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种方式

2015-01-15 22:03路雅丽
甘肃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

路雅丽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阅读;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3—0100—01

课外阅读是整个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阅读是加强知识综合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它决不是第一课堂的简单补充,而是为学生更好地开拓视野,陶冶性情,并具有更强的创造力的扩大再生产。

应当承认,近些年来,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浓厚的,内容是广泛的,效果是良好的。但也得承认,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心态或方式,还存在着不尽恰当、不尽合理之处。其中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选择正确的、科学的阅读取向或阅读方式,仍是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课外阅读”,毕竟有别于课内阅读,因而在取向上务必更加明确。或者说,阅读目的的确定,阅读意识的指向,都必须更具体、更专一。这里略述几种阅读的取向方式。

一、涉猎性阅读

所谓“涉猎性阅读”就是为满足阅读的渴求,为填补心理饥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阅读取向,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不分古今中外;在阅读的质量上“不求甚解”,总体感悟,大局把握;在阅读的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读为主,理解为辅。俗语“看报看题,读书读皮”之说就是“涉猎性阅读”的形象化表述。比如,我们阅读鸿篇巨著及一些与己关系不甚密切的文章,都可以采取这样的阅读方法。

二、积累性阅读

“积累”,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十分重要。“读书”,又是积累的主要途径。积累性阅读是以积累基本知识、技能为目标的阅读。其中包括认读积累、知识积累、语感积累和篇章积累。笔者认为,青少年多读一点有利于积累的书,是一种比较切近的意识取向。如,多读一些经典性著作、工具性典籍和资料性期刊等;再者,带着课内的某些疑惑,去查找辞书及参考书之类。唯有如此,才利于巩固课内知识,充实知识仓库,丰富运用材料。为了更好地达到“积累”之旨,阅读时,要辅之以记笔记、编手册等手段。如,马克思为了写好《资本论》,认真阅读并写过摘要的书籍就多达1500多种。可见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三、探索性阅读

“探索性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扩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课本中多有“几说并提”的注释,多有名篇佳作的“节选”等,由于种种原因,观点不能展开,原著无法尽录。这种阅读对于好奇心强、“穷追力”强的青少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了明白“观点”的产生,通晓原著的概貌,于是便“堤内损失堤外补”,在课外阅读中得以补偿和满足,这种刨根寻底、纵横探掘的阅读取向,极利于认识水平及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借鉴性阅读

为了某一个专一的既定目的而下意识地阅读,谓之“借鉴性阅读”。比如,为了领悟散文写作的神韵,学习散文写作的技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散文名篇,通过认真的钻研,深刻的领会,进而感悟散文从主题的确立到材料的组织,从结构的布局到语言的表达,从详略的取舍到过渡的安排等等的艺术特色。于阅读鉴赏之中,吸收前人的经验,获取丰富的营养。事实上,创作得力于阅读的例子并非鲜见。“借鉴性阅读”的意向,对于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五、渗透性阅读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敏感、逆反等性情。如,他们比较喜欢阅读“热点作品”和“争鸣作品”等。其实这无可厚非。阅读此类作品,恰恰有助于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但阅读这类作品,就需要自己的“介入”或“参与”,即渗入思维、参入意识,使读后在思想上产生自己的感情,确立自己的观点。比如,我们阅读古典著作和外国著作就应采取这种态度,坚持参与性和渗透性原则。因为这些作品有着时代与社会制度的烙印,所以必须作恰如其分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吸收精华,剔除糟粕,获得教益。

当前,中学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更新图书馆人员的观念,全面深入地开发学校图书馆的功能。而其中指导的功能,包括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写作的指导,利用图书资料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中学图书馆工作者,要及时准确掌握中学生的阅读规律,为学生的阅读方向、内容、范围和方法提供指导,为学生自我学习及如何利用书刊资料、积累资料进行指导,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生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课外阅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