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萍
摘要:指挥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这是指从艺术类别特点来说的。同时,指挥又是融组织、训练、表演三者合一的艺术工作,这是指从艺术工作职责特点来说的。指挥家在工作中既要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又要面对合唱队员,带领大家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本文主要从技术层面、表演层面和组织工作层面来分析合唱指挥艺术的三个关系。
关键词:合唱指挥 技术 表演 组织
一、合唱指挥艺术的技术层面——图式与动作
(一)少、多、少
对于任何一个指挥艺术家而言,他们都必须经过“少、多、少”的过程,对于每个指挥而言,学习条件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经过“少、多、少”的过程大致是相同的。
第一个“少”,是初学阶段,也就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抓住“学”和“看”这两部分。“学”是指学习理论基础和指挥知识,“看”是指观看别人的练习,借鉴他人的指挥技巧。当第一阶段逐渐成熟,你的艺术实践经验更加丰富,能力提升,就会逐渐进入第二个“多”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很长,在这个阶段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作品。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冷静地回首这几年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找出解决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在自我完善中进步。当第二个阶段做好了,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第三阶段“少”。这个阶段主要是以提高为重点,是指挥的成熟阶段。
(二)冷与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既要懂得“冷”,也要懂得“热”,而且还要懂得冷热结合,也就是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也不能够不冷不热,要懂得处理“冷与热”的关系。我们知道,“冷”能够使指挥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分辨优良和差劲,懂得指出错误并且及时纠正。但如果过冷,就会使自己缺乏动力和活力。“热”的优点就是感情丰富、活力四射,营造活跃的气氛,能够带动队员的气氛。但如果过热,就会缺乏理智,很容易冲昏头脑,听觉出现问题,甚至把握不好音准节奏。因此作为一名指挥,要懂得处理冷与热的关系,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掌握好“冷与热”,使作品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来。
(三)带与跟
“带与跟”是指挥在排练特别是在演出时指挥方法的具体运用。“带”是带领、带动、引导的意思,“跟”是跟随、跟从的意思。一般来说,“带”是在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等发生变化时,指挥要主动地、果断准确地“带”,把丰富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来。“跟”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平稳地进行,这时候的速度和力度都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这时指挥可以比较冷静地进行客观检验,作重点启发,并且不至于干扰大家的演唱。
(四)刚与柔
“刚与柔”是指挥的线条与手上的动作。 如:《怒吼吧,黄河》从呼吸、起拍、进声,手与臂的肌肉要绷紧,弹跳有力,突出一个“刚”的手势,才能表达出“怒吼吧,黄河”宏伟的气势。如果一般的打拍子抓不出棱角,突出不了语气,就不可能表达出它的“刚”劲来。其中有一段是表现痛苦的回忆,手上不但要“柔”,而且要非常连绵深沉,甚至将呼吸的气口都要给出来,才能进入意境,感染听众。
二、声乐指挥艺术的表演层面——情绪与性格
(一)冷与热
“冷与热”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是内心活动表达的一种程度。“冷”的意思是内心沉着而不感情用事,不外显;“热”的意思是内心兴奋激动,感情投人而又外显。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既要懂得“冷”,也要懂得“热”,而且还要懂得冷热结合,也就是不能过冷,也不能过热,也不能够不冷不热,要懂得处理“冷与热”的关系。我们知道,“冷”能够使指挥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分辨优良和差劲,懂得指出错误并且及时纠正。但如果过“冷”,就会使自己缺乏动力和活力。“热”的优点就是感情丰富、活力四射,营造活跃的气氛,能够带动队员的气氛。但如果过热,就会缺乏理智,很容易冲昏头脑,听觉出现问题,甚至把握不好音准节奏。因此作为一名指挥,要懂得处理“冷与热”的关系,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掌握好“冷与热”,使作品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来。
(二)刚与柔
“刚与柔”是指风格情感、性格对立的两个方面。“刚”是表现出坚强有力、挺拔坚毅;“柔”是表现出温和而不强烈,与刚相对。例如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以刚为主,抒情性的歌曲以柔为主。但作为指挥还要善于在前者中找出抒情性的句子,在后者中找出刚的一面。从而刚柔并济,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因此,指挥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感情、性格等通过手与臂肌肉的松与紧的变化,体现刚与柔,这样才会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三)动作与表情
