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帮清
自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为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将“开展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做足活动、抓实过程、卓有成效”上狠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具有北门中学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
一、活动即培训——做足活动,在体验中提高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开展校本培训,已成为学校教师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每学期,学校科学策划,精心设计,细致准备,将一项项培训活动有机地贯穿到学校的整体工作中去。
开设“高效课堂教学特训营”。学校教师在山东名校专家团队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封闭培训,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实践——反思”培训模式。快节奏、大容量、高强度、优效益的培训不仅使学校教师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还锤炼了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提高了教师们的业务素质。
举办“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高效课堂教学能手大赛”,截至2013年已举办了七届。活动中,初赛全员上,复赛能者上,决赛优者上,这不仅是对全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学校构建新课堂的一次大研讨。通过三年的打磨,不仅学校各种课型基本成熟,而且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
开办“教师业务论坛”。在每年的寒、暑假教师培训会上,由在学期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上台介绍自己工作中的想法、做法、经验及感悟。这些来自身边的教师的现身说法,能够较好地感染人、打动人、激励人、引领人。
学校其他常规性活动,如每周的教研组集智备课、教研组听课评课、年级组课堂验评反馈会,每学期的“三优”(优秀导学案、优秀课堂实录、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我与学生同考试”、青年教师业务研修等等,都认真开展,具体落实,让老师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高。
二、过程促成长——抓实过程,在实践中进步
只开展活动,而不抓实过程,那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难以收到实效。要抓实过程,就得以制度为保障。制度落实是促进活动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
建立示范课验审制度。实行高效课堂“示范课”申报制度,所有申报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孵化室”接受专家评委验收,不达标的再次申报验审,直至合格为止。
建立课堂验评制度。学校校委会、教务处及年级组安排专人专班,巡视课堂教学情况,既“跑面”又“蹲点”,并每天进行“业务反馈”,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实质监控和优化管理。
建立导学案评价制度。每周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将优秀导学案收编入册,供学科教师参照学习;对不合格或欠佳的导学案,则提出建议,限期整改。
建立岗位功勋人物评选制度。学校建立“学校岗位功勋人物”“学校岗位功勋团队”评选制度,以此激励教师潜心研究,专心治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通过制度规范,使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实践,进而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三、评价出效果——即时评价,在反思中提升
开展了活动,落实了过程,还需要给予即时评价,才能有一定的成效。
事事有评价。每开展一次活动,都按照“事前规划——事中落实——事后评价”的流程来做,做得好不好,做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都通过评价来说话,有价值的就形成交流学习的书面材料,供老师们参考借鉴。
评价有方法。学校针对教师、班级、教研组、年级组、各处室建立工作绩效量化评价平台,对教师及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量化评价”。每位教师的工作既是自身的评价,也计入班级、教研组、年级组的工作评价,致力打造优秀团队。
责任编辑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