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根正 吴丽丽 赵建国
(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带地区畜牧业发展迅速,现代家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海南省禽类出栏1.47亿只,禽肉产量25.30万吨,禽蛋产量3.58万吨[1]。然而,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引起家禽热应激是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高温使蛋鸡内分泌紊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上升,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蛋白质糖元异生,脂肪组织分解减小,脂质氧化程度增强,继而产生更多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生物膜,机体免疫力下降[2]。蛋鸡处于高温环境中,机体对热环境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称为热应激。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蛋鸡表现采食量降低,体重减少,蛋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其经济效益。当前,降低热应激的措施主要从场址选择、鸡舍设计、饲养制度、管理措施等多方面入手。其中,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领域[3-17],包括维生素 C[3-4]、甜菜碱[5-6]、酸化剂[9-10]、有机铬[11-12]、中草药[13-14]、小苏打[16-17]、大豆黄酮[15]等。文昌鸡是海南省优良地方肉用鸡种,被同时列为海南省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18]。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和科学养鸡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文昌鸡的饲养数量越来越多,饲养规模越来越大。筛选最佳抗热应激添加剂,提高文昌鸡产蛋性能是当前制约文昌鸡规模化生产的关键问题。本试验在文昌鸡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碳酸氢钠等6种抗热应激添加剂,比较其对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文昌鸡规模化生产科学选择抗热应激添加剂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地点为海南大学秀英农场,预试开始时鸡龄21周龄,试验前海口3月份平均温度为26℃左右,其中预饲期7 d,全面观察鸡群健康状况,产蛋状况均为正常。正式试验时间为2013年4月1日~30日,共计30 d,文昌鸡饲养环境白天平均温度33℃,夜间平均温度26℃,文昌鸡白天处于慢性热应激状态[19]。
选择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22周龄文昌鸡蛋鸡840只,按照鸡笼的排放位置随机分为7组,一个对照组,6个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标准日粮,饲料为玉米粉、豆粕、麦麸等为原料的配合饲料,使用时搅拌均匀,用水拌湿,每天早晚饲喂两次,自动饮水器提供充足饮水,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组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五味子(粉末);试验组2添加0.5%碳酸氢钠;试验组3添加0.1%维生素C;试验组4添加0.025%维生素E;试验组5添加1%大蒜素;试验组6添加10%西瓜皮浆(把收集起来的新鲜西瓜皮,洗净后,用电动打浆机打成浆液)。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比较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文昌鸡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规律。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处理组和对照组在同一鸡舍内,鸡舍为半封闭鸡舍,3层立体笼养,每笼2只鸡,全天不间断自动饮水。饲喂时将各种添加剂拌料投喂,供鸡采食。平均每只蛋鸡每天喂料120 g,分别在上午8∶30和下午4∶30,饲喂量分别为全天所需饲喂料的60%和40%。鸡舍按常规程序进行消毒,每日通风采光良好,人工定期清粪,采用自然光照和灯光延时照明。鸡舍内的降温措施主要为风扇降温。鸡舍内分散悬挂10个干湿球温度计,每天上午08:00、下午14:00和晚上20:00记录鸡舍内的温度。
正式试验前各组鸡健康良好,产蛋量、平均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壳厚度、蛋壳重、蛋黄比率、蛋黄颜色等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间每日下午3:00称量各试验组鸡只产蛋量、蛋重等,每个重复组选取10个蛋,进行常规蛋品指标测定。
试验数据采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表2 抗热应激添加剂对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组2、5、6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甚至试验组2的产蛋率与蛋重略低于对照组。试验组1、3、4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和蛋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2的破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他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由表3可知,各试验组的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黄重、蛋黄颜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1、3、4、6的蛋壳厚度与蛋壳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2、5的蛋壳厚度与蛋壳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抗热应激添加剂对文昌鸡蛋品质的影响
环境温度越高,热应激对蛋鸡影响越大,由于日夜温差及雨水的影响,文昌鸡每天处于慢性热应激的时间主要在上午9∶00至下午4∶00,大约4~9 h不等。杨小娇等研究30日龄鸡分别在环境温度为(25±1)、(33±1)、(37±1)、(41±1)℃,并分别持续4 h的热应激处理发现,随热应激温度升高,血清中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丙二醛活性逐渐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降低,对鸡体内生化代谢影响逐渐加大[21]。刘春燕等[22]研究发现,蛋鸡的最适宜温度是13~25℃,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群即处于热应激状态,产蛋率降低,蛋品质下降,病死率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38℃时,产蛋率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43℃时,超过3 h,鸡只就会死亡[22]。海南岛各地年平均温度在23~25℃之间,全年没有冬季,1~2月为最冷月,平均温度16~24℃。夏季从3月中旬至11月上旬,平均温度在25~27℃,7至8月为平均温度最高月份,在26~29℃,极端最高气温甚至高达40℃。本试验选择4月份进行,主要是因为这期间气温上升明显,且温度变化较为平稳,白天鸡舍平均温度31℃,夜晚鸡舍平均温度27℃,文昌鸡白天处于慢性热应激状态,各种抗热应激添加剂能够表现其抗热应激的效果。当热应激温度超过38℃时,蛋鸡表现中暑病态,许多抗热应激添加剂效果不易显现,甚至无效。
