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玉霞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思品课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一、"热化"教材,与时俱进,引进社会热点;二、"活化"教材,变静为动,以动促思;三、"电化"教材,变换呈现方式,增强感染力;四、"开化"教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整合教材内容;五、深化教材,实践运用。
【关键词】用教材教 创造性运用教材 增补 删减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02-0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强调: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思品课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热化"教材,与时俱进,引进社会热点
思品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师应与时俱进,引用学生关注的生活、科技、社会热点,替换教材上过时的资料,开发时代新内涵,并找准时政资料和教材知识的切合点,巧妙设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活化"教材,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努力使思品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切身体验,感悟道理,深化思想认识。
在学习《礼貌显魅力》时,我运用角色扮演法和互动评价策略,对教材第80页"变质牛奶"的故事进行设疑:如果你是那个服务生,遇到那样的顾客,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与教材上的那个服务生相比,谁的处理方式更好?為什么?鼓励学生编排表演小短剧,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角色扮演和互动评价中体验、感悟到了无理的危害和礼貌的重要性,并懂得该如何通过语言、行动表达礼貌。
三、"电化"教材,变换呈现方式,增强感染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根据思品课思想性、教育性强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具体内容,恰当运用多媒体,换一种呈现方式,充分运用声情并茂的视频资源,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感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大大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如:《礼仪展风采》一框,上课时,播放一段2013年国庆阅兵式的视频,代替教材开头的图片,就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震撼,让学生形象地感悟到礼仪的魅力。
四、"开化"教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整合教材内容
新课程主张教师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积极开发整合优化课程资源。
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由于本框的内容多,案例繁杂,我运用一个案例巧妙设疑整合了教材内容,即:工程师张某有一儿一女和她的母亲,妻子早逝,张某又和带有一个12岁女儿的刘女士结婚,还有一个姐姐和他们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他的个人财产有图书字画、因一项技术发明而获得的20万元奖金和单位因奖励而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还有他生前承包的10亩耕地。张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他的姐姐,对其他财产未作处理。引导学生分析:张某的遗产有哪些?案例中有几种继承方式?谁有继承张某财产的权利?谁能分到张某的遗产?应怎样分?如果张某立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其侄子,可以吗?为什么?这属于遗嘱继承吗?为什么?如果当事人对遗产分配发生分歧,他们该如何解决?经过整合大大节省了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相互质疑、互动评价中,深刻理解了那些法律知识与内容,还在相互评价中生成了新的问题,如张某承包的10亩耕地如何处理?生活中情人和她的孩子能不能继承遗产?等等。
五、深化教材,实践运用
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真实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父母不在家,爸爸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新疆的吐尔逊叔叔打来电话,你会……;下午吐尔逊叔叔来到你家,你会……;
总之,新课程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和顺序,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样的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读懂学生、读懂教材,寻求与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重组和超越,使加工后的教材更具有实效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道德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