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春
童话作为深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笔者经过统计,人教版教材除五年级没有涉及童话,其他十册教材中均有童话选文,共40篇,选读童话29篇,其中一二年级教材中童话29篇,选读童话17篇。
从编排情况来看,低段选文中,童话占了很大比例,说明在学生的认读能力初步形成时,编者首先有意让学生接触童话,以此来提高认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一、现状直击:童话不“童”样
既然童话在教材编排上如此重视,那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又是怎样教的呢?孙建国教授选取200位小学语文教师做了关于童话课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有38%的老师是把童话课文当做平常课文教的,22%的老师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只有18%的老师会将童话改写、表演、配乐和插图;教童话的重点21%的老师重朗读,29%重分析精讲,38%的重思想教育,仅12%注重引导想象。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教师教学童话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模式:总的来说,呈现以下几种现象:
1.把童话当成普通记叙文。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大大忽略了童话的元素,没有抓住童话特点教,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有板有眼。失去了童话的文体特征,浇灭了孩子对童话的热爱之火。
2.童话教学成了思想品德课。
大多数童话都蕴含一定的道理和意义,所以,有的童话教学课堂的最大使命就是完成一种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这种做法背离了儿童的阅读习惯,破坏了童话在儿童心目中的美好意境,充满了道德说教。这样的童话教学,远离孩子的精神世界,缺失了童真童趣。
二、文体回归:童话教什么?
童话作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教师教学时应该紧紧抓住童话本身的文体特点,我们呼唤课堂教学中的童话回归,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童话教什么。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1.教给学生阅读童话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力求通过童话故事的阅读,让学生了解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笔者在教学中,重点交给孩子是三步阅读法,即读活——悟理——习法。“读活”是将文本中的故事读活,人物读活,这是童话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悟理”是让学生将自己读后的感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习法”即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展开童话写作的,为学生创编童话做好写法上的铺垫。
2.学习童话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
童话尽管多运用想象、夸张,但我们读来并不觉得荒唐,因为童话仍然是以生活为基础为原型的,它的想像不是胡思乱想,只不过把生活中一些该引起人们重视却被人们忽视的情节、细节,用想象、夸张加以强调突出,引发人们深思。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童话文体中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
三、策略回归:童话童样!
凸显童话文体特点的课堂教学,该把握怎样的教学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发现,一些传统的教学策略能让我们更加接近童话,因此,我们呼唤这些策略的回归。
1.听与讲,童话味的回归
近几年来,讲故事这种手段在渐渐淡出语文教学的领域。 指导讲故事,也是童话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教材中的童话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1)单线型 故事情节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人物走到哪儿,故事就发到哪儿。讲故事时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地点就能记住故事。(2)对比型: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教材中很多童话都是运用这种结构。 (3)反复型:这是童话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结构。
2、读与演,童话感的回归
教学童话,角色朗读或者表演应该算是最经常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置身于游戏情境的幻想里,能获得想象中的解放感、自由感。
(1)读角色,读出立场。
童话中不同的人物所体现的角色立场是不一样的。在朗读中我们可以表现读者所理解的价值立场。如《陶罐和铁罐》中的铁罐自恃坚硬很骄傲,作者对铁罐的骄傲是鄙视唾弃的,所以,对其要使用贬斥的语气。
(2)演读结合,积淀语感。
很多童话很适合演读。我们可以让孩子多演童话。如二年级上册《小柳树与小枣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生动地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3.说与想,童话美的回归
在童话故事里,以语言为媒介,将童话所展示的 “第二世界”变成真实可感的形象,就是培植学生想象力的过程。越是优秀的故事,越有发掘的空间。在中高年级的童话教学中,除必要的角色朗读与扮演外,教师更需要设计开放的话题,营造宽松自由的对话空间,通过对话,将童话故事中包孕的丰富的意味凸显出来。
四、改编童话,创新思维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应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大胆想象。比如,鼓励学生给童话改写结尾,更改人物的角色,从另外—个角度来重新写童话。通过这样的写作锻炼,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配音乐、写书评、给童话配插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做游戏、写童话日记等都是童话教学的好方法。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多样的方式来讲授童话。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一颗童心来教学,这样才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童话,陪伴着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喜怒哀乐,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的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