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雪奇缘》音乐看美国动画音乐创作理念的创新

2015-01-17 06:47蔡海波柳兆青
艺术评鉴 2014年24期
关键词:创作理念冰雪奇缘

蔡海波 柳兆青

摘要:2013年11月10日,美国三维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问世。这是一部以电脑合成影像动画技术和传统手绘动画结合制成的音乐奇幻歌舞喜剧,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故事《冰雪女王》,片长108分钟,以现代寓言风格呈现姐妹的情缘和深切的感情。作为迪士尼第53部经典动画长片,其音乐的创作与制作,融合了百老汇音乐剧与童话电影音乐的的成功经验,在创作理念上做出了有益的创新,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关键词:《冰雪奇缘》 动画音乐 创作理念

电影《冰雪奇缘》自问世以来,好评不断。最终以12.76亿美元的票房佳绩成为电影史上卖座最高动画电影,同时是迪士尼公司历史上的第七部十亿美元级别的动画电影。作为迪士尼公司90周年的纪念作品,连续荣获第71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第41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第67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电影,以及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该片还包揽了2013年度金球奖、安妮奖、奥斯卡的最佳动画长片等奖项,其主题曲《随它去》(Let It Go)更是被译成多国语言而风靡全球,并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一、《冰雪奇缘》音乐构成

《冰雪奇缘》影片片长108分钟,音乐总长达104分钟,(仅留有四分钟的画面空白)由片头主题歌、片尾主题歌、七首插曲和背景音乐构成。包括:片头主题歌《大地之歌》(Vuelie),片尾主题歌《尾声曲》(Epilogue) ;插曲《随它去》(Let It Go);主题音乐《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共衍生出七段场景和背景音乐,分别是:《大地之歌》(Vuelie)、《冰冻之心》(Frozen Heart)、《想堆雪人吗》(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敞开爱之门》(Love Is An Open Door)、《麋鹿比人类更友好》(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ple)、《在夏天》(In Summer)、《完善目标》(Fixer Upper)。这七首音乐作品,成为串联整个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

二、《冰雪奇缘》音乐在动画片中的作用

毫无疑问,音乐在整部动画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音乐的主题、旋律、曲式结构、演唱方式及演奏乐器的选用,都要充分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基调;第二,音乐与动画片内容要融为一体,互为表里,音乐为内容起到画龙点晴之妙用。

(一)主题歌(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动画片的剧情发展,有着它独特的发展线索和动力来源,它是通过一种平面的、虚构的艺术方式来表现客观世界。因此它需要运用音乐手段来加强蒙太奇效用和暗示故事发展趋向、推动电影情节延申、提高动画片的艺术感染力等作用。音乐与画面完美地结合,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

主题音乐《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贯穿整部动画片的始终。成为一条主线,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主题音乐首次出现,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见到城堡门大开,妹妹安娜兴奋不已,她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王国四处游荡,她想到可以见到很久没有陪伴她的姐姐,更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会遇见心仪的王子,兴奋不已。而姐姐艾莎却因自己加冕,王国大门被打开,要在世人面前亮相,唯恐再次因使用魔法失误,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而忧心重重。主题音乐《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先以女声独唱的形式出现,之后发展为女声合唱。同时,表现妹妹性格的旋律活泼、喜悦、跳跃,节奏欢快,充满期待和新鲜感,表现着妹妹的兴奋、对“开门”后的好奇及烘托出她无忧无虑、活性、善良的性格。而表现姐姐性格的旋律则抒情、悠长,节奏舒缓,略带忧伤、焦虑和紧张,表现着姐姐对于“开门”的担忧和矛盾心理。不同的音乐旋律,不同的音乐情感,相互穿插对比,表现了动画片中两姐妹的不同性格与情绪。

主题音乐的再次出现,是安娜希望艾莎可以跟她一起回去拯救阿伦戴尔。艾莎害怕误伤安娜,婉拒了她的好意这样一段场景中。随着安娜和艾莎的谈话由平淡到激烈,音乐由弱到强的进入,逐渐引入演唱,表达出安娜想要说服艾莎的急切心情。此时,主题音乐《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再次出现,相同的演唱形式,相似的旋律,但以不同的织体形式呈现,不和谐的音程,通过大提琴的音色,配合着动画紧张的画面,激烈并接近疯狂的歌词,以快速度的音乐风格暗示着艾莎即将失控、安娜对姐姐信任而积极劝慰,表现出两姐妹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最后,音乐以姐妹不协和的和声唱出尾声,并用大号悲伤、失落的音色作简单的终止性的低音收束,表现出妹妹的失望和姐姐的苦痛。

