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地区1 814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突变位点分析

2015-01-18 06:08忻蓉顾春健娄志武沈学萍
浙江医学 2015年20期
关键词:耳聋基因突变线粒体

忻蓉 顾春健 娄志武 沈学萍

湖州地区1 814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突变位点分析

忻蓉 顾春健 娄志武 沈学萍

目的钼了解湖州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的携带率及突变类型。 方法 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1 814例新生儿进行GJB2、SLC26A4、GJB3、线粒体12SrRNA 4个常见耳聋基因20个热点突变位点的检测。 结果 1 814例新生儿中检测出GJB2基因突变54例(2.98%),SLC26A4基因突变24例(1.32%),GJB3基因突变12例(0.66%),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2例(0.11%)。结论 在湖州地区无耳聋家族史的新生儿中,GJB2和SLC26A4基因突变率较高,GJB3基因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较为少见。

新生儿 耳聋基因 突变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位于五大残疾之首。听力障碍病因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60%的耳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遗传因素导致的听力损失在儿童听力损失患者中高达50%甚至60%以上[1]。近年来我国大规模耳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部分耳聋由为数不多的几个基因突变引起,如GJB2、SLC26A4、GJB3及线粒体12SrRNA,这为临床上规模化开展耳聋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本研究应用耳聋基因检测技术,对在我院出生的1 814例新生儿上述4个常见耳聋基因20个热点突变位点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1 814例,其中男989例,女825例。所有受检新生儿均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集新生儿脐带血于特殊滤纸卡,2~8℃条 件下保存并及时送检。利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耳聋基因进行检测,包括GJB2、SLC26A4、GJB3、线粒体12SrRNA 4个耳聋基因的 20个热点突变位点。突变位点为GJB2基因的235delC、299_300delAT、35delG、176_191del16、167delT突变,SLC26A4基因的 IVS7-2A>G、c.2168A>G、c.1174A>T、c.1229C>T、c.1226G>A、c.2027T>A、c.2162C>T、c.281C>T、c.589G>A、c. 1975G>C、IVS15+5G>A突变,GJB3基因的538C>T、547G>A突变,线粒体12SrRNA基因的1494C>T、1555A>G突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男女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新生儿中92例(5.07%)耳聋基因筛查阳性,其中男新生儿50例(54.35%),女新生儿42例(45.65%),男女新生儿耳聋基因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几种常见突变位点类型的基因检测阳性峰图见图1。

表1 1 814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情况[例(%)]

图1 几种常见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位点类型的基因检测阳性峰图

3 讨论

耳聋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是造成终生残疾的最主要问题之一。遗传性聋是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缺陷导致的听力障碍[3]。通过基因筛查不仅可以发现遗传性聋患者,更重要的是发现药物敏感性和迟发性聋基因携带者,从而早期对耳聋患者实施干预和康复,使其聋而不哑;还可对耳聋基因携带者进行预警及耳聋防治知识的宣教,有效预防和减少耳聋的发生;并且通过进一步的耳聋遗传咨询,可以避免生育聋儿。目前,对新生儿进行普遍的耳聋基因筛查理念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国内针对新生儿进行的耳聋基因筛查项目越来越多。2011年,王秋菊等[4]报道了针对14 913例中国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共发现306例携带至少1条突变等位基因,突变率为2.05%,远高于经听力筛查确认的听力障碍率0.1%~0.3%。而本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突变率达5.07%,明显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本研究筛查的耳聋基因位点较多有关。

