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度量及其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2015-01-17 13:31李超
2015年21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产业发展信息化

作者简介:李超(1991.01-),女,汉族,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西方经济学专业。

摘 要:本文以信息化的概念开始,提出了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中国省市间的信息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关系。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发展;协同效应

一、引言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论述: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支柱作用与改造作用两个方面;另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先导作用、软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与优化作用等五个方面①。这些观点对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经济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我国1997年4月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的精神,国家信息化体系涵盖了领域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而本文的研究将集中在区域信息化层面。从国外研究文献,我们了解到虽然很多人认为IT投资将增强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但经验证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一观点。IT发展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之间的关系仅在美国有充分的实践证据,在日本和韩国,其证据都不充分②。所以有必要对我国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开展研究。本文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度量信息化的主要指标,进而透过面板数据评价省际间信息化的差异与各省信息化进展的速度,最后选取典型省份分析信息化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并就影响极为显著的零售业进行分析。

二、信息化的度量

鉴于本人想在比较地区间的信息化发展差异的同时,衡量信息化的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沿用主成分分析法,借鉴综合指数法选取的指标,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摘取了12个指标对信息化进行分析。

(一)信息化指标的选取

根据实际经济意义,参考各衡量指数的计算,本文的信息化主成分从四个层面选取分类指数,具体指标如下:

使用情况类:邮电业务量X1(亿元)、电信业务量X2(亿元)、邮政业务量X3(亿元)、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X4(万个);

发展情况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X5(亿元)、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X6(人);

基础设施类: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X7(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8(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9(部)、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X10(台);

应用消费类: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交通通信消费支X11(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X12(元)。

(二)信息化指数的测算

接下来选取2013年的中国大陆的31个省份的以上12个指标数据,由于各指标的数值大小及单位的不同,先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

1、运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标准化后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相关系数基本在0.3以上,说明提取出的主成分会有良好的代表性,适合用主成分法进行分析。

2、通过公因子方差表分析得出:除X6,即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外,主成分几乎包含了各个变量至少80%的信息。

3、各主成分解释原变量方差的情况,如果按照SPSS默认的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主成分,则可提取出三个主成分,并且它们对12个信息化变量的累计解释率可达86.442%。

4、经过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系数矩阵,见表1

三、信息化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综合前面的论述,可以计算出各省份的信息化指数并能进行排名比较,分析后,此处选取排名处于中上游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陕西省作为代表,分析信息化与三大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考虑到信息化在现实经济中对零售业的发展作用显著,所以将在各行业中抽取典型的零售业进行分析。

分别取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对数Y1、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对数Y2、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对数Y3、零售业利润的对数R为因变量,信息化水平A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得到下表:

透过以上四个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信息化水平与三大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回归结果的可决系数均接近1,协同效应都是显著的;三大产业中,信息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最强,其次是第三产业,相对最弱的是第一产业;零售业与信息化水平的关系果真称得上是典型的例子,系数远远大于信息化水平与产业发展的回归系数。

综上所述,我国各省市间的信息化水平发展明显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要想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抓住信息化这条高速通道,借助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注解:

① 来自 360百科中的"信息化"定义.http://baike.so.com/doc/2621395.html

② Gi-Hong 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 Korean Perspective[R]. Financi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Japan, and Korea, Shenzhen, 2001, 1-10.

参考文献:

[1] 王铮,庞丽,腾丽,吴静.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5—39

[2] 姜涛,任荣明,袁象.我國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区域发展,2010(6):120—125

[3] 贾怀京,谢奇志.我国各地区1994年信息化水平的测定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6):358-361

[4] DingL,Haynes K.E.The Role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R].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Research Conference.2004,Washington D C.

[5] 胡晓鹏.中国区域信息化差异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3(5):73—78

[6] 朱幼平.论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5):5-8

[7]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课题组.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1(12).

[8] 张佚龙,崔强.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评价研究.科研管理,2013(4):43—45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产业发展信息化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矿区老年群体健身方式的协同效应分析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