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毓
〔关键词〕 初中生物课;生物实验;关键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3—0067—01
初中生物实验课比较难上,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没有培养起来,他们对实验的兴趣也仅仅局限在喜欢这样一个程度。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该从抓住“关键词”入手进行教学。
一、实验前抓住“关键词”,做好预热工作
由于初中生生物实验课上得比较少,因此学生对实验的一些基本要求、需要注意的事项还不能完全掌握,在实际操作时状况频发。所以,在上生物实验课之前,任课教师应抓住“关键词”,引领学生做好实验前的“热身”便显得十分必要。比如,在进行“观察酵母菌出芽生殖”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只是实验前教师要做好相应器材的准备,尤其是酵母菌培养液的准备。但在这节实验课教学前,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预习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以及滴管的使用方法。这些内容虽然是生物实验课中最基本的内容,但是为了能够使实验课顺利进行,提前“热身”是十分必要的。如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让学生抓住“一”这个关键词:安放显微镜时,要距桌边“一”掌,也就是大约6厘米左右;对光时,一定要目镜、物镜以及光源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要注意光线的强弱,光线过强则应该使用平面镜,光线过弱则应该使用凹面镜;在进行观察时,还要学生养成良好而科学的习惯,要左眼观察右眼闭合;标本一定要对孔正中,距离物镜要保持在“一”厘米处。实验完毕后,还要告诉学生先不要忙着收拾器材,而是要检查实验项目是否有漏做、漏记,在检查确定无误后,才可收起显微镜,且收起来之前一定要将物镜向两侧移开。
实验课之前需要热身的内容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较重点的内容进行,比如可选择玻璃器皿要轻拿轻放防损坏,酒精灯灭灯快速盖又盖,显微镜左眼观察右眼闭,用完物镜侧边移,实验报告内容勿漏遗,杂物垃圾要清理,等等。其中的玻璃器皿在使用过程中要“轻”;酒精灯不可以吹熄,要用盖子去盖灭,之后拿起来再盖一次的“盖中盖”;显微镜物镜侧移的“移”,实验报告内容不能遗漏的“遗”,杂物垃圾的“清”等都是关键词。抓住这类“关键词”进行教学,实验时学生便会抓住要领,实验效果比较好。
二、实验中抓住“关键词”,规范操作行为
例如,同样是在“观察酵母菌出芽生殖”这节实验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擦”、“滴”、“取”、“盖”、“染”、“察”这六个关键词将实验步骤完成由繁到简的演化,使学生可以根据这几个关键词将实验步骤串起来,以便做好实验。而到了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回忆这几个关键词及其含义边进行操作;而后再强调有关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效果便会很理想。
三、实验后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
实验结束时,有的学生会急于收拾器材,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也是一个不科学的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有些实验内容相对较多,要分几个不同的小实验才能得出结论。比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这个分组实验,如果用一个课时完成四个实验内容,即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检验淀粉、检验蛋白质以及检验脂肪,学生便会有些承受不住,会手忙脚乱。因此,这个实验要想在一个课时内完成,就必须抓住“关键词”做好预习工作。
(1)“揉—察—思”,即在清水中揉挤面团,观察水及纱布里面团的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思考可能是什么物质,如何验证。
(2)“滴—察—结”,即用滴碘酒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烧—闻—结”,即用烧闻的办法来判断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4)“高温—观察—结论”,即采用高温的办法判断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
(5)“涂—察—结”,即采用在白纸上涂抹的方法判断食物中含有脂肪。
根据上面的关键词提醒进行实验,最后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学生会觉得很轻松。
总之,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相应的方法,其中采用“关键词”提醒式的实验教学法,比较适合初中学生,这样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实验行为,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