蛋鸡的热应激机制,目前仍存在较多争议,被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以交感神经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节和控制的理论。热应激促进皮质醇与儿茶酚胺的释放,并可诱导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与羟基自由基等自由基的产生,导致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损伤细胞膜,诱导机体功能下降和代谢紊乱[19]。常用的抗热应激饲料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类、电解质类、微量元素类、有机酸类、抗生素类、镇静剂类、中草药和青绿饲料添加剂等。由于抗生素类、镇静剂类等抗热应激添加剂属于药物,产蛋期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且不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本试验中未选择这两类药物。
近年来,关于中草药耐热应激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较多,目前用于鸡抗热应激的单方中草药有石膏、柴胡、板蓝根、藿香、金银花、黄芪、连翘、薄荷等[14]。本试验选用的五味子主要含挥发油,其中含有萜类、有机酸、多糖和鞣质等,能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能够改善蛋鸡脂质过氧化状态。马得莹等在日粮中添加1%五味子有改善热应激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15]。本试验在日粮中添加1%五味子显著提高了文昌鸡的产蛋率,改善了蛋品质,验证了其缓解热应激的作用。以中草药为添加剂可增强免疫,助消化促食欲,提高产蛋率,增强机体抗热应激能力。但是使用中草药成本较高,配伍复杂,药效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目前,对复方中草药抗热应激的研究较多,虽然试验效果较好,但配伍的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日粮中添加小苏打(NaHCO3)主要是缓解高温状态下,蛋鸡CO2排出量增加,血液中HCO3-浓度下降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16]。关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E的抗应激影响的机制报道较多,对其机理的解释也有多种。多数研究认为,二者主要是通过影响家禽的免疫机能来提高其抗应激能力(Fenster,1994)[23]。Bains认为,在热应激环境中,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不足以满足抗应激与正常的生理需要[24]。Bollengier认为,热应激下产蛋鸡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显著下降。因此,热应激期间,维生素C、维生素E的需要量显著增加[25]。本试验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试验组的抗热应激效果明显,但是添加小苏打的效果不明显。
西瓜皮与大蒜素均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普遍被大家接受,西瓜皮有抗暑热功效,不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而且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降低蛋鸡热应激的危害。李章锁(2008)在蛋鸡日粮中添加80 g/kg西瓜皮浆,每只鸡产蛋量提高0.296 kg,产蛋率提高9.11%[26]。高红星等(2004)分别在标准日粮中添加5%、10%和15%西瓜皮粉,试验鸡从第3 d开始明显地增加了采食量,各试验组日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5.4%及3.5%,尤其是第3组,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蛋重分别增加0.106、0.209、0.169 g,差异显著(P<0.05)[27]。大蒜素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浓郁的自然香味,增强饲料的适口性,可刺激嗅觉和味觉增强胃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提高蛋鸡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对缓解蛋鸡因热应激引起的采食量下降具有重要意义。汪莉等(2002)研究报道,蛋鸡日粮中添加大蒜素40 mg/kg可使产蛋率提高11.15%(P<0.05),料蛋比降低5.94%(P<0.01),日均采食量提高7.64%(P<0.01),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8]。在夏季蛋鸡日粮中添加大蒜素0.1%后发现,大蒜素可刺激蛋鸡食欲,提高采食量,减缓了因热应激导致的采食量下降,蛋壳质量也得到了的改善[29]。
抗热应激添加剂的效果不仅决定于环境温度范围、添加剂的种类,而且与添加量的多少有绝对关系。本试验中小苏打的添加量为0.5%,其缓解热应激的作用并不理想,这个结果与林树育等(2004)的结果相反[30],然而,刘丽艳等(2005)在蛋鸡日粮中添加的剂量为0.3%[16]。吴忠良等(2006)在蛋鸡日粮中添加的剂量为0.2%[17],均起到较好的耐热应激的效果。本试验中添加0.5%小苏打试验组常有腹泻现象发生,这可能与过量添加小苏打(无机盐)造成蛋鸡渴欲增加,饮水量加大,引起腹泻有关,因此,有必要减少日粮中添加的食盐量。日粮中小苏打的添加量与食盐的减少量之间的关系目前还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文献资料中,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添加试验报道结果也存在差异。王晓霞等在热应激期饲粮添加维生素C 1 000 mg/kg及维生素E 250 mg/kg可显著提高产蛋率,降低破损率[31]。孙延鸣等(1997)报道,夏天在饮水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对提高商品蛋鸡的产蛋率有显著效果[32]。Bains等(1996)认为维生素C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量为100 g/t,如果通过饮水添加,应激期间维生素C的浓度为1 g/l,并保持不间断供水[24]。胡兰等(2001)在饲养试验中不同日粮的维生素E添加量为100 mg/kg[33]。不同试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热应激程度、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添加方式、添加剂量等差异有关。西瓜皮性属寒凉,过量添加易引起腹泻或腹疼,故添加量应控制在基础日粮的15%以内(以10%左右的添加量为佳)。本试验中添加西瓜皮试验组效果不理想,可能与西瓜皮饲喂次数有关。李章锁(2008)试验中每日三次饲喂西瓜皮,而本试验中只是饲喂两次,特别是缺少中午的那次可能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