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5-01-13 08:51张小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标新课程新课改

张小龙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同时,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境。伴随着地理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如何科学合理的促进地理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激发我们不断探寻对这些困境,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地理新课改;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15-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有很大的难度,地理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实际环境不够理想。

1.地理新课改的困境

1.1认识模糊,心理不适应,不愿知识重构。地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模糊,心理不适应。地理新课改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经验和观念上还没有定型, 适应强; 老教师不愿角色转变, 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 成就感强的优秀教师, 他们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要他们否定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 放弃他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将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极易产生对改革信念的动摇, 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1.2专业知识欠缺,地理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地理新课改对地理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 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 不少教师深切地感受到由于自身素质的缺失难于适应改革的要求。兰州市初中地理以会考为准则,许多学生基础弱,本身对地理不感兴趣,新课改难度大。

1.3忽略课标,课堂低效,内容与课时矛盾。地理教师忽略课标,课堂低效,内容与课时矛盾,使得时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新课改推行困难。

1.4忽略能力培养,评价方式单一,课改在前,考改滞后。一切为考试而教,地理教师通常忽略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同时评价方式单一,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仅仅重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各类高考模拟。使得高考成绩成为人们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是无法超越的生命线,这是地理课改中的巨大阵痛。

1.5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选修课形同虚设,乡土地理难以驾驭。公开课成为作秀课,对青年地理教师的培养陈旧化,老教师不赞同青年教师的教法,角色转化困难。对于学生发展重要的选修课,形同虚设,形式化,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驾驭乡土地理。

2.地理新课改应对措施

2.1转变观念,乐于课改。教师在新课改中要转变观念,乐于课改,从中找到成就感,激发教师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精神以及教学潜能的发挥, 促进地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2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进行知识重构。新课改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 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转变, 对于那些经验丰富、 成就感强的优秀教师, 积极引导地理教师不断学习,打破已拥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重构,是地理新课改的大势所趋。

2.3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新课改教学方式多样化,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特点,有利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他们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态价值观。作为地理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2.4精研课标,构建高效课堂。理新课标是地理新课改的标准,地理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新课标,把握课标要求,充分解决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严格按照课标要进行授课,向课堂要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2.5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和教学反思,促进青年地理教师的成长。地理教师的成长需要完善的评价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地理教师评价机制,从而促进青年地理教师迅速成长,在新课改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在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增强教师自我专业意识,教师自主意识的觉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而促进地理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2.6以乡土地理为依托,加强研究性学习,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制度建设。以乡土地理为依托,加强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充分发挥本校教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在课改实验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讨或深度会谈,以引领地理教师专业成长。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不仅在学科教材、教学要求上不同于以往,而且它还有很多以往没有过的新课程形态,而且还面临着师资、场地、资金、经验缺乏等一系列困难。兰州市在这四年里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新课改面临着许多困难,只有创造性地推进地理新课程改革,力争考改与课改同步,才能促进地理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向真.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心理不适及其解决 .教育评论[M] .2002.06: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3-25

[3]地理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地理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课标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