审题中布下“陷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份练习题: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老师只给了5分钟时间,很多学生都没能答完题。他们一脸沮丧,心有怨言:题量大而时间太少!当老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试卷时,学生连呼:上当了!第6题说得很明白——“只要完成第1题”。都是没仔细审题惹的祸,学生后悔不已。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一起解决第7题。在交流中许多学生回答(3.2×4-2.8)×0.4。老师反问:“还有别的答案吗?”终于,有学生道出了他的发现:“我认为这题不可以解答。因为3.2×4只能求得地面面积,南内墙面积无法求出。”这一道“无解”的题目让其他学生感到震惊:原来数学题不仅仅有一题一解、一题多解,还有一题无解!

“忽悠”的背后,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与独具魅力的创意。要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技能,仅凭教师的告诫与提醒是不能实现的,必须让学生在“被忽悠”的深刻体验下经历自我否定的过程。

二、做一个“隐者”,逼学生走上复习阵地的前沿

“一个独具匠心的‘懒教师会带出一帮主动积极、灵性十足的勤快学生。”初看这句话,似乎不可思议。仔细推想,却又是很正常的:教师越俎代疱,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消极应对,岂能获得主动的进步?

相对新授课,复习课教师更应该完全放手,把学生推上“前沿”。

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梳理旧知,把课上的相应时间段的任务提至课前。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课上打“有准备”之“仗”,使得学生们个个胸有成竹,应付裕如;另一方面,学生整理旧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建构预置的过程,他们的主动意识得到激发,有滋有味地盼望课上展示自己整理出来的成果。课上,因学生整理的方案不尽相同,教师就可借机组织交流,学生在倾听中吸纳、重组自己已有的结构,教师在旁听中把握方向,或点拨,或强化,或调整,轻轻松松把繁重的复习任务“搞定”!

再如,复习课离不开练习。题目从哪儿来呢?教师可以搜集各地试卷中的新颖题型,及时推荐给学生;而更重要的可以请学生做两件事:摘录错题,模仿编题。错题摘录在课前完成,模仿编题则可以在课上即兴完成。对自己题中的“错误”作出剖析,既是自我反思,又是对他人的触动;模仿编题的过程,不仅仅在于多练了同一道题,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正确解决方案的体验,再次经历了思维的真实历程。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向同学推荐自认为比较有创意的题目,介绍自己某种独到的解题方法或小窍门,在收获自信的同时激发复习的兴趣。

实际上,脱离了“事必躬亲”境地的教师已经站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他不但要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学生的交流、展示等复习活动过程中,还需总揽全局,从复习方案的架构预设,到复习过程的有序掌控,甚至必须细致到对学困生的及时帮扶,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运筹帷幄,精心谋划。

三、玩一回“变脸”,让课堂在鲜活灵动中给学生愉悦

复习课为什么会让学生产生厌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一直“泡”在“题海”中,长期“吃”着“炒冷饭”。即复习课缺少“新意”,学生“因旧生厌”。基于此,教师应该刻意追求鲜活灵动的复习方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享受复习的快乐。

首先,题目要力求“新鲜”。要注意收集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把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教也可以立足于数学园地之中,“眺望”其他学科领域,“拿来”一些精辟之语,给数学严谨的内核“包上”一层俏皮的外衣,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若有所思,感受数学的有趣。还可以对题目进行适度改造与挖掘,力求使题目“增值”,从“温故”走向“知新”。如,复习三角形的面积,效果一般的练习是根据条件求三角形面积,考查公式的机械运用;效果提高一点的练习是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指定面积的三角形,这样的改动使空间增大,复习的个性化增强。还可以再作改动,在方格纸上画与平行四边形或梯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从而有效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联通能力。

其次,学习形式要追求“新趣”。纸、笔是复习课上的常规工具,但不能仅用它们来演算结果,还可以用来画一画,折一折。如,把复习作业从“书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与绘画、制作等形式紧密结合,使复习过程更有吸引力。如,在复习“比例尺”时,可以布置综合性练习:运用比例尺和6种基本平面图形设计校园绿化区方案。

另外,课堂流程要有“新意”。复习课的一般套路往往是“旧题引路,梳理归类”,对这一流程还可以进行细致加工。如,展示一个具有悬念的数学故事,创设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个前后连贯的“问题串”,甚至播放一段录像,做一个游戏,这些都能增加“新鲜感”,减少“审美疲劳”。

总之,如果把复习课简单地定位为程序性训练与系统化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优化复习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学有所获的成功感,享受学习的快乐。

◇责任编辑:徐新亮◇

猜你喜欢
鲜活小兵小明
家长会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规律在手 中考不愁
小兵张嘎
做不到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做不到
让初中数学课堂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