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晴
“探究”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核心,小学数学教学要把“探究学习”作为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强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学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掌握数学知识,而是数学方法的学习与情感体验的获得。数学新课标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们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应该教会他们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索、发现、 “再创造”出新的知识来。自主探究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是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从而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它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行为。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针对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创设情境。
二、培养兴趣,提高自主探究的动力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通过讲故事,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进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并且承认这种差异,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有位学者曾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孩子更聪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增强自信,体验成功。
三、适时引导,转变探究的方式
探究学习的构建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转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接受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在这里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的程度和引导的方式。
1、引导的程度
教师引导的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能够探索的程度。学生探究的“度”受他们探究能力、学习效率以及已有知识水平的制约,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各有不同。一般来说,教师的引导既要基于学生的经验,又高于学生的经验,把问题的难度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某些探究难度较大的知识,较难发现和创造的方法原理,当这类内容首次出现时,教师可以而且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这种引导主要应是学习背景的说明、学习方法或策略的指点、学习范例的展示等。在教学中,有的问题学生有时无法一下子直接探究出结果,我们可以采取分步发现探究和部分探究法调控问题间的潜在距离,减小问题之间的坡度,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层递进的子问题,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子问题的解决,从而解决整个问题。随着学生探究学习的逐步深入,我们教师应该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学习,减少指导的份量,增加学生自主发现的成分。
2、引导的方式
对于引导的不同方式,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因此要对后进生有一个倾斜政策,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这样才能使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与中国的一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谋而合。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四、体验成功,促动探究的力量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让学生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他再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和力量。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已有的认知水平,努力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想方设法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会让他们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不同的机制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关注他们,否则后进生几乎尝试不到成功的乐趣,甚至会失去探究的信心和勇气,更谈不上从中获得新知了。因此,教师教学时应针对差异,精心设计,分类指导。课堂上,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对优等生要鼓励他们求异创新,培育创造思维火花。另外,学生对探究成功的体验还来自于我们教师的评价,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有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探究的莫大鼓励。因此,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成绩,要做到及时表扬鼓励,要正视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在教学中,学生把成功的喜悦表现出来,作为老师,在学生获得成功后,要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更会使他们产生再次追求成功的力量。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贯穿始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通过我们教师的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以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