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课多些人文关怀

2015-01-20 08:41夏永立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蜂窝数学课人文精神

夏永立

数学课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计算公式,许多教师都追求一种规范、统一、精确、共性的法则,使它成为了一门缺乏温情的学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了!可见,教师要给数学课多些人文关怀,让学生从小养成健全的人格。要想让数学课具有人文的底蕴,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来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小细节,大情怀

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高深莫测,它往往就体现在教师一个不经意的细节中。教师只要心中有学生,具有博大的人文情怀,他的课堂一定会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到舒适与温暖。

案例:“不能乱挤,要按顺序走下去。”

[教例1]

(教师把10张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请11~20中最小的一个数上来。”

生:“11是我,我是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师:“请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同学上来。”

生:“是我,15。”

师:“请比20少3的数上来。”

生:“17是我,我是1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请11~20中最大的一个数上来。”

生:“20是我,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

师:“请11~20各数的持有者都站到讲台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排队。”(学生整齐排好队)

当教师让学生回座位时,学生一拥而散,班级的秩序非常混乱。

[教例2]

(前面的环节一样,教师只是关注了教学的细节,进行了一次有效的追问。)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回到座位上去,你们应该怎样做?”

生:“不能乱挤,要按照顺序下去。”

学生整齐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教例1中,教师为了完成教材上规定的教学任务,仅仅是让学生认识11~20各数的组成和大小比较,不太注重教学细节对学生的影响。教例2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细节,却让人怦然心动,教师心中始终装有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行,能够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从小学会如何做人。

在这样的课堂中,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它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有意义的。这堂课正是“人学”的生动写照——因为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所以温馨;因为充满了生命的色彩,所以美丽。

二、小改动,大教育

给数学课多一些人文关怀,需要教师具有非凡的教育智慧。同样的教材和练习设计,教师只要稍作改动,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效果。可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境界。

案例:“怎样分蛋糕可以让爸爸妈妈吃得多?”

[教例1]

师: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胖胖吃了其中的4块,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

师:如果剩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吃,爸爸、妈妈分别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生:■。

师:胖胖吃了这块蛋糕的■,爸爸和妈妈各吃了■,谁吃得多,为什么?

生:胖胖吃得多,因为■>■。

[教例2]

(教师将教例1中的题目稍作改动,适时进行追问。)

师:妈妈把一块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如果你是胖胖,你是自己多吃些,还是让爸爸、妈妈多吃些呢?

生:让爸爸、妈妈多吃些。

师: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比胖胖吃得多些呢?

生:胖胖吃这块蛋糕的■,爸爸和妈妈吃这块蛋糕的■。

师:你不仅学会了思考,还拥有了善良和孝敬,真是一个好孩子!

在教例1中,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让人文精神在课堂中沦落。而在教例2中,教师巧妙设计,对教例1稍作改动,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你认为胖胖吃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就能让爸爸、妈妈既吃得一样多,又比胖胖吃得多些呢?”简单的一句追问,让学生在增长知识与智慧的同时,尊敬长辈和孝敬父母已然在心中。这是一席智慧的对话,没有教师居高临下的言说,但那种对人文内容的有效关注和巧妙引导,让人性美好的品质润泽着学生的心田,可以帮助学生积淀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素养。

数学课堂的人文性需要教师以智慧去浇灌、培植。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语言与态度上,更应体现在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如果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漠视学生生命主体的存在与尊严,那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只会成为海市蜃楼。

三、小课堂,大社会

数学课不仅仅只是小课堂,更是大社会。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数学课可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孩子从小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案例:“为什么蜂窝的外形是圆的?”

师:说到智慧,大自然是最伟大的数学家。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看看这是什么?

生:蜂窝。

师:这是蜂窝整体的横切平面图,这是蜂窝局部横切平面图。看到这些蜂窝,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生1:为什么蜂窝的外形是圆的?

生2:为什么一个个小蜂巢不是圆的?

生3:为什么不是正三角形?正方形?而是正六边形?

师:其实,早在公元四世纪就有数学家(佩波斯)发现正六边形的蜂窝,面积最大,而周长最小。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成,这一发现被称为“蜂窝猜想”。蜜蜂之所以能在亿万年的进化历程中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善于在不同的情况下用最小的周长去创造出最大的面积。看来,早在亿万年以前,蜜蜂就懂得低碳生活,就懂得构建和谐社会。而我们人类至今还在无休止的欲望和争斗中挣扎。其实,面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我们每一个人手中都有着一根无形的绳子,我们究竟用怎样的周长围出最适合自己的面积,这将是一个永远都研究不尽的课题。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它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能紧密结合所学内容,适时加强人文教育,及时将探索精神、审美追求、人性关爱、低碳生活的理念传递给学生。数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而是真实、鲜活、温暖的,更有着蓬勃生命力的!我们相信,学生在习得知识能力之外,那颗“真、善、美”的种子已经悄然播洒在心间!这样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数学课,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宽阔的视野,才能让数学课有人文的厚度。

◇责任编辑:徐新亮◇

猜你喜欢
蜂窝数学课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有趣的数学课
“蜂窝”住进轮胎里
不同形状芯材的蜂窝壁板平面压缩性能研究
讨厌的理由
“网红”数学课
不计算比大小
为什么蜂窝是六角形的?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