主题音乐的第三次出现,是艾莎与安娜经过风雨,重新回到如过往般亲密的姐妹关系,两人与众人们一起,在艾莎开放城堡并在变出的溜冰场里同乐的情感段落。管弦乐奏出辉煌的乐章,仍是那熟悉的旋律此次配合着欢快的伴奏织体,展现出爱的伟大,圆满、欢快的结局,恢宏的音乐配合梦幻的画面,将影片推向高潮。

(二)场景音乐营造影片氛围

尽管动画片的音乐与画面是两个不同层面,但二者又是相互并行的关系,它们相互烘托、相互支撑。音乐付予了动画画面空间深度和广度,增强画面的视觉形象的塑造,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冰雪奇缘》中的场景和背景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营造了同画面情感相一致的音乐氛围,使影片的视听效果更加感人。

在《冰雪奇缘》的七首场景和背景音乐中,最能营造氛围、最具典型意义的,要数《随它去》(Let It Go)这一音乐段落。整部动画影片从歌曲开始,发生着重大的转折变化,艾莎从这段音乐中开始释放自己,变成了一位内心强大的女王,艾莎在父母的教导下,努力隐藏制造冰雪的神奇能力,多年来与世隔绝,饱受孤独煎熬,但终究在加冕礼上失控,被视为女巫。饱含委屈与无奈的艾莎独自蹒跚在风雪之中,天地之大却无处容身。此刻,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苦闷与烦恼在bA与bE大调不断转换的过程中不断宣泄。音乐在低音区徘徊,到艾莎不断否定自己内心沉积的“规矩”;从踟蹰的脚步,到肆意奔跑的步伐;从对自己的不肯定,到自信地在山峰间架起桥梁时,才放声唱出了“随它去(Let it go)”,释放了内心所有的压抑与恐惧,不再遵守“做个完美女孩(be the good girl)”的训导。伴随着弦乐丰满的织体和打击乐的全部进入,一个崭新的艾莎诞生了,艾莎从现在开始只做自己,哪怕不再完美。随着bA大调的激昂、稳健的旋律,她放下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迈着坚定不移的脚步,在空旷的雪地上尽情释放魔法,伴着自信的表情、坚定的一跺脚,一座雄伟壮丽、晶莹剔透的宫殿拔地而起,音乐也随之进入高潮,旋律升高至bD大调并在bE大调上模进,最终,伴随着充满激情与张力的歌声,她丢掉人们给她定义的女王王冠,自己变出喜爱的女王华丽服饰,并随着女王坚韧的背影,“风寒再也阻挡不了我了(The cold never bothered me anyway)”的宣言,艾莎在bD大调上完成了自己的加冕。这首歌曲也成为了音乐描摹人物心理活动的经典案例。endprint

精彩的情节,传神的音乐,精美细腻的画面,让受众感同身受,仿佛回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场公主梦。而引领受众进入梦境的,除了震撼的影像以外,就是那亦真亦幻的音乐。这种通过古老的音乐形式与现代的电影科技相碰撞,孕育出的新类别,较普通音乐而言,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赋予了电影振奋人心的力量,成为了影片画龙点睛的那一“点”。所以,纵然它调性多变、音域较宽、难度较大,也依然跨越了26个国家,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被影迷争相传唱,经久不衰。

