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乙鑫
2014年11月8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第二日的第一场活动“一方水土——苏州评弹及其艺术特色”讲座,于上午9:30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举行。主讲人是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陈洁。陈洁在此场讲座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艺术特色、发展历程及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了讲述。从中既流露着在地学者对苏州评弹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又昭示了学者群体对苏州评弹未来传承与发展之路充满着信心与期待。
讲座开始之前,来自苏州市评弹团的国家二级演员毛瑾瑾和吴伟东,为在场听众表演了苏州评弹开篇《秋思》。毛瑾瑾弹奏琵琶并演唱,吴伟东弹奏三弦为其伴奏。这是一首祁调代表作,旋律温润典雅,唱词来源于晚唐诗人杜牧与温庭筠的诗作。在二位表演者的演绎下,深秋时节佳人独坐寒窗、萧索思绪悄然入怀的孤独与哀婉令人动容。使在场观众学术性地走近苏州评弹之前,先以感性化的体验方式领略了苏州评弹的风采。
随后,陈洁以自己对童年时期,对家乡吴侬软语伴随着丝弦叮咚的声音记忆引入了本场讲座的内容。这种当地居民集体的声音记忆,正是源于吴语地区名片性、符号性的标识——苏州评弹。陈洁认为,当代众多电影都将苏州评弹这一艺术形式搬上荧幕,这些商业电影对于苏州评弹的关照,显示其已成为江浙沪地域文化的典型象征。她首先简介了苏州评弹的类别及艺术特色。这是一种使用吴语讲唱表演的汉族说唱形式,其风格典雅端庄、音质柔美、旋律细腻委婉。苏州评弹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特色,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其中苏州评话只说不唱,苏州弹词则说唱兼备。苏州评弹的早期音调来自于书调,即吟诵调,在传唱中“一曲百唱”,艺人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及演绎。因不同艺人演唱风格的差异,就逐渐形成了诸多流派唱腔。苏州评弹广泛吸收其他民间音乐如民歌、戏曲的演唱特色,其采用板式变化体,且极为重视音韵。伴奏乐器主要为琵琶和小三弦,有时也会加入二胡及月琴。产生并主要流行于江、浙、沪一带,是吴地人集体的文化记忆。2006年,苏州评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拥有金丽生、张国良、杨乃珍、赵开生等1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在对苏州评弹进行了概貌式介绍后,进而对其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苏州评弹于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民国之前循序酝酿的播种期,如清朝乾隆年间御前弹唱的艺人王周士,嘉庆年间的陈遇乾、俞秀山等四大名家,同治年间的马如飞、王石泉等后四大名家。20世纪初至建国初风格迸发期,如民国中后期的女性登台,如朱雪琴“琴调”、徐丽仙的“丽调”、王月香的“香香调”的涌现。文革期间稳中求变的盘整期;文革结束后至21世纪初的新面貌时期,苏州评弹的理论研究愈加突出,且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部门的有效工作和大力扶持,使苏州评弹呈现新的发展面貌。涌现出如新编中篇弹词《大脚皇后》、《雷雨》等新剧目,及诸多票友的雅集活动、自办报纸等。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名家流派纷呈。共有如陈调(陈遇乾)、俞调(俞秀山)、马调(马如飞)等二十五个调,其中绝大多数至今仍在传唱。
讲座的最后,陈洁分享了苏州评弹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其一为坚守传统遗产,如仍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习传统书目,力求继承经典书目唱演形式的原貌;苏州评弹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同样注重对前人精华的传承。其二为追求创新、创演自觉。与进行博物馆式的原样保存相对,非遗同样注重乐种的活态传承。对于京剧的创新,荀慧生曾有言:“新而不知是陈的变,变而不离京剧风格,以有限的腔抒万变之情。”苏州评弹同样如此,既要向前走,关注当代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势;又要回头看,不离传统艺术的丰厚养分。其三为经验反思和学理研究。借用音乐学届前辈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的呼吁,陈洁发出了类似呼吁:“非遗,请把目光投向人”。她认为,人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非遗传承人、学者与保护者应联合起来,建立苏州评弹的文献机构,并创造条件以促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本场讲座结束前,毛瑾瑾与吴伟东再次登台,为在场听众表演了弹词对唱开篇,蒋俞调的《宝玉夜探》。概览了苏州评弹的历史与当下后,在感性化的艺术欣赏之余,同样报以对其传承经验的思索与未来发展之路的期待。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音乐历史活的见证者,其保护与传承牵动着各方人士的心。本届音乐周呈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音乐从地域至民族,从风格至乐种,从传承人至研究学者群体的多样性。苏州评弹是此次音乐周所呈现的丰富乐种中唯一来自城市的,是江浙沪地区市民音乐文化的代表。对于当地民众而言,苏州评弹是一种情结,一种文化烙印。对于其他人而言,精致、细腻的苏州评弹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景观,是走近江南水乡艺术与文化的媒介。苏州评弹不仅为本届音乐周带来了一抹水乡泽国的柔婉风景,同时也期待其通过保护、传承与发展,在更广阔的舞台中绽放为一道美丽风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