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殊,原名袁学易(袁学艺),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29年留学日本,20世纪30年代初回国参加上海左翼文艺活动,曾主编《文艺新闻》。1931年10月,年仅20岁的袁殊经潘汉年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转入了特科,参加中共情报系统的工作。1932年春,通过表兄贾伯涛的关系,袁殊见到上海市社会局长、中统头目吴醒亚,打入了中统内部,成为了双重间谍。
1933年中统头子吴醒亚成立了CC系(国民党中以陈果夫和陈立夫为首的派系)秘密小派别“干社”,袁殊被任命为“干社”情报股股长,李士群是行动股股长。
袁殊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搞到一个重大情报,得到吴醒亚的赏识。于是,由吴醒亚介绍,到新声通讯社当了一名记者。
袁殊因为记者的身份能经常出席南京政府的记者招待会,从而深入了解一些国民党政府的内幕消息;同时,他也有机会出席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 并结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副领事岩井英一,袁殊又摇身一变成为了日本的“情报人员”。当然,这是事先得到了中共地下党负责人的批准,至此袁殊成为了特科、中统和日本情报机构的三重间谍。
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入狱。经过多方大力营救,当局对他从轻发落。不久,在岩井的安排下袁殊到日本学习。1937年春,袁殊返回上海。为开拓情报来源,于1937年4月加入了青洪帮,从而成为了具有四重身份的间谍。
从1937年6月到1946年,袁殊在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主任潘汉年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情报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开始向大后方撤退。戴笠正在布置潜伏任务, 他亲自登门问袁殊:“你现在靠什么生活?” 袁殊立刻按照潘汉年的指示回答:“靠老婆。”戴笠说 :“你一个留日学生不做抗日工作做什么?”随后,戴笠给袁殊安排了潜伏任务。他被戴笠委任为军统局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如此一来,袁殊成功打入军统,此时他已是五重身份了。
袁殊定期与潘汉年在一家高级咖啡馆见面,并汇报军统内部情况,“日本特别调查班”的反侦情况等情报。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袁殊奉命留在上海,潘漢年撤离到香港。不久,日军进行了令人发指的大屠杀。袁殊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和汉奸,其中最为大快人心的是行动小组炸毁了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袁殊利用“岩井公馆”的幌子,不断地向潘汉年提供有关敌伪等多方面的情报,并通过隐藏的电台,将大量情报发往延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自《谍影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