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分析

2015-01-16 06:22李红梅
中外医疗 2015年7期
关键词:尿流率针药尿量

李红梅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河南开封 475001

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分析

李红梅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一病区,河南开封 475001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行针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前后膀胱残存尿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53.3%,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残存尿量则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性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针药;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可行性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者一旦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将很容易引起肾、眼等部位的并发症,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1]。而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是糖尿病中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其常见类型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显著,对此,为了探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可行性,现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近6年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病区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相关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仍有排尿困难、尿不尽等感觉,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显示,患者最大尿流率<15 mL/s,而在B超下膀胱残余尿量≥50 mL,将因结石、肿瘤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尿潴留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6~75岁,平均(55.8±8.5)岁,糖尿病病史(10±2.79)年,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8.1±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2±1.1)%;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 10例,年龄38~81岁,平均(60.1±9.5)岁,糖尿病病史(10± 2.83)年,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8.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1±1.2)%。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膀胱训练,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排尿,排尿时间为每隔3~4 h进行一次排尿,同时在压迫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将尿排尽。如果患者尿潴留比较严重,则给予患者实行间歇导尿,并口服10 mg莫沙必利,3次/d服用。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行针药结合治疗。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级等穴位,直刺0.5~1寸,手法采用平补平泄的原则,得气后还需留针30 min,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三周,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每周均在早晨空腹排尿后实施B超复查,对膀胱内残留尿量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按照B超监测残余尿量,将结果详细记录下来,被检查患者应在排尿后立即仰卧,B超检查残余尿量影像的横、纵、矢状面最大直径记为d1、d2和d3,并按照相应的计算公式π/6×d1×d2×d3,从而得出残余尿量。利于尿流动力学检查仪对患者最大尿流率进行检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如果患者治疗后,其尿潴留及其它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经过B超检测,膀胱残余尿量也恢复正常,同时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超过20 mL/s,则为显效;如果治疗后,患者虽然能够自主排尿,但偶尔会出现尿失禁或其他症状,B超膀胱残余尿量比治疗前减少30%~50%,最大尿流率超过15~20 mL/s,则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任何改变,B超膀胱残余尿量比治疗前减少低于30%,最大尿流率低于15 mL/s,则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率来表示临床疗效,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53.3%,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 11.012,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对比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存尿量与治疗前相比得到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流率、膀胱残存尿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12/9.510,P=0.012/0.003<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对比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对比情况()

注:*和治疗前相较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较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最大尿流率(mL/s)治疗前 治疗后残余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对照组(n=30)13.2±3.42 13.5±3.15(17.3±3.88)*#(15.3±4.15)* 88.1±10.6 84.2±12.5(55.2±14.6)*#(67.2±13.8)*

3 讨论

临床上,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主要因糖代谢发生紊乱,最终导致自主神经病变,进而引发排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常常出现尿不尽、排尿无力等症状[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给患者生命造成一定威胁。由于糖尿病患者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患者感觉神经受损,使得排尿反射出现异常,最终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引发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目前,西药多采用控制血糖、预防并控制尿路感染等多种综合治疗方式,比如,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不仅能够有效渗入到神经细胞的细胞器内,同时还具备良好的传递性,有效调节药物,促使蛋白、核酸和磷脂的合成加快,对患者神经受损起到积极地改善作用,促进神经病变的恢复[4]。另外,甲钴胺也是一种神经营养剂,能够增加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单一利用甲钴胺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5]。该研究中所采用的是莫沙比利,它主要是一种5-HT4受体激动剂,能够直接作用于膀胱肌间神经丛,改善患者肌无力等情况,加快乙酰胆碱的生理性释放,有助于患者排尿[6]。由于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使得其治疗疗效还有很大不足。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对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也拥有了更好的治疗方式,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效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对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53.3%,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残存尿量则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占有很大优势,这和张海燕,邬伟魁,李芳等人分析一致[6],针药结合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的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中医上认为,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属于“癃闭”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多为:糖尿病初发时期,患者多产生阴虚燥热,使得肾和膀胱功能大大减弱,最终导致大小便困难。药物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受损神经,使其逐渐得到恢复,而针灸则是治疗糖尿病常见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势,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该研究中在控制血糖和莫沙比利促使膀胱收缩等前提下,结合针药方式,选择患者适宜的穴位进行治疗,其中三阴交穴统治三阴经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膀胱之经气,行气活血,有助于改善排尿等诸多功能;而足三里可确保脏腑气血保持通畅,同样也有助于排尿、除郁的功能[7],而中极有调节则调节膀胱之气机和通利水道的功效。气海则隶属于任脉的范畴,具有益气助阳和温补下焦元气的功效。总之,针药结合对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针药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补肾气、帮助患者达到调节代谢紊乱的现象[8],促进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尿失禁等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可性行,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杨丽琴.糖尿病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J].中外医疗,2014,33(10): 197-198.

[2]田风胜,张洪润,李文东,等.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7):485-487.

[3]赵元琛,金露,李胜志.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2):98-99.

[4]冯石强,岳明光.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5):126-127.

[5]周娟,黄勇,谭俊华.血栓通联用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35):8-9.

[6]张海燕,邬伟魁,李芳,等.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4):260-264.

[7]洪兵,王洪兵,徐伟,等.针药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5):196-198.

[8]潘文涛.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190,192.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Treatment of Nerve Type 2 Diabetes Primary Bladder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

Li Hongmei
Henan province Kaife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docrine a ward,Kaifeng,Henan Province,47500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combining: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nerve primary bladder.Methods Collected in 2008 January-2014 October near Kaife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docrine wards in type 2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in 60 cases,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3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urative effect and treatment of bladder residual urine.Results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respectively is 73.3%,53.3%,two group of comparison,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ladder residual urine volum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nerve type 2 diabetes primary bladder significantly,with strong clinical feasibilit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cupuncture;Nerve Type 2 diabetes primary bladder;Feasibility analysis

R694

A

1674-0742(2015)03(a)-0173-03

2014-12-06)

李红梅(1982.4-),女,河南开封人,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猜你喜欢
尿流率针药尿量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最大尿流率变化值在判断术后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的尿流率特点
针药并用治疗紧张型头痛45例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
76例尿道狭窄患者自由尿流率曲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