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奕 薛法根
编者的话:《大自然的文字》这类课文,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忽略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其实就六年级学生而言,阅读理解文本内容并非难事。那么究竟怎样以课文为凭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悟得课文的表达方法,习得课文的规范语言,养成良好的识字、阅读习惯,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体现鲜明的“生长性”?王晓奕老师执教、薛法根老师评析的这一典型课例,将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板块一】识记字词
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óng sǒng zhào
小( )星座( )立 预( )
师:先看第一个字“熊”,写对的举手!这就是小熊星座(出示图片)。天上的星星很多,在不认识它们的人眼里,它们只是一颗一颗的星星;而在认识它们的人眼里,它们就是一个一个的星座,小熊星座、大熊星座、猎户座等。这就是星空中的文字——
生:(齐读)小熊星座。
师:再看第二个字“耸”,写对的举手!课文中讲什么耸立?
生:(齐)云!
师:我们看到的云一般都是飘在头顶上,但飞上云端就感觉云像山一样耸立着。对于不认识它的人来讲,它只是云;如果这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那就是砧状云,是天空这本大书中的文字。
生:(齐读)砧状云。
师:现在看第三个字“兆”,这个字要注意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写对的举手!预兆,“预”是预先的意思,“兆”是征兆的意思,所以预兆就是预先的——
生:征兆。
师:天空中出现砧状云,预兆着——
生:马上有雷雨了。
师:瑞雪预兆着——
生:来年有个好收成。
师: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预兆着——
生:要地震了。
生:(齐读)小熊星座、耸立、预兆。
师:你看,对于不认识自然界里这些事物的人来说,星星就是星星、云就是云;但对于认识这些事物的人来说,它们就是大自然写的文字,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大自然的文字。
【评析】尽管是六年级的教学,生字词依然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正确书写汉字,准确理解词义,并积极运用词语。比如“兆”字的书写笔顺,不提示容易倒笔顺,或随心所欲地写;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预兆”来揭示现象背后那个出现的结果,在饶有情趣的对话中,理解并运用了词语。六年级的学生,有了识字的能力,重要的是形成识字的习惯,以及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教师把检查字词的预习作为教学的第一个板块,正是用“顶真”的检查,促使学生养成“顶真”的预习态度和习惯。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如果每堂课都能用这样几分钟来了解学生的字词掌握状况,则学生的字词掌握就有了可靠的保证。要知道,字词积累的数量和质量,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奠基石。
【板块二】理解概述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画: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告诉我们哪些知识?(生读后交流)
生:星星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当水手们没有罗盘,迷失方向的时候,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师:认识了星星这个大自然的文字,你就会知道许多关于星空的知识。真好!
生: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师:云,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文字。
生:建筑工地上挖出的一块灰色的石头也是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的人都知道——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师:石灰石,这个文字常常可以看见,但很少有人注意,更少有人认识。
生:森林中的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也是大自然的文字,认识它的人都知道,它是冰块从北方搬来的,当时这里根本就没有森林,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师:像“花岗石”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现在,谁能把课文中所介绍的文字与背后的知识,连贯地概述一遍?(出示表格)
(生自由练习,逐一概述,略)
生:一颗星星就是一个字,认识它的人,就会在迷失方向的时候,从许多的星座中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北极星,然后就找到了北方;每一片云就是一个字,认识它的飞行员,看到砧状云就知道雷雨马上要到了,得离它远点,否则它会把飞机毁掉;从地里挖出来的石灰石就是一个字,认识它的人就知道它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森林里的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也是一个字,认识它的人就知道,它是冰块从北方搬来的,当时这里根本就没有森林。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评析】六年级的学生阅读一篇课文,理解所写的内容并不难,难的是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概括介绍的自然现象及隐藏其中的自然知识,这正是教学的关键点,即培养学生的概述能力。教师借助表格,对学生一个一个的概括进行了梳理,提炼了要点,使之“图式化”,而后要求学生“连贯地概述”,即完整而扼要地讲述一段话。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说一两句话,而不能说大段的话,其语言表达能力并未随着理解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原因就在于教学时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个概述训练既让学生习得了课文规范的语言,又促进了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语文教学就是要体现这样的“生长性”。
