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四川省威远县竞力学校,四川 内江 642450)
中学物理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杨军
(四川省威远县竞力学校,四川 内江 642450)
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十分活跃,独立意识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而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简要阐述。
中学物理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学校教育德为首,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德育工作是教育者遵循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为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基本素质而形成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一名政教干部,下面我结合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学中就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以下几点看法。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运动、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师生们置身于物理的海洋,感受着大千世界的神奇,感叹着物理学所展现的深刻而简洁自然规律,体验人与自然丝丝如扣地交融和感应,一定会萌发出浓厚的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之情。譬如,利用我国古代科学发明史料,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杠杆,秦朝时期的天平,古代的四大发明,张衡地动仪的发明,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利用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如阿基米德为抵御外敌入侵而献身的故事。居里夫人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把发现的新元素命名为—钋。邓稼先等人献身“两弹一星”事业等等来激励学生的报国热情;介绍建国以来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史,以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愤读书的雄心壮志。可运用对比法与旧中国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看我国发展科技时“自力更生”成分所占比重,会在学生心中埋下为国争光的思想种子。根据这些例子可以不断地深入引导学生,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内任何新课题、新领域的萌芽都离不开试验,任何新理论的最后检验都离不开实验。这就决定了物理学必须正视和充分尊重客观事实。它探索各种问题时反复出现的基本方法是:发现现象——科学实验——总结升华揭示规律——实践检验——再实践再认识。教学中应以此为契机反复引导学生,这对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探索规律的科学态度,形成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158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教堂看见油灯有规律的摆动,从而通过大量的实验后创造了时钟;丹麦人弟谷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仅用一双慧眼仰望苍穹,几乎达到了能用眼睛观察的极限,为行星运动定律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英国人法拉第用了十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通过实验研究电磁感应及其规律,在他使用过的“线圈”中浸透了辛勤的汗水;卡文迪许用了五十年的时间峰回路转地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焦耳、迈耳、核姆霍兹等在不同的领域,花费了尽四十年时间,做了大量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了伟大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我国核物理学家何泽慧在法德留学期间正值二战结束,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但她用简陋的仪器设备发现了重核的三分裂填补了核物理空白。回国后,他又在投资有限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带领学生制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乳核探测器。物理学家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了真理,不辞辛劳长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以及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敬业奉献精神,成为激发莘莘学子学习科学知识,塑造完美人生的典范。
中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最重要时期,是青少年各种习惯养成时段。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心理、意识、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系统地支持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加速度时,学生普遍感觉到困难,此时应及时教育学生学习要有毅力;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育学生对待同学要有宽容心;学生做完实验后要求学生要整理实验器材,教育学生学会整理、善于自我管理等。通过这样一些教育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和谐地与外界相处,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意识。
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物理教材中,充满着丰富的变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只要我们深入钻研,就不难把这些内容发掘出来。物质的世界,大到整个宏观宇宙,小到微观基本粒子,在作用和运动当中,存在着对称的、简单的、和谐的规律,在学习物理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大千世界的奥妙,还能使学生感受自然中蕴含着的质朴、辩证之美。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学生可以领略人类思想的深刻;在奥斯特、伦琴的偶然发现中,学生可以觉察必然性孕育偶然性之中。教师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例如,在解决问题中,采用的微元分割法中包含质量互变规律;类比法中包含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在学生脑海深处激流澎湃,使学生们感受着一次又一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升华,这些,将为他们全面协调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必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见,在教育中,任何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每位教师除了教书以外,肩上还肩负着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是其二者水乳交融,才能最终在学科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G633.7
:A
:1671-864X(2015)10-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