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德锁
摘要:作品以"戏"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有机贯穿起来,表达了作品"背叛与迷恋"的主题并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同时,以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去影射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结构;精巧;霸王别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317-01
由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获得巨大成功。且不说他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不说他在影片中着墨较多的暴力事件……单就该片的线索安排也非常值得称道。
我认为,该片很明显的一条线索就是通过戏,主要是通过《霸王别姬》这出京剧戏,把作品中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有条不紊地贯穿起来。
影片开头就展现出主人公段小楼﹑陈蝶衣所在的戏班子因演出的成功而造成的轰动效应:大街小巷,人来人往;人群熙熙攘攘,穿梭不息,把整个剧场围得水泄不通。这就为两位主人公学好《霸王别姬》展现了一个基调背景--这个戏班子在当时确实影响不小,声望极高。
接着,影片展示的是段小楼﹑陈蝶衣在戏班子学戏的场景。然而学戏也并非易事,他们因学《霸王别姬》被师傅打了不计其数的板子,陈蝶衣甚至不堪忍受毒打而逃出戏班子。后来,陈蝶衣返回剧团时,让其师傅打得直喊"哎哟"。不仅如此,甚至于陈蝶衣因唱错台词而被用烟斗锅子在嘴里来回乱搅,直到嘴角出血为止。终于,两位主人公"成角"了。
段﹑陈的表演在当时轰动一时,连当时有名望的袁四爷也被感动得大加称赞,除赠与礼物表示嘉奖外,还邀请两位主人公去家作客。这是《霸王别姬》这条线索贯穿的第一个时期,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战时期,陈蝶衣为营救被日本人关押起来的段小楼,违背段小楼不给日本人唱戏的意愿,而为日本军官唱戏。当时,虽然不是唱《霸王别姬》,但《霸王别姬》已紧紧把陈﹑段绑在了一起。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陈蝶衣为日本人唱过戏,正当国民党法官准备对其判处死刑时,恰因国民党一位司令官爱听戏,使得陈蝶衣幸免于难。
解放初期,陈、段为解放军唱《霸王别姬》,因陈当时吸食鸦片已成瘾,烟瘾上来,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戏在中途被迫停止。
这几个时期,历时之长,跨度之大,但作品能很好地用"戏"贯穿起来,并通过戏,很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背叛与迷恋,并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塑造人物的形象……我觉得,这样的手笔,实属不易。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讲,《霸王别姬》这出戏演的是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其内容主要讲楚霸王兵败后,带着爱妃虞姬到垓下,听到四周全是楚国人唱歌的声音,以为楚地尽失,非常悲痛。当时,虞姬请求为霸王跳舞,之后,霸王拔剑自刎……这样的历史悲剧恰好发生在作为演员的陈蝶衣身上,作者好像有意为演员陈蝶衣安排好这样的结局,使历史的悲剧与陈蝶衣的悲剧绝妙的吻合在一起,给人以叹为观止的感觉。所以,影片的名称实际也暗含着人物的悲剧命运,从这点来讲,作品的意蕴也更加深远。
总之,影片不仅有巧妙的线索构思,而且把历史的悲剧和各演员的悲剧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显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