(三)背景音乐刻画人物形象

动画片中对角色形象的塑造上,除了运用剧情的推动来刻画角色的个性外,音乐对角色的描写也能使人物形象生动化、立体化。音乐的配合,会弥补了角色的不真实和呆板化的先天不足。音乐对影片情感的表达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能使受众被音乐与画面共同营造的艺术魅力吸引,融入剧情中。影片塑造的十余个艺术形象中,《麋鹿比人类更友好》(Reindeers Are Better than People)不仅将麋鹿内心情感世界心动地描绘出来,使麋鹿形象生动、可爱,更是以麋鹿的友好与王子日后暴露的小人面目埋下伏笔;形象可爱的小雪宝,在幻想着在夏天的美好,活灵活现、天真烂漫,(《在夏天》(In Summer)的歌曲,描绘出形象可爱的小雪宝,在幻想着在夏天的美好,活灵活现、天真烂漫的形象,并唱出最为暖心的歌词:“有些人是值得为他融化的(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也使之成为了此片中最让人喜爱的动画形象;《完善目标》(Fixer-Upper)可以很容易的从歌词和轻快的旋律中发现,此歌曲是在预示那个骑着麋鹿挖冰为生的男人将要在逆境中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向成功……一段段背景音乐生动塑造动画形象的同时,又穿针引线,独具匠心的将人物内心展露,从而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想堆雪人吗》(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这场戏是一段精彩的音乐蒙太奇。通常而言,音乐剧式的动画片为了确保歌曲完整度,会适当拖慢剧情的发展节奏,甚至会出现“为了煽情而演唱”的现象。但在这里,音乐却是将冗长的剧情化繁为简、将零碎的时空合理贯穿的重要工具。此外,音乐凭借幼年、童年、成年三种不同的女声音质,从儿时的稚嫩到童年的活泼,最后到成年的冷静与深情,细腻讲述了安娜的成长历程,将安娜的形象填充得更加饱满和立体。欢快活泼的旋律配合着每次姐姐不去开门时候那让人泪下的旋律,凸显了其坚韧、执着、略有东方人的人物性格。“离开吧,安娜(Go away Anna)”作为此段艾莎仅有的一句台词,不但为她对魔法畏惧的心理和动画形象填色,更为“冰冻之心(Frozen Heart)”完美代言。通过音乐旋律与歌词塑造出的两姐妹截然不同的性格形象,为之后的《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敞开爱之门》(Love Is An Open Door)也做了有力铺垫。

当安娜在为加冕日兴奋不已,冲出宫门,遇到汉斯时的背景音乐《汉斯》(Hans),用纯净、轻盈,富于幻想的八音盒似的的音色表现出安娜坠入爱河,天真可爱的一面。而不和谐的大号,时不时发出,虽配合的是幽默的画面,但深究又会发现,这也是对汉斯那小人面目的先现性刻画。

《冰冻之心》(Frozen Heart)是《冰雪奇缘》中设计最为缜密的部分,也是近几年迪士尼影片中含金量最高的歌曲。作曲家选用了醇厚的男声来演绎劳动号子,北欧特色的音乐风格和风笛、钢片琴等运用,清脆、有力、并富有节奏感的刀砍斧劈坚冰的声音,几句简短而有力的劳动号子,看似采冰工人们劳作时吟咏着《冰冻之心》(Frozen Heart)的冰冷、纯净,其则是将影片中各个音乐形象的内心展现。艾莎、安娜姐妹情坚谊深;艾莎友善、独立;安娜活泼、纯净、勇敢;采冰人克里斯托夫正直、勤奋。并且将整个影片的剧情透出,让受众在观赏后也不禁感叹。在歌曲编排方面,百老汇音乐剧的精神贯穿始终,注重的是音乐与人物造型、人物情感的融合,从而,通过音乐来表达影片内容和人物思想。仅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将受众带到了那山雨交融的冰峰之巅,令受众对影片的情境迅速产生了认同感。

三、《冰雪奇缘》音乐的创新性

(一)《冰雪奇缘》音乐的创作基础

《冰雪奇缘》的歌曲及音乐部分创作基础扎实。歌曲部分,由美国作曲家罗伯特·洛佩兹(Robert Lopez)及其妻子克莉斯汀·安德森(Kristen Anderson)担纲。罗伯特·洛佩兹曾以音乐剧《摩门之书》(The Book Of Mormon)先后荣获东尼(托尼)奖和葛莱美奖, 克莉斯汀·安德森(Kristen Anderson)曾参与动画片《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的歌曲创作。纯音乐部分由加拿大音乐家克里斯托弗·贝克(Christophe Beck)负责,他曾以影集《魔法奇兵》(Mar)荣获艾美奖,并为《醉后大丈夫》(The Hangover)、《波西杰克森:神火之贼》(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The Lightning Thief)等片配乐。

(二)《冰雪奇缘》音乐的创新性

《冰雪奇缘》的音乐创作,为使音乐和动画电影结合得更完美,在继承迪士尼传统动画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再次融入百老汇音乐剧的创作理念,发挥音乐推动剧情、串联故事的作用;向人物化、叙事化扩展;从王子与公主的爱情向姐妹亲情转变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

1.创造性的将百老汇音乐剧再度融入影片情节

《冰雪奇缘》的音乐创作,创造性的再次将百老汇音乐剧的音乐创作理念应用到了动画音乐的制作中。首先,改变了以往迪士尼动画音乐用一两首歌表现主人公情感的创作模式,以多件作品歌曲直接推动剧情发展、参与人物对话。其次,改变了以往动画片中音乐只为主人公服务、只歌颂爱情的音乐模式,增加了类似于“雪宝”等配角的大段歌曲独唱、歌颂姐妹情深与性格对比的对唱,起到烘托气氛和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endprint