GJB2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GJB2基因突变有地域性,在欧美地区突变率比较高的是35delG,地中海地区突变率比较高的是167delT,在我国突变率比较高的是235delC,其次为299_300delAT、176_191del16[5]。本组新生儿GJB2基因突变也集中在这3个位点,未检测到 35delG、167delT突变。SLC26A4基因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耳聋的第二大原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LC26A4基因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有关,IVS7-2A>G突变类型在国人EVAS患者中最常见[6],本组新生儿该基因也是IVS7-2A>G突变检出率最高;及时检测出SLC26A4基因突变可以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患儿的防护,避免一些过度运动、感冒、头部外伤等因素导致耳聋发生。另外,GJB3和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率虽然不高,分别为0.66%和0.11%,但它们的临床意义重大。本组新生儿GJB3 547G>A杂合突变8例、538C>T杂合突变4例,这些患儿有发生迟发性听力损失的可能。因此,即使通过听力筛查患儿仍需长期监测其听力情况,观察听力变化,尽早发现异常。而线粒体12SrRNA1555A>G同质突变2例,为致病突变,此基因检测结果的获知对新生儿及其家系所有母系成员均起到预警作用,禁止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避免“一针致聋”的悲剧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耳聋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和越来越多的耳聋基因的发现,耳聋的分子诊断已经应用于临床。分子检测结果中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和难以解释的因素,如某个基因的多态和单一位点的杂合突变,仅有基因检测的结果不能准确说明新生儿的听力状况和预后[7],需联合听力筛查情况综合分析。对于听力筛查通过而基因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要进行进一步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以及听力学监控和随访;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而基因筛查通过的则仍要行进一步的听力学和基因诊断;对于听力和基因筛查均通过的进入目前成熟

的听力筛查流程,但是不排除其它基因导致的迟发性听力减退的情况。另一方面,不要过度夸大基因筛查的作用和意义,因技术限制和成本效益比的考虑,供筛查的目标突变数量有限,能够普遍开展的是耳聋易感基因热点突变位点的筛查,而不是基因诊断[8]。目前基因筛查的费用仍较高,虽然临床意义较大,但如听力筛查一样全面铺开,仍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笔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经济实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1] 韩德民.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2,27(6):290-292.

[2] Lu Y J,Dai D C,Chen Z B,et al.Molecular screening of patients with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from Nanjing city of China[J].J Biomed Res,2011,25(5):309-318.

[3] Drummond M C,Belyantseva I A,Friderici K H,et al.Actin in hair cells and hearing loss[J].Hear Res,2012,288(1-2):89-99.

[4] Wang Q J,Zhao YL,Rao S Q,et al.Newborn hearing concurrent gene screening can improve care for hearing loss:a study on 14,913 Chinese newborns[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1, 75(4):535-542.

[5] 李磊,杨涛,吴皓,等.耳聋基因的筛查与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9(5):409-412.

[6] 张东红,邱海涛,马秀岚,等.新生儿聋病基因GJB2、SLC26A4、线粒体12SrRNA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0,39(8): 649-651.

[7] 韩冰,李倩,纵亮,等.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临床实践及筛查模式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3):380-383.

[8] 韩冰,王秋菊.新生儿听力和基因联合筛查研究现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2):309-312.

Screening for neonatal deafness-related gene mutation sites


XIN Rong,GU Chunjian,LOU Zhiwu,et al.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uzhou Maternal&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Huzhou 313000,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neonatal deafness-related gene mutation sites. Methods Twenty mutation sites of 4 deafness susceptibility genes(GJB2,SLC26A4,GJB3 and mitochondria 12SrRNA)were examined with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er in 1814 newborns from Huzhou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 Results Among 1814 newborns,GJB2,SLC26A4, GJB3 and 12SrRNA mitochondrial gene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54(2.98%),24(1.32%),12(0.66%)and 2(0.11%)newborn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GJB2 and SLC26A4 gene mutation rates are in newborns without family history of hearing loss in Huzhou area.

Newborns Deafness gene Mutation

2015-07-21)

(本文编辑:李媚)

湖州市科学技术局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14GYB16)

313000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忻蓉、娄志武),儿科(顾春健),产前诊断中心(沈学萍)

忻蓉,E-mail:xinrong200509@aliyun.com

猜你喜欢
耳聋基因突变线粒体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