师:看,这么长的一篇课文,只要抓住要点概述,就能读懂了。那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中的文字呢?请你认真听老师念四句话,你能听出里面藏着哪几种方法?第一句: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第二句: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第三句: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第四句: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生:第一种方法是:要注意观察;第二种方法是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生:我补充,第三种方法是: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
师:真了不起!这叫会听。
师:一起读一读最后一段话,记住这三种方法。(生齐读)
【评析】课文结尾揭示了三个认识大自然文字的方法,一读就懂,看似没有什么可教的。然而,教师改变了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倾听来分辨其中的重要信息,这样的“听力”训练,赋予了文本新的教学价值。阅读教学,学生用眼睛“阅”的能力提高了,而用耳朵“听”的能力也需要提高。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对话,其实很重要的是通过倾听来获取重要的信息。可见,训练“听”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训练。经常训练,可以耳聪目明,敏化心灵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板块三】运用仿写
师:同学们,《大自然的文字》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星、云、石灰石、花岗石这些事物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但是,每一种事物的说明方法是不一样的。请你比较一下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作者分别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生自学)
师:小组可以交流一下。(生小组讨论)
师:哪一组已经有答案了?
生:作者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师:说具体些。
生:作者为了介绍大自然中有很多的文字,就举了“星、云、石灰石、花岗石”这四种文字。
师:对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星星”这种文字的呢?(生回答不上来)
师:(提示)你看,水手们会朝天望望,然后找到——
生:小熊星座。
师:再找到——
生:北极星。
师:用了什么方法?
生:举了水手这个例子,然后讲他们是怎么认识这个文字的。
师:对!作者写了找到北极星的过程,这叫“叙述”。
大自然的文字\&大自然的知识\&
星\&星座 小熊星座 北极星\&
云\&砧状云 雷雨\&
灰色的石头\&石灰石 远古时代 一片汪洋\&
花岗石\&冰块 北方\&
专家看课
青年教师 王晓奕
生:在介绍花岗石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先提出了三个问题,然后再自己进行回答。
师:自问自答,这叫“设问”。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师:(提示)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砧状云的?
生:用比喻的方法描写砧状云的样子。
师:对了!这叫“描写”法。
师:(提示)再看第5自然段,你只知道……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大家都知道……
生:作者在进行对比,拿一般人和认识这些文字的人作比较。
师:(惊喜地)真有眼光!看,叙述、描写、对比、设问,作者用了四种不同的说明方法。其实文艺性说明文的方法还有很多,像以前我们学过的《石头书》,用了对话的方法;《恐龙》用了比喻的方法;《航天飞机》用童话的方式来介绍。总而言之,不论是叙述、描写、对比、设问,还是其他的方法,都是把一个科学知识通过一个情境来表现,而知识因为有了情境,所以让人爱读、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评析】一般说明文的教学,应着眼于说明方法的学习。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才是有效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需要看所要说明的事物特点。笼而统之的方法概括和提炼,没有实际意义,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方法提炼得越多,学生越是模糊混沌,徒增记忆的负担。王晓奕老师可贵的一点,在于引导学生从每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让学生发现具体的说明方法,这样的方法就有了具体的情境感,不再抽象和空洞了。当学生难以概括时,教师及时的提示,勾勒出这种方法的表现形态,可谓“用心”。教学的关键点,正是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从事例中发现具体的说明方法,才是这篇课文教学的关键点,也就是教学内容所在。
师:来看看这个大自然的文字,你认识吗?(出示树的横切面)
生:这是树的年轮。
师:树的年轮也是大自然的一个文字。研究植物的人都认识这个字,知道这一圈又一圈深浅相间的环就是年轮,每一环就是树一年增长的部分,数了树的年轮,便可知道这树的年纪。仔细观察一下,这年轮还有什么特点?