专为一个配角“雪宝”创作的歌曲《在夏天》(In Summer),将美国音乐多元化的风格与百老汇音乐剧夸张、幽默、自然、活泼的基调相结合,呈现出歌曲的观赏性与娱乐性。电影画面成为舞台,雪宝变为演唱歌曲的主要演员,雪宝聊着聊着就动情的开始演唱。舞曲的节奏与欢快、活泼的旋律,雪宝穿梭在夏日的各个场景,跳着欢快、富有节奏感、夸张幽默的舞蹈。间奏处运用了百老汇音乐剧中常用的前附点、后八分音符的特色节奏型,配合着雪宝夸张的演唱形式,一下子把受众带到了百老汇的舞台。歌曲充分体现出百老汇音乐剧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特点。同时,歌词“有些人是值得为他融化的(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配合着雪宝暖人的表情、可爱的形象,又是对电影情节发展的一种补充,音乐与画面有机相融,产生出1+1>2的视听效果。

2.主题定位由爱情向亲情转变

长期以来,迪士尼对安徒生童话的改编,其主题定位在王子与公主完美的爱情,在动画音乐的创作中,也逐步形成了浪漫的、唯美的童话爱情创作风格。例如:《长发公主》(Tangled)、《魔法奇缘》(Enchanted)和《白雪公主》(Snow White)等爱情主题动画片,作曲家都在其中创作了适合王子与公主完美爱情主题的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受社会主流意识冲击,欣赏群体对爱情童话故事的审美疲劳,使仅仅追求浪漫和完美的爱情主题的创作风格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冰雪奇缘》的创作团队在总结、继承迪士尼动画音乐创作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动画主题歌曲“公主化”的音乐风格,主题定位由爱情向亲情转变,创作出反应姐妹情深、性格迥然的主题歌和插曲。不同性格音乐曲调,不同心境下的音乐,表达出妹妹的活泼洒脱、向往爱情,姐姐的孤独忧郁、向往解放,但无不使受众体会到姐妹之间深厚的情谊。

说到描绘姐妹的性格对比的音乐,不得不再次提到片中的第二首歌曲《想堆雪人吗》(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歌曲由妹妹安娜一人演唱,表现其从幼年到童年最后长成少女的过程,曲调欢快、活泼,受众容易从音乐中了解到妹妹活泼、开朗的性格,也可以感受到对姐姐那份无私的爱。歌曲配合着妹妹一次次邀请姐姐、姐姐一次次痛心拒绝妹妹的画面,受众不难感受到姐姐的孤独、忧郁的性格,并且姐姐在用这种绝情的方式来爱护妹妹。紧接着影片歌曲《生平第一次》(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呈现出来,这首姐妹交错演唱的二重唱,更加表现出姐妹不同的性格:姐姐忧郁、高贵、善良;妹妹乐观、活泼、可爱。随后,歌曲《随它去》(Let It Go)作为一个亮点,唱出了姐姐在脱离恐惧后,那份执着、善良、洒脱、独立的性格特点。转而,配合着妹妹为找姐姐的艰辛之路,将“姐妹情深”的主题呈现得越来越清楚。当安娜出现在冰雪宫殿,请求姐姐拯救阿伦戴尔时再现的《生平第一次》,在不同的织体伴奏中,表现出妹妹对姐妹情谊的肯定、对姐姐那真正纯洁内心的坚定和对姐姐的信任,也将姐妹的情深提至高潮。最后,影片根据剧情与情绪发展的需要,采用北欧民歌《大地之歌》(Veiled)作为背景音乐对“姐妹情深”结尾。歌词虽只有简单的“嘿……呀……”但那种平静、安详、空旷的旋律将姐妹间深厚情谊的“真爱”扩展至人们相互爱护、友爱的“大爱”,将整部影片升华。

《冰雪奇缘》的音乐创作风格,不再是童话爱情的“小公主化”的音乐线条,而是通过大气的、抒情的旋律来传达“姐妹情深”的话题。层层递进的歌曲风格,层层递进的性格变化,层层深化的音乐发展线索,体现着歌曲为姐妹之情编创音乐、为故事形象塑造音乐、为故事发展叙写音乐的创新特点。

