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春敏
【摘要】环境创设应该有生命、有灵气。创设环境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孩子以及家长共同创造的过程。墙饰布局要合理,要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板块大小高低有致,体现幼儿的身高因素。布置要生动形象、适合幼儿的年龄。创设情境,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环境真正为孩子的发展服务,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自主创设的机会。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环境 巧妙创设 公共环境 主人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77-02
俗话说的好,环境育人。当我们步入一个幼儿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公共环境的合理设置,材料的选择和制作,色彩的协调统一。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园有一支专门的创设团队--環境创意小组。我认为环境创设应该有生命、有灵气的。创设环境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孩子以及家长共同创造的过程。那么,如何给孩子创设一个有价值的幼儿园环境呢?接下来,我将为你罗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小技巧,让孩子和我们更好的布置幼儿园环境,促进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室内环境设计
1.室内墙饰布局要合理,要符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如,教室后面主墙面,应该突出"主题互动",因为"主题互动"内容较多和较能产生共鸣。农村幼儿园墙面要设计一些我们农村特色的物品。如,"丰收的季节"、孩子和家长熟悉的物品可以占主角。这样更有利收集和幼儿的学习。
2.各个板块大小高低有致,体现幼儿的身高因素。可以放一些供孩子们欣赏的作品。让孩子在视觉欣赏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让孩子在与墙饰的互动中获得知识体验。
3.墙饰布置要生动形象、适合幼儿的年龄:让孩子感兴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布置春、夏、秋、冬主题时,先把我们农村中的常见物品布置成不同的背景,再设计出农村版"春姑娘""夏哥哥""秋姑姑""冬爷爷"的形象,使墙饰美丽、富有情趣,充满诱惑和自豪感。孩子们看到后会特别喜欢,在一天天的参与、欣赏中,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
4.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在我们农村,没有奇特的玩具,许多前沿的事物往往孩子和我们都不了解。要让墙饰与孩子互动,达到教育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去激发兴趣。例如:在设计"我进步了"这个主题时,我先设计了一个蜗牛形状,然后对孩子们说:这时一只可爱的蜗牛,他是来和你们做朋友的,他每天都在看着你们,看谁做得好,就给他升格,看谁做得不好,就给他退格,走在最前面的可以当一周的班长,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因为这个蜗牛是幼儿在平时常见的、熟悉的,是他们的好朋友。在以季节为主题的互动墙饰中,每换一次内容我都要进行一次晨间谈话。如,布置"冬爷爷来了"主题时,设计完田野冬天的背景后,就模仿老人的语气讲一段话:"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我是冬爷爷;秋姑姑走了,我就来到你们身边,我也有一些礼物要送给你们……"听到这神秘的声音,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二、公共环境设计
1.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以往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常常是凭自己的喜好挑好几幅画、照片等,组合成精美的墙饰。这样的环境是属于教师的,不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是环境的主人,应让孩子自主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自主决定材料的组织和物品的摆放。如在"幼儿园是我家"主题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一起讨论家里有些什么、怎样布置家的环境。教师原来准备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照片带来,整齐地贴在墙上,但是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大纸上画下家里的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轮廓剪下贴在墙上。活动室布置完了,他们又把目光投向活动室外。他们说,幼儿园是我家,那么幼儿园大厅就是我家的客厅,客厅里应该有客人来做客。在孩子们画了很多"客人"贴到大厅墙上后,他们又提出"客人"一直站着会很累,建议把纸人折两折,让他们"坐"在凳子上。有些幼儿又觉得用纸画的人不够真实,他们觉得田里的稻草人穿上衣服更加逼真,幼儿运用自家有的材料做了几个稻草人有的放在大厅的凳子上,有的放在花坛中的草丛中,这样的环境呈现方式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2.营造有生命、有灵气的环境。如春天里我们创设的环境里会多些绿色。秋天里我们会运用橙色、金黄色来表现五彩的秋叶和硕果。试想,在蓝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碧绿的菜畦、光滑的栏杆、高高的绿树。肥胖的蜜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鸟儿在草丛中窜行。浏览着以上的风景,扑面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醇厚的人情,处处洋溢着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乡村孩子的朴实真挚,江南水乡的特有风光,让人沐浴在美的光辉中,那是一个多么让人舒心和向往的田园美景。
绍兴风景优美,山川秀丽是孩子创作的源泉。孩子的童年,孩子的故土,是他们全部生活和思考的根源。教师要学会巧妙的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放大,时刻将孩子的发展作为重心,不断地从孩子身上来获得灵感。最后让我们本着"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这个宗旨为农村孩子创设一片环境吧!
参考文献:
[1]鲁迅小学.《立人》.鲁迅小学集团,2011.6版
[2]教育教学.《幼儿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2009年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