生:年轮有的宽、有的窄。
师:那这宽窄又告诉我们什么呢?它的宽窄又与什么有关呢?
生:朝着太阳就长得宽一点。
生:朝着太阳就长得窄一点。
师:你看,你们两个的答案是完全相反的。同学们,怎么才能准确地了解年轮这个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的知识呢?
生:上网查资料。
师:现在没有电脑。
生:从书中找答案。
师:现在也没有书让你查资料,那怎么办?
生:问老师。
师:对啦,请教我嘛。现在,在这个教室里,对年轮我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出示资料)年轮的宽窄不仅反映了树木的生长速度、材积的年生长量等,而且也是衡量外界环境因子变化的重要指标:如在雨量充沛与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迅速,年轮的距离也较宽;相反,在寒冷与干旱条件下,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显得较窄。而且,树木年轮的宽窄真实地记载了各年的气候状况,故通过年轮的分析,可获得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气候演变规律。像火山爆发时,大量灰尘和气体进入同温层,遮住大片阳光,使温度降到冰点以下,会给树内留下叫做霜轮的特殊标记。而地震则会给树造成损害,使树在以后的一些年中产生较薄的年轮。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模仿课文中介绍文字的写法,说明一下“年轮”这个文字。三五句话就让这个文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生自由写作后交流)
生:年轮为什么会有的宽有的窄呢?年轮的宽窄和什么有关系?年轮的宽窄又说明什么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就会告诉你,年轮的宽窄不仅反映了树木的生长速度、材积的年生长量等,而且也是衡量外界环境因子变化的重要指标:如在雨量充沛与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迅速,年轮间的距离也较宽;相反的,在寒冷与干旱条件下,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就显得较窄。
师:你看,这位同学运用的是设问法来介绍年轮的。
生:看到树林里那一个个的树墩,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树墩,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们并不普通。因为树墩上那一圈又一圈深浅相间的环就是年轮,每一环就是树一年增长的部分,数了树的年轮,便可知道这树的年纪。而年轮的宽窄还能告诉我们当年周围环境以及天气情况。如果年轮间的距离较宽,说明当年树木的生长速度快,当年的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如果年轮间的距离较窄,说明当年树木生长缓慢,当年比较干旱、天气寒冷。
师:这位同学采用的是对比法,让人印象深刻。科学知识有了情境感就变得可爱了。《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就选自前苏联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的第一章,有机会请你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有趣的书,你一定会发现大自然太奇妙了!最后王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
专家看课
就能发现//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往高处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树桩上有一道道圈圈/一圈就是一年/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蝌蚪甩着尾巴游泳/春天已经来临/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哪/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师: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记住:用心才能看得见!
【评析】方法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运用。教师设计的“年轮”这个例子极有代表性:既是学生熟悉的事物,又是学生理解不太深刻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仔细观察、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就有了实际的需要,而不是“作秀”了。你看教师呈现的资料,是一般学生所不知道的,这就有了新鲜感。最好的设计,就是学生“似懂非懂”的生活化问题,粗看是知道的,细问是未知的,于是就有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用三五句话来介绍大自然的文字,则是一个仿写训练:仿照课文中的段落写法,选择一种或几种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这个“文字”及背后的知识,讲得引人入胜,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的表达特征。学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所写的内容上,而更应该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学习语言运用。因此,这一个教学板块才是这一篇课文核心教学价值的体现,看不到这一点,教不到这一点,就体现不出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或许也有教师会设计这样的仿写迁移训练,但你一定要认识到训练的目的: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情境性。
《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介绍了大自然中的现象以及背后的科学知识,借用了“文字”的比喻,显得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这样的课文,极易上成科学课,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上,而忘却了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就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文艺性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与语言表达特征的理解和运用。抓准了这一教学的核心价值,就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专业性。识记字词、理解概述、运用仿写,三个教学板块都聚焦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本体性的教学内容,课文的内容是学习语文的凭借。如此,语文教学才真正走出了围着课文内容兜圈子的怪圈,体现了鲜明的“生长性。”
(王晓奕,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薛法根,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