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顾茅庐》的衬托艺术

2015-01-14 23:26李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卧龙表达方法衬托

李伟

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主要讲的是,刘备诚心诚意地去请诸葛亮出山,希望他能够帮助其成就霸业。后来故事传为佳话,渐成典故,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对学生而言,课文的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不难理解,只要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是完全可以解决的。难的是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即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明白“说什么”,再由“说什么”到理解“怎样说”的过程。这里的“怎样说”直接指向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所说的“语言文字运用”。那么,《三顾茅庐》这一课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就在理解和运用衬托之处。

衬托实际上是一种以虚写实的作文技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让笔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鲜感。按主要事物和陪衬烘托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上的不同,衬托一般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

所谓正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类似的次要形象从正面衬托主要形象。正衬可以是人物之间的映衬,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衬托。《三顾茅庐》中的正衬主要表现在环境描写方面,作者通过描写与心理、气氛、形象等相似的环境,从正面烘托想要塑造的人物。比如文中对于卧龙冈一段的环境描写,就是正衬。诸葛亮住所周围环境如何?山冈蜿蜒好像卧龙、松林梳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脆欲滴。你看,这条卧龙,不正暗示这里正生活着一位等待时机大展宏图的诸葛先生吗?而松林疏疏朗朗,溪流清澈见底,竹林青翠欲滴、秀丽宜人,这些美丽的词语所描绘的一幅秀美的风景画,不管你怎么读、怎么看都让人神清气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是胸怀宽广的,一定是聪颖灵慧的,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这段的环境正衬对于烘托刻画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主题都有帮助,此为一“衬”。

再说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的形象。刘备的三弟张飞是个莽汉,说话直来直去,一不如意就是打打杀杀。你看,作者只用了短短数语,就一下子勾勒出了这位三将军的鲁莽和憨直——“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与张飞的无礼相反,刘备处处显得彬彬有礼。这就是用张飞来反衬刘备。那么,哪些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渴求呢?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圈画。譬如,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继而是轻轻地敲门,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等。一粗鲁、一细致,一随意、一诚心,这样的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刘备尊重人才的形象。这又是一“衬”。

另外,有些时候,衬托并不因为互衬者之间的主宾关系而非要厚此薄彼。俗话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试想如果没有了绿叶的陪衬,红花怎能显得更加娇艳?因此,互衬的双方是相映成趣的。上文我们说了文中有许多细致描绘刘备语言动作的词句,目的何在?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不难看出,刘备对贤才渴求和珍视的程度越强,越是能衬托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者互为所依,相得益彰,此为三“衬”。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正是语文实践。在学生理解了“衬托”手法的运用之妙后,可要求学生趁热打铁,运用这种方法仿写一个小片段。亲身实践再一次告诉我,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突破教学的难点,是个好方法。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山外国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卧龙表达方法衬托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早春
卧龙记忆
衬托与烘托在诗词中的运用
写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衬托
卧龙湾的夏天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卧龙电气拟收购南阳防爆
老妪都解未必解——浅谈《观刈麦》中的几组对比、衬托的作用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