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花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团队;
平台;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3—0020—01
教师的职业幸福紧紧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从中获得奋进的动力,成就快乐充实的人生。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便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让职业幸福扎根于专业成长的沃土,教师才能真正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
一、拥有一支幸福的团队
学生的幸福源于教师的幸福。只有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智慧践行教育的真谛,诠释师者的幸福,才能感染、激励每一个孩子随时随地感受生命的勃发和成长的魅力。为此我们着力构建幸福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思辨型、研究型团队,“师徒式”、“同伴式”互助团队,通过“学、研、培、导、练、赛”等形式,搭台子、压担子,营造互相信任、相互合作、和谐向上、乐观进取的学校文化,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向上、刻苦钻研、精心育人、富有创新与活力的教师队伍,这是师生幸福的源头活水。
二、铺设两条幸福的通道
1. 专业成长通道。“专家扶名师、名师带骨干、骨干帮新秀、新秀助教师”梯队成长通道。我们采用梯队计划,突出骨干,形成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师队伍新格局,建立起研究学习共同体,构建阶梯型教研团队,通过专家引领、名师先行、骨干带动、同伴互助等形式,分层培养,螺旋上升,为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提供机会,让他们借助团队力量快速成长、成熟起来。
2. 多元活动通道。我们侧重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扎根本土,立足课改、课题、课堂,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究,通过专家团队引领、区域校际互动、教师实践反思等,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现场解答等,带领全体教师一起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教研、科研、培训、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付诸三个幸福的行动
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目标,唱响校园读书三部曲,积极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沐浴书海、香溢校园,开展多元化读书行动,把阅读融入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之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以校本培训为基点,多形式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群体式”研训;以教师个人学习为主的自主培训;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以老带新的互助模式;以研代训,以赛代训模式;“请进来、走出去”及联校教研模式等,引领全体教师主动追求,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构建“一线四面”的“沉浸体验式学习”行动,把学习融入教育、教学、研究之中,以点带面培植师生的积极人格、提升师生的幸福感,让教师快乐施教,学生快乐学习,从而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四、搭建四个幸福的舞台
1. “同课异构”个人展台。“同课异构”是我校探索教学教研一体化、推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而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重点通过上课、评课、研讨、反思交流等形式,聚焦课堂,教研合一,“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全体教师踏踏实实地经历校本教研过程,在密切合作、深度对话、广泛交流中探讨教学问题,分享彼此经验,提升整体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 “效率,为课堂生命增色”主题擂台。“主题研讨”是我校开展的又一校本教研活动,通过“集智式同组选课——双向式交流说课——推演式组内观课——沙龙式群体议课”等系列活动,不仅为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契机,更为全校的所有学科的研讨活动开辟了一个以“有效教学”为轴心的研讨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大课拉小课” 创新平台。“大课”就是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学期一次的大型对外展示课,“小课”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我们力求通过“大课堂”的示范性带动“小课堂”的高效性,让学生在大课堂上面对“新”老师感受新气象,让教师在大课的备课、听课和评课过程中思考学科教学,提升有效教学。“大课拉小课”的校本教研形式,已经成为我校高效教研的创新平台。
4. 跨区域互动成长梯台。在片区联校教研的基础上,与一些百年名校结为“手拉手”友谊学校,并以此为契机,创造机会,创设平台,有效开展学校之间交流,在教学研讨、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示范课、名师讲座、课堂观察、互动评课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中,搭建起教师成长的平台,将各地的先进教育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发展,打造区域名校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区学校提升教科研整体水平。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