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改善"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2015-01-13 14:22翟永乾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情感

翟永乾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37-01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学理念的改变,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也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农村中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本人长期从事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针对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谈几点体会:

1.认识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担任品德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1.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品德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1.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上述几个方面,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品德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严重影响了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2.有效应对农村品德的教学手段

2.1加强基层学校师资力量建设。在所有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决定学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思想品德学科也是如此。所以针对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这一情况,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整合本校的教师资源,公平合理安排课程,给思想品德课配备专职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规范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2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深化思想认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学校领导要加大品德教育的支持力度,把品德课的教学放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其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品德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工作计划,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了解和掌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特点,正确处理好该课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关系。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时,把学生的品德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尤其是学生家长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古人说:"言谈举止,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因此,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尤其是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假如你教给他们一种训条,他只会产生很小的印象,假如你指出别人在做某些事情,他不必告诉,便会去模仿的。"所以家长的思想言行及家风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深刻,因此,一方面家长应当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好的氛围。另一方面,首先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应该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和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说理教育,使其逐渐转变错误的教育方式和评价理念。通过家访,电话沟通方式与家长的配合,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其次,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耐心给他们讲解和介绍教育子女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并利用家长会对他们进行集体培训,学校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以及孩子在某些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断改进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长。

3.注重运用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课堂专注程度,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3.1教师要注重自身情感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教师的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整体情感基调。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做好课前教学备案,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自身情感来调动学生情感,实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3.2营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凭借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青睐。同时,教师要及时和学生分享、交流情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始终和自己保持共同的观念,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理念。

4.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1"兴趣"激发求知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教师去引导和加强这种好奇心。一门功课往往是学好了才会喜欢,喜欢了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到有了一点成绩,进而更喜欢它,最后学得更好。

4.2"争论"促使自觉学习。我经常有意制造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最后把结果告诉我,而几乎每一次他们都会发生意见冲突,进而查找资料,遇到看不懂的会来问,最后通过实践证明后告诉我结论。但是每次当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就会产生新问题,这是他们在找资料时发现的。我并不马上让他们去求解,我觉得这个问题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去研究时才会交给他们;若我觉得还不适合他们,我就会直接用简单易懂的话给他们讲解。

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本质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重合度。重合度越高,我们认为它越有效,反之,如果其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或其积极作用不能转化为积极的效果,或负面影响太大,实效则低下。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这一基础之上的,因为它是根据,是起点。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