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创造了报告文学史上的一个神话

2015-01-17 04:07董海燕
时代报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徐迟周明哥德巴赫猜想

董海燕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接见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30多年前,在中国曾经有一个传言,说的是,美国有一个代表团到我国访问,见到我国领导人就问陈景润。领导人不知陈景润何许人也。于是,就让人找,费了很大的劲,才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找到了陈景润。

就是这个陈景润,他在全国上下闹革命的年代,居然解决了一个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把数学难题比作金字塔,按照当时的说法,哥德巴赫猜想就是镶嵌在数学世界难题上的明珠。

据说,陈景润在国内没有刊物发表论文的情况下,把论文偷偷寄到国外发表了,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重视,才有了美国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时询问陈景润,而我们又在全国各地遍寻陈景润的传说。

这一传说是否真实,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但是,由此引出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则成为了一代乃至几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

1977年10月,《人民文学》杂志社得到一个消息,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而科学大会的召开,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编辑部的同志深受鼓舞,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应负的责任和使命——如果能在这个时候组织出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读者一定会喜欢看。

于是,他们在讨论中有人谈起了陈景润的传说。

谈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把陈景润报道出来,肯定能引起反响,而要引起反响,就必须使用报告文学这一文体。

选题确定下来之后,大家又开始考虑请哪个作家来写比较好,徐迟就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徐迟虽然是一位诗人,但他做过新闻记者,还写过不少通讯特写,当时已经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报告文学《祁连山下》,他写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也即将在《人民文学》发表。那时写工农兵的作家多,但写知识分子的比较少,因此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了徐迟。

负责与徐迟沟通的,是当时组织写作《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民文学》原常务副主编、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顾问的周明。

史无前例的《哥德巴赫猜想》 年代

时值1977年深秋,周明挂长途电话到武汉,寻找久违了的诗人徐迟。周明在电话里问候了徐迟,对方告诉他自己身体还好。周明说明情况,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地从扬子江边带着滚滚的涛声赶往了北京。

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在当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住在中关村,白天黑夜都排满了采访日程,先后采访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其中有陈景润的老师,也有陈景润当时的同事。有讲陈景润好的,也有对陈景润有看法的。讲好的、讲坏的,正反两方面意见徐迟都认真地倾听。他说:“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全面地判断一件事物、一个人。”

在数学研究所,徐迟去了陈景润经常出入的图书馆,去了他的办公室,跟着他一起进食堂,一块儿聊天,还去看了“文革”时期陈景润被毒打滚下楼去的那个楼梯。而陈景润当时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当强,在徐迟的耐心诱导下,陈景润才慢慢向徐迟打开了心扉。

陈景润解析“哥德巴赫猜想”的那间6平米房间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陈景润精神”的载体。而在当年颇具诗人气质的徐迟看来,似乎并不美好。“六平方米的小屋,竟然空如旷野。一捆捆的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只有四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两只暖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在头条以醒目的标题刊发了《哥德巴赫猜想》。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在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因为思想上的开禁,题材上的创新和艺术上的精进,这篇报告文学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重点报纸纷纷予以转发,全国几乎所有的电台和地方性报纸竞相连播或转载了这篇报告文学,广大读者自发排着长队购买当期报刊,大中学教科书先后选录该文。与此同时,徐迟和《人民文学》收到的读者来信数以万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文艺报》的《时代呼唤<哥德巴赫猜想>式的作品》对当时的情形进行了充满激情的评述:《哥德巴赫猜想》创造了那个年代报告文学的一个神话,并以其赤诚的民主精神和强烈的科学诉求,义无反顾地充当了引领改革开放新征程的“雄鹰”,充分显示了报告文学自由纯真的本性、热烈奔放的气质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雄浑力量。

一个史无前例的“《哥德巴赫猜想》年代”呼之欲出——

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照亮了无数颗年轻的心。

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通讯《瘫痪姑娘玲玲的心情像一团火》。张海迪热潮席卷全国,信封上只需写上“张海迪收”,就能寄到团中央。定价4角的张海迪事迹手册《闪光的生活道路》印数超过1500万册。在厄运面前不认输,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成为那个年代人们真诚高昂的价值。

“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大学生,受《哥德巴赫猜想》的鼓舞最大。不仅是喜欢数学、研究数学的,所有的青年学生都受其影响,这个影响就是要上大学、要学知识、要向科技进军。”与陈景润齐名的“中国学派”之一的潘承洞院士的弟弟潘承彪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过。

在《哥德巴赫猜想》发表30年后的2008年,潘承洞的学生展涛从山东大学校长任上离开。他说,当时,即便是“两弹一星”宣传得也很少,而徐迟的报告文学使得以华罗庚为代表的数论研究的这个群体,一下子走到大众面前,成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中最辉煌的代表。

“《哥德巴赫猜想》和那一代科学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展涛说。

《哥德巴赫猜想》张扬了时代精神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当年的3 月18 日, 陈景润和6000 多名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科学家一起来到了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他和他的老师华罗庚教授一起坐上了主席台。

“一位外国教授曾经问我:‘是什么力量和意志,使你解决了如此之难的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呢?……科学的献身精神,百折不回的毅力,这些都是攻关的科学战士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是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数学家陈景润的一个发言片段。如今,我们已无法目睹那样的场面,但从他五千多字的发言稿中三次提及当时自己的兴奋与激动,似乎可以看出,刚刚摘掉“白专”帽子的陈景润的内心世界奔涌着怎样的热流。

在那次大会上,邓小平掷地有声说:“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 自觉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就是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 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们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

摘掉了“白专”帽子的陈景润被请到台上作典型发言,又作为著名科学家代表受到党中央领导接见, 陈景润和邓小平握手的照片也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在潘承彪看来,《哥德巴赫猜想》能够火起来,也跟当时的形势息息相关。长时间的思想禁锢、知识贬值和精神压抑,使作品一出现便暗合了急于寻找宣泄口的公众意愿和社会情绪,让特定历史关口各层公众有了精神上的松绑需求和解放快感。

展涛也持同样的观点,大家的压抑解除后,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希望。整个民族也在往前看:民族的希望在哪里?而科学、学术,正是一个民族发展最具标志性的方面。徐迟的报告文学,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希望,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给每个人带来了激情和振奋。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迟周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终极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与我的解答
哥德巴赫猜想与我的解答
最有情义的你在渡口等着我
论哥德巴赫猜想
论哥德巴赫猜想
徐迟永远十八岁
徐迟永远十八岁
柴垛上的石头
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