作为指挥来说,图式与动作是音乐的语言,通过图式和肢体的“语言”,“说出”内心的“话”来。然而仅仅有了这些“语言”,要表达音乐的情感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丰富的表情“语言”与手势共同完成表达的任务。表情是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者说是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表情的重点是在眼神,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眼神的重要性。指挥的表情应该是非常丰富的,眼睛是能够传神的。指挥对作品特有的激情和感觉不是模仿出来的,在激昂向上或优美动情的音乐面前,如果表情呆板,冷若冰霜、两眼无光、呆滞是胜任不了表达音乐任务的。指挥丰富的面部表情反映指挥自己的艺术情感和精神状态,这样才能带动合唱队员的演唱情绪。
三、组织与管理
(一)严与松
这是指在组织排练活动时,要处理好“严与松”的关系。一个负责任的指挥在排练阶段都表现出认真不放松,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又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是指挥的职责所在。然而如果把严格要求等同于严厉指责,利用指挥的位置使用不恰当的语言责怪、训斥,甚至讽刺、挖苦队员、骂人则是有害的。指挥往往在合唱队员经过反复排练仍达不到要求时,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采用恰当的方法,适合的手段,能够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否则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指挥还应在排练时善于营造祥和、宽松而又生动活泼的艺术创作氛围,以自己的优秀品质,热心、耐心、细心地引导合唱队员,使这个队伍产生无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指挥一同克服困难,提升自身素质,不断进步,完成艺术创作活动。endprint
(二)管与放
“管”指的是管理。每个合唱组织中都有若干管理者,即团委会成员,包括正副团(队)长,艺术指导等。作为指挥在其中的角色,因情况不同而担任的角色也不一样,有的是团(副)长兼指挥。有的是艺术指导兼指挥,有的是只担任指挥一职。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实践证明指挥都不同程度地介人参与着管理。那么指挥哪些事情该管,哪些事情该放呢?事事都管,显然指挥的精力是达不到的,也没有必要这样做,而且也未必都管得好,事事都不管,又与指挥的身份和位置脱离。另一方面又要该管的管。比如排练是以指挥为中心的,就不能推和放,要敢于承担责任。不该管的坚决要放,给团委会领导充分的信任和权力。再有,指挥要经常与领导成员进行沟通,研究工作,以便在认识、观念、理解、方法等方面取得一致,达成共识,有利于的合唱团的建设和成长。
(三)基础与风格
基础与风格本是两个不同方面的概念,然而当它们处在艺术活动的同一范畴中,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合唱团要想唱出某一作品的风格时,或合唱团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时,基础是前提,是保证。试想如果连音准、节奏、咬字吐字都未解决好,声音且不统一,缺乏和谐,怎么可能表现出作品的风格呢?又怎么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呢?可见,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出风格。
另一方面,有了基础但演唱时又不讲风格特色,千篇一律,显然又是不行的。这就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研究作品的艺术风格。以中国作品为例: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是进行曲的,还是抒情的;是借鉴西洋音乐手法的,还是具有中国民间特点的。都得根据具体情况着重去表现。经过长期的积累,合唱团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四、结语
总的来说,本文从技术层面、表演层面和组织工作层面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合唱指挥艺术的三个关系。一名优秀的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是整个合唱演唱的再创造者,又是表演者。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艺术家,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学造诣,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指挥工作进行得更好,才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指挥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马革顺.合唱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
[3]马革顺.马革顺合唱指挥文集[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马革顺口述,薛彦莉整理.生命如圣火般燃烧:马革顺自传[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5]朴东生.指挥入门[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97.
[6]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论指挥(音乐译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1.
[7][德]海尔曼.舍尔欣.指挥教程[M].王元方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8]张大胜.合唱指挥研究[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