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再让学生害怕"说话"

2015-01-13 08:50李嘉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总会积极性情况

李嘉珍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15-01在班上公开讨论问题或背诵课文时,总会有部分同学"哀求"地说:"老师,我怕'说话'。你让我写在纸上吧,保证质量。"瞧瞧,我们的学生,从一周岁就左右就牙牙学语,到初中了竟然怕"说话",而且是心里有但就是说不出,真是"有口难言"啊!当然,像这样极端的同学不多,但不能或不愿"我口说我心"的却大有人在。在交流的时候甘于做旁观者。那是怎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呢?又该怎么解决呢?

1.紧张无趣——课堂营造氛围不够

老师的严肃刻板,话题的不切实际,难以激发这部分"惰性分子"的兴趣,或紧张得不敢起身发言。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尽量用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设计出精彩的话题,引人表达。

2."想而不敢"——学生自信的缺乏导致胆量的缺失

有的学生自卑,只想到自己表达不如谁谁谁,没看到自己还胜过谁。导致有思想却不敢站起来表达,甚至连举手都不敢。

面对这种情况,我向史建筑老师学习,鼓励他们"自信从敢于站起来大声说话开始"。甚至鼓励他们从敢于举手开始,循序渐进。(1)不惜时间,终于使全班都能举手;(2)而后及时表扬,再鼓励谁敢在众人之中直接站起来讲话,不限人数;(3)后来限制机会抢答,终于有了抢机会的了;(4)当然对那些敢举手没敢有进一步行动的内向学生,我又采取了点名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口头表达不过如此,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打破了"开头难"的难关。

当然这要持之以恒的鼓励、应用,不惜掌声和赞美,一步一个台阶,让他时时有成就感。否则可能会旧态复萌。

3."无颜无言"——老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反应导致表达受压抑

有的同学可能在表达时南腔北调,或有太多口头语,逻辑混乱。老师听后的皱眉或批评,同学的哄堂大笑都让学生感觉无地自容,无颜再以自己拙劣的言辞再次来面对师长同学,因此就选择了由"无颜"到"无言"的转变。

真诚是交流的前提。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两方面解决。一是老师的评价一定不要讽刺嘲笑,要给他充分鼓励,格外的爱怜。只有保护其自尊心,才能促其前进。比如可说"比我那时候可强多了!不要急,慢慢来""天才的造就不怕慢,就怕站。勇往直前,你下次肯定更好!"二是老师要事先教育学生,用一颗宽容的、友好的心来善待他人的缺点,热情的帮助他人。因为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嘲笑的情况,师生一心,关爱他人。

4."隐居旁观"——有学生习惯了被人漠视,缺乏表达动力

有的学生可能自觉成绩不好,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大。甘心"隐居",冷眼旁观看人生。

面对这种情况,更要注意,这说明我们的课堂上有被遗忘的角落。一我们要在设定情境时面向全体,特别是在平时上课都要灌输这样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我'很重要!!""成绩可能不好,但说话不能不流畅!"。久而久之,他们学语文的积极性就上来了,而且你会惊讶的发现,越是这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他的语言还真流利!他的奇思妙想还不少呢。二我们要找好适合他们专长的话题,专门请他做专题演讲。这样既让他有话可说,又可以增加他的自信和影响力。一举数得。

付出你的真诚和智慧,认真倾听,总会让学生快乐的说:"老师,我不再害怕'说话'。"

猜你喜欢
总会积极性情况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