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对象,具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本文从自主探究模式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实际,对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之所以会在应用题教学中产生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越俎代庖,数学应用题是文本与数字的完美结合,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既然是锻炼就一定要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教师的过多参与只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探究情境创设:以探究动机激发为视角
研究表明在国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有八成以上的教师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还片面的以为,用传统的数学题的教授方式,就能让学生学会数学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没有认识到应用题本身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在学校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一种锻炼,既然是锻炼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如何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的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学生的想法是反正教师最后都会直接告诉我们该如何分析、该如何思考、该如何解题的,又何必自己费力去思考,这种被教师错误的教育思想引导的错误观念,是当下应用题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运用教学手段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应用题的教学中来,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应用题学习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解答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已知四年一班有女生20人,男生25人,而四年二班的男生人数是一班的2倍,女生人数比一班少13人,你能算出四年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么?此时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机,教师并没有主动为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四年级的学弟学妹们需要我们的帮助,现在大家一起审题看看谁最先找到其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算式老师就代表四年级的学生给他奖励。
二、解题步骤训练:以解题技巧习得为视角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尤其适用于小学数学这样的注重方法和过程的教学科目,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将数学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更多的投入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上去,不断加强学生的解题步骤训练,从如何审清题意、辨别题目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到如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逻辑关联和等量关系,让学生充分的接触到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不要只是给学生一个结果,让学生在迷茫中放弃对数学应用题的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给学生出题:假设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为4千米,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从教学楼和图书馆相向而走,20分钟后两人相遇,已知学生甲每分钟可以走100米,问学生乙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在这一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教会学生在应用题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间的不同,要针对未知项设未知数X,最后还要懂得检验和“答”。
三、教师监管强化:以教师指导评价为视角
前文我们提到了要强化学生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否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的基础知识教授和解题技巧的传授,没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引导,那么“学生自主探究和解答应用题”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幻想,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巧妙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结合起来,在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学习道路上扮演好指导者、帮助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答: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看到黄瓜一斤2.3元就买了几斤,西红柿和马铃薯的价格是每斤3.2元,因为我比较愿意吃就各买了一斤,最后老板收了妈妈13.3元,你能算出妈妈买了几斤黄瓜吗?让学生自主的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在旁进行具体问题的解答引导;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纠正方向性错误;当学生展示探究结果时,教师要尽量给学生的探究结果以正面评价。
四、结论
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专家系统的原型构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王慧琴.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路海东.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