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义
厄贝沙坦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潘俊义
老年人各个器官和功能呈退行性改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的程度较为显著,血管顺应性显著下降。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有效扩张,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动脉硬化程度越重,脉压越大。有研究表明,脉压增大可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预测因子,较单纯收缩压增高或舒张压增高对高血压并发症具有更强的预测作用,脉压每增加10mmHg,心脑血管疾病的总病死率增加16%,脑卒中发生率增加11%。心脏是高血压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压力超负荷以及神经激素的变化将导致左心室重构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缩小脉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厄贝沙坦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受体拮抗剂,它特异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起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以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13年7月本院内科门诊2~3级老年性高血压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61~92(73.6±17.2)岁;病程5~20年。高血压诊断符合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协会(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确定的标准及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本)”的规定。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肥厚47例(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男>55.0mm,女>50.0 mm),其中男26例,女21例;合并高血脂症33例,合并2型糖尿病21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剔除由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慢性肾盂肾炎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可能引起脉压差增大的一些疾病如甲亢、重度贫血、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1.2.1 血压测量 上午9:00~10:00患者测血压前休息15 min,取座位,测右肱动脉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初次分别测量左右肱动脉血压,相差不超过10 mmHg,则以后每次测量右肱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以Korotkoff第1音和第5音为记录值。根据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确定为高血压。计算: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1.2.2 用药情况 所有的患者要求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饮食,如有服用其他降压药则停用,每日清晨7:00口服厄贝沙坦(商品名:吉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0mg,治疗2周后如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增加厄贝沙坦150mg,观察期间不合用其他降压药物,但降脂、降糖措施不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24、48周分别检查血压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
1.2.3 超声心动图检测 分别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4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1];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7型超声诊断仪,测量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取其均值。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LVM)及LVMI[2]。LVM(g)=0.8×1.04×[(LVDd+IVS+ PWT)3-LVDd3]+0.6;LVMI(g/m2)=LVM/体表面积,LVEF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stevenson公式计算体表面积=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1 治疗前后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的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12周时,脉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4周时,脉压、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患者治疗前后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比较(mmHg)
2.2 左心室肥厚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见表2。
表2 左心室肥厚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48周时,LVD、LVM、LV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不良反应 头晕、乏力2例,但因临床症状较轻,未中断治疗,无咳嗽及血钾异常、恶心等症状出现。
脉压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由心肌收缩力、心搏量、大动脉的弹性所决定。老年性高血压因动脉硬化,动脉血管顺应性和扩张性降低,导致脉搏波增大和反射波提前,从而使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引起心脏和血管间功能失调,导致心脑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据报道大动脉顺应性减退35%,可使收缩压升高25%,同时舒张压下降12%,最终导致脉压增大[3]。同时引起左心室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与左心室肥厚。以往的研究显示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是高血压严重性的较好指标,近来有不少研究指出,在中老年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中脉压的预测作用大于收缩压和舒张压。Gerd等[4]的研究显示在欧洲老年患者中,即使最初血压正常,脉压增大是心血管危险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Zakopoulos等[5]评价了11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病变和LVMI的关系,结果表明脉压是最佳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脉压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随着人们对脉压的进一步认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中已重视降低脉压,而不是单纯考虑对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降低。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脉压的变化来选择和调整高血压药物。
WHO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中,ACEI通过抑制血管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促进血管内皮合成释放一氧化氮来改善大动脉顺应性,从而使脉压降低。RAS中主要成分为AngⅡ,目前已知AngⅡ大部分作用通过AT1受体介导。厄贝沙坦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AngⅡ受体拮抗剂,它阻断了AngI与AT1受体结合,消除了Ang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起到降压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显示了该药良好的降低脉压的作用及耐受性[6],高血压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压,更主要的是达到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左心室重构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靶器官损害的一种心脏表现,临床已证实是加重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左心室重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间相互作用而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结果[7]。由于心肌局部AngⅡ醛固酮浓度升高,刺激心肌细胞和基质增生,同时增加心肌收缩力,导致心肌肥厚。厄贝沙坦阻断了AT1受体后,消除了Ang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以及对心肌和心肌间质细胞的促生长作用,从而逆转左心室重构[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患者的LVD和LVM、LVM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随着用药时间延长效果越显著,提示该药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且逆转左心室重构方面的作用随着时间延长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对老年性高血压不仅显著降低脉压、且逆转左心室重构及保护心脏功能的作用,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临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时的首选药物之一[9]。
[1]潘永寿,郭盛兰.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心肌重量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6):986-988.
[2]刘军锋,龚渭冰,李发友.左室心肌重量影响估测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0,4(21):118.
[3]李沅洲,杨立宽,钏思干,等.厄贝沙坦、硝苯地平及美托洛尔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2008,11(3):292.
[4]Gerd A,Pall C,Thomas E,et al.Importance of arterial pulsepressure as a predictor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in PROCAM[J]. Eur Heart J,2005,26:2120.
[5]Zakopoulos N A,Lekakis J P,PaPamichael C M,et al.Pulsepressure in normotensives;a marker of cardiovascular disrase[J].Am J Hypertens,2001,14:195.
[6]黄晓新,谢云,谷利宏.262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44-3045.
[7]李彩云,万里,张涛,等.尼群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重量、脂蛋白代谢和脂质过氧物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9A(5):60-61.
[8]张唯中.高血压与大动脉功能[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55-356.
[9]曲仙萍,王平,袁涛,等.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08,17(9):67.
2014-08-11)
(本文编辑:马雯娜)
317500 温岭市温西中心卫生院内科
潘俊义,E-mail:wgzpg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