3.音乐参与剧情发展、具有叙事化、人物化特征

在迪士尼早期的动画电影发展中,音乐主导化是其最大的艺术特色。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音乐为背景,“米老鼠”形象为画面的系列动画短片,便是画面为音乐服务特色的鲜明表现。随着二战的结束和第一次黄金时期的高峰,迪士尼动画音乐有了自己的创作团队与特色。不再借用古典音乐来进行音乐拼接,而是由专业的创作团队来独立作曲。例如:电影史上首部长篇剧情动画片《白雪公主》主题歌《有一天我的王子会到来》(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1951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主题歌《爱丽丝》(Alice)(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音乐片配乐提名);1959年的《睡美人》主题歌《曾经的梦》(Once Upon A Dream)(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音乐片配乐提名)。这一时期的经典动画作品,通过或悠扬,或热情,或激荡,或柔情的音乐衬托,与一首首经典动画主题歌曲的演绎,到如今都令受众回味无穷。

随着音乐传播方式的变化与进步,受众观念和审美情趣的转变,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不断成熟,动画片音乐的“音乐剧化”正在逐步向“音乐剧叙事化、人物化”发展。音乐不再仅仅是配合画面出现的背景音乐,而是参与剧情发展、塑造动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冰雪奇缘》便是这新形式“迪士尼音乐”下的又一成功作品。

影片中,描述安娜与王子一见钟情场面的歌曲《敞开爱之门》(Love Is An Open Door)。王子与安娜,你一句我一句的应答式歌曲形式,伴以轻快的节奏,浪漫的旋律,热情的画面,编织出安娜向往美好、天真开朗,王子善解人意、彬彬有礼的两个音乐形象。同时音乐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叙述出安娜坠入爱河的甜蜜与喜悦、王子爱护安娜给予她无尽爱恋的故事内容,也为日后王子真实冷酷、绝情的面目对比埋下伏笔。

再如片中又一精彩的歌曲,《在夏天》(In Summer)。这是一首特别为配角小雪人——“雪宝”,单纯、可爱、调皮,充满童真的形象所创的歌曲。“雪宝”夸张的独唱,搞笑可爱的动作,伴着 “雪宝”向往、享受夏天的各种美好、开心的场景画面,无疑都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将整部影片的节奏放缓,使受众紧随故事发展的紧张心态放松下来,与“雪宝”一起享受夏天温暖的阳光。那句最暖心的歌词:“有些人是值得为他融化的(Some people are worth melting for)”也是不仅使雪宝这个动画人物更加生动,更使故事情节出现转机的隐秘线索。

再如这部动画影片最精彩的歌曲《随它吧》(Let it go)更是音乐叙事化、人物的典型例子。大气的旋律线条、丰富的激情转调,叙述了一个公主变成女王的整个心理过程,也描绘出一个从听话的小女孩到一个成熟、自立的女人的蜕变经历。同时,这首歌曲的编创,更是对艾莎人物量身定制。受众不仅听到了故事,更感受到了这位女王的坚毅形象。

《冰雪奇缘》的音乐,在迪士尼动画音乐在向叙事化、人物化扩展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音乐是推动剧情变化、暗示故事的线索;音乐是人物形象塑造、内心活动的表现。

《冰雪奇缘》的音乐,拓宽了以往迪士尼动画音乐浪漫、唯美的创作模式,通过对百老汇音乐风格和迪士尼经典音乐思维的成功经验的总结,探索出一条将音乐人物化、叙事化的音乐创作模式,继而将动画音乐创作登上一个新台阶。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动画音乐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蔡海波.儿童音乐电视创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张建翔、孙林、肖珣.影视动画音乐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张梦笛.歌由心生——《冰雪奇缘》音乐与角色的完美结合[J].外国电影评论,2014,(489).

[4]类延秀.论美国迪士尼动画配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J].音乐乐坊.

[5]王颖.浅谈迪士尼动画片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08,(14).

[6]史晓丽.浅谈迪士尼动画片的音乐创作[J].大众文艺,2011,(11).

[7]李四达.《迪士尼动画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朱梦吟.浅析音乐在迪士尼动画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3,(05).

[9]Hansey.百老汇音乐风格介绍及欣赏.新浪博客.2011.

[10]祥瑞御兔.Frozen Heart——迪士尼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开场歌曲.豆瓣电影.2014.

作者简介:

蔡海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作理念冰雪奇缘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
抽象艺术创作理念探究
《冰雪奇缘》的叙事线索和象征符号解析
《冰雪奇缘》:颠覆传统的救赎之路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浅谈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新媒体视阈下的科教片研究
浅析白居易诗歌创作理念对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生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