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宏 马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与职业岗位(群)技术应用特征分析密不可分,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职业系谱建设入手,阐述职业系谱建设的概念以及对于“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过程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职业系谱 动漫设计与制作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91-01
经过20年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完成了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而快速的外延扩张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等问题凸显出来。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人才培养方案及实现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本文阐述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通过“动漫设计与制作”职业系谱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并在本地区同类高职专业中形成比较优势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一、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同质化现象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内涵建设的关键首先在于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明确,并在此前提下进行规范化建设,通过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内涵要素的建设与提高,以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持续发展。归根到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是内涵建设中一切工作的起点。
宏观上,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从目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目标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问题。高职院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目标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应避免与本地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同质化倾向,在形成自身专业特色的同时服务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要求克服地方高校实际存在的同质化倾向,提出未来规划中要促进地方高校办出特色,由此可见区域性高职院校中专业特色问题是内涵建设的首要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系谱的建设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所构建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系谱核心内容包括“无锡动漫企业系谱、动漫制作产业岗位系谱、动漫专业职业成长系谱”三大组成部分。
无锡动漫企业系谱:企业集聚区作为图谱的基本单元,属性包括核心技术、规模、位置等。时间轴作为“纵向”脉络,企业类型为“横向”脉络。
动漫制作岗位系谱:职业岗位为图谱的基本单元,属性涉及解构的知识与技能、人才需求特征。以创意企业制作流程为“纵向“脉络,以创意企业类型为“横向”脉络构成岗位简谱。
以二维动画制作岗位群图谱构成为例,主要岗位有:制作管理、文字脚本、导演、台本设计、人设,场设、分镜头设计、原画、动画、动校与动检、扫描与上色、音效合成、配音配效、输出剪辑等。
显然,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必需紧紧围绕二维动画制作中需求量占54%的“中期”岗位群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时的关注点,而针对“中期”岗位群解构的典型工作任务必然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撑。
动漫专业成长系谱:以学校每一个学期为单元,将各阶段职业发展水平作为各单元的属性。“纵向”展开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轴,以学生职业素质组成构建“横向”图谱,以此揭示学生职业成长的模式与路径。
“动漫设计与制作”的职业系谱构建在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同时,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进一步融入了“世界动漫产业发展简史、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简史、动漫制作技术应用领域展望”并将其建设成为展示本专业职业文化、职业环境的重要教育教学场所。“动漫设计与制作”职业系谱的展示采取静态平面展示与多媒体互动结合,虚拟现实与实物展示结合的呈现方式,直观的诠释职业系谱各组成部分,已经形成艺术类学生专业教育和学习实践的基地。
三、转变职业教学模式,提升专业竞争力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既是专业建设的起点同时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依据。以服务为宗旨的落脚点首先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对紧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盖出于此。
通过“动漫设计与制作”职业系谱建设,我们理清了本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2005年无锡市成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以来,在十一五期间,迅速集聚了大量动画制作企业,规模化企业达190余家,已经形成“一个基地、多个园区”的发展格局。原创动画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城市首位,创意产业GDP规模达30亿。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创意产业将占GDP的比重8.5%,成为无锡后工业化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
通过“动漫设计与制作”职业系谱建设,我们理清了本地区原创型动画制作企业依据自身技术和市场特点,构成了以二维动画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的两类不同类型的企业。由此形成了两类企业在动画制作初、中级阶段岗位技术的差异。
通过“动漫设计与制作”职业系谱建设,我们将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将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进行分解并重构进不同学习阶段和学习领域,在核心职业课程中逐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通过职业系谱使我们能够把握岗位群技术发展趋势使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成为可能。而校企合作“跨界”职业培训体系的构建,也使学生能够在积累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后,可以根据自身职业愿景进入专项职业培训体系,由此焕发出积极的学习热情成为了职业素质提升的原动力。
实践证明,职业系谱建设为职业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评价体系,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路径,为人才培养实现模式提供了一个可依赖的选择手段,最终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慧敏.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同质化成因的思考[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总第14卷第3期
[2]李贤彬.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第5期
[3]无锡市关于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锡政发[2010]220号
作者简介:
缪宏(1980-),男,江苏如东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