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5-01-19 07:57罗文华
中国药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药品岗位素质

丁 静,罗文华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对象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氛围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互联网、校外专家等多维度相互交流的课堂教学(见图1)。现以《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设计与实践,为广大药品经营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图1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模型

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准则。随着2013 年版GSP 的强制实施,医药流通领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洗牌。如何针对新旧条款的变化做好新一轮的认证工作,取得GSP 认证证书是企业的必经之路。市场对精通GSP 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是药品经营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医药行业员工培训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在我国刚刚起步,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都非常滞后,不仅无相关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或网络课程,而且也缺少2013 年版GSP 相关教材,教学资源少而分散,教学方式单一、枯燥,远远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升GSP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2 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路径

2.1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开展岗位需求分析

当前有不少专业课程的设计缺乏前期市场调研,授课教师不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无法准确地提炼典型,使得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有效解决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高职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开发前必须深入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岗位需求分析,明确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为使《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内容适合药品经营管理相关岗位需求,笔者调研了20 多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医药企业等,充分把握学生未来职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明确企业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

2.2 校政企合作,共同开发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模型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总和,反映了某一既定工作岗位中影响个体成功的重要的行为、技能和知识,是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工具[3]。能力素质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员工招聘、人才培训、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模块中。为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招聘选拔考核的要求相对接,邀请来自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企业的相关专家共同研发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进一步明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见图2)。

图2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

2.3 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立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结合调研情况,提炼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笔者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企业等行业专家进行访谈,确保提炼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职业的代表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以药品经营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序化《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的紧密对接。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从“单一理论化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工学结合的综合职业能力素质培养”转变,同时将医药购销员、初级药师、执业药师等考试相关内容有机融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4](见图3)。

图3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立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4 开发整合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由于2013 年版GSP 实施不久,迄今市场上尚未出版相关教材,相关教学资源稀少。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条件。因此,在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环节,只有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见图4)。在《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吸纳了来自不同领域的GSP 专家,历时2年,共同开发了丰富的、具有原创性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分为4个层次,第1 层次为基础教学资源库,如课程全程录像、教学课件、GSP 案例库等;第2 层次为实践技能操作指导资源库,如GSP实施与认证管理工作流程图库,GSP 表单等;第3 层次为拓展资源库,如新闻事件追踪,GSP 相关网络资源、图片库等;第4 层次为学生作品库,如学生GSP 原创微电影、学生模拟GSP 认证申报材料等。所有资源实现信息化,建立可供学生随时访问的资源库网站和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最终实现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图4 以学为主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3 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3.1 创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GSP 课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内容主要是法律条文的解释和简单的案例分析,教学形式单一,知识单向灌输,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主张采用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营造“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岗位招聘导入法:是由笔者首次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指在开展教学任务前,导入相关岗位招聘信息,使学生把握岗位任职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如学习药品验收任务前,在线链接几则岗位职责描述全面、规范、详细的最新药品验收员岗位招聘信息,使学生明确验收员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任务的学习。在教学中运用岗位招聘导入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增强就业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能明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实行开放式教学的一种设计形式[5]。开放式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创设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在《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合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担任导演、编剧、演员、摄像师、后期制作人员等不同角色,从职业情景设计、剧本编写、拍摄、剪辑到制作,全部由学生自主原创完成GSP 管理职业情景模拟微电影的拍摄。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创作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开放式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增强职业能力。

现场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开展实践教学。《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教学中,利用了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本地最大的零售连锁药店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实验药店门店和总部仓库、医药物流模拟中心、药品陈列室、药品经营综合实训室等,校外实训基地包括本地最大的药品批发企业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实训基地开展药品采购、验收、保管、养护、陈列及销售等环节的现场教学,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互动交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职业角色扮演法:属于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组建的团队中各自扮演角色,明确责任分工,为共同完成任务开展互助式学习。如在《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堂教学中,团队成员分别扮演药品采购员、采购部经理、验收员、质量管理员、养护员、GSP 认证检查员等多个角色,模拟GSP 现场检查等工作情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职业核心知识,提高沟通、合作、实践、学习等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法[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提炼的企业真实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单元工作任务。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积极探索,主动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将药品验收任务细分为书面凭证审查、验收抽样、验收检查、入库、药品电子监管码扫描、上传、验收记录填制等单元工作任务。明确任务实施关键点,绘制验收任务流程图,同时创设情景制作单元工作任务单。将流程图和单元工作任务单发放给学生,带领学生到企业真实的药品仓库开展药品验收,要求学生按照验收流程规范开展药品验收,并依据实际情况完成单元工作任务单。

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中的每个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均应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平等对话、合作交流、分析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如在《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新版GSP 专题讨论、药店调查研究、GSP 认证汇报演示、企业工作实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调动了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反馈,改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3.2 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探索教室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课堂内外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互联网、校外专家等的多维交互。《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的校外专家包括监管部门GSP 认证检查员,药品批发企业质量总监、零售连锁企业质量总监及连锁门店店长等,配合独立式、合作式、全体式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教学中能获得多维度的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指导,改善传统的教学关系(见图5)。

图5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

教室内开展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信息化教学:利用网络技术手段、3D 虚拟仿真技术、GSP 立体化教学资源库、GSP教学模拟软件、企业采用的GSP 管理软件等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充分、恰当地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呈现出“信息化”“交互化”“特色化”“个性化”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教室外开展综合开放式多维交互现场教学:《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教学中,分批有序地安排学生到校内四明大药房实验药店及仓库等开展药品采购、验收、养护、陈列、销售及GSP 认证等现场教学,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在现场教学中,学生与医药企业质量管理专家、GSP 认证检查专家面对面交流,教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指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师生之间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改善传统的教学关系,并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提升职业技能。

3.3 建立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方法多元化,重视过程性考核:结合课程特点选择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提倡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如《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可根据学生的GSP 认证申报材料、GSP 表单填制情况、GSP 管理职业情景模拟微电影制作情况、调研汇报情况、现场操作情况等综合进行评价,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突出实践能力的评价,细化考核要点。

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医药行业作为特殊行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能手,更是“药德与技能兼备”的人才,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应突出职业素质教育。《GSP 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考核融入职业素质内容,细化职业素质的考核与评价内容,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协作意识、规范从业意识等职业素质。

多主体交互评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传统以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模式,主张多主体交互评价。除教师外,可让学生自评、互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企业人员参与相关项目的评价。多主体交互评价能更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使学生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

4 教学效果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已获得了学生、教师、督导及专家的充分认可。对学校2012 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进行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171 份,收回170 份,有效问卷170 份,其中非常满意115 份(67.65%),比较满意53 份(31.18%),一般2 份(1.18%),无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评价。基于该教学模式,笔者曾获得全国性教学竞赛一等奖、创新奖等国家、省、市、校各级各类奖项近10 项,而且在近2 个年度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位列全院第一。

5 结语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项重要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创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1] 王兰芬,刘治安.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 职教论坛,2013(17):18 -20.

[2] 丁 静. 制药企业GMP 文件生命周期管理调查[J]. 中国药房,2014,25(5):392.

[3] Shippmann JS,Ash RA,Battista M,et al.The practice of competency modeling[J]. Personnel Psychology,2000,53(3):703 -740.

[4] 丁 静.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圆桌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以《医疗器械法规》课程为例[J]. 新课程研究,2004(2):57 -59.

[5] 梁兆芬. 高校钢琴课程开放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1(9):137 -138.

[6] 高廷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38 -39.

猜你喜欢
药品岗位素质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