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梅+王会
课堂上,当学生慢吞吞地总也说不出我们期待的答案时,老师会马上让另一个优等生来说,甚至好多时候都是迫不及待地自己说出来,然后让学生记住。有的时候,我们明知新的知识点或是教学难点学生没有掌握,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也只有赶着完成后面的教学环节,最后不得不在课外进行“补锅”。这样的课,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课堂节奏并不是越快效率越高,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
一、遇到难点慢一点
如果课堂知识是非常简单直观的内容,我们可以快一点,利用学生抢答、小组竞赛等形式,尽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内容。一旦教学中出现了难点,学生思维跟不上,出现明显的学习困难时,教师就应该慢下来,把新知识点讲透,把难点突破。比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这一课时,会首次接触到用计数器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一个十,这与学生以往的认知会产生冲突。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在认识11时我们通过捆小棒,让学生经历将十根小棒捆在一起形成“一个十”,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接着在计数器上表示11,告诉学生计数器十位上的一颗珠子就代表一个十。在接下来的认识12、13等其它数时,我们不能转急弯,同样还要与数数以及捆小棒的活动联系起来,逐步过渡到学生看到十位上的一颗珠子都能很快反应这是一个十而不是一个一。
二、允许差生慢一点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把简单的问题留给差生,稍有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说一说。这样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班上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差生越来越差。总有一部分学生的反应会慢半拍,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着急,可以稍作停顿,等他半拍。我班上有好几个这样的学生,第一天学习新课时,一点都听不懂,要好几天才能对所学新课有所认识,但其认知却很牢固。这样的学生,就特别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等一等他。不妨多用点时间也让他说一说,然后一起分析给出的答案,最后共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看起来比让优等生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慢多了,但效果却大不一样。这样的慢,不仅让学困生理解了新知识,也让其他学生理清了思维,得到了训练。
三、操作演示慢一点
多媒体的直观效果能够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很多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当时很感兴趣,看得高兴,过后忘记得也快。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教师播放课件过快,一晃而过,好多学生还在关注图片上的小猫小狗、花花草草和卡通人物,还没关注到知识点上去,但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要把那么多张幻灯片全部播放完,早就点到了下一张。这样,学生思维始终没跟上课件播放速度。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放慢播放速度,更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课件,不要求多,不是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用幻灯片展示出来,不能只起对答案的作用,或代替操作、代替板书的作用,而是一定要能促进学生思考,为教学服务。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奇可爱的图案上时,教师不妨慢一点,让他看个明白,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四、出现插曲慢一点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插曲。有时利用好这些小插曲,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乘法口诀,我讲到了《西游记》中孙悟空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学生一下子就讲开了。我干脆停下来,让学生讨论一会。可能学生感觉到老师怎么没讲了,也就都安静下来了。我还是没接着讲课,又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乘法口诀的笑话。学生在专心听笑话并且开心笑过之后,明白了老师讲故事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记口诀,于是注意力又回到记口诀上来。
教学就像跑步一样,有时放慢速度,是为了积蓄能量,跑得更快。教学中在恰当的时机,放慢速度,是为了更高效。
责任编辑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