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钰钻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理”育人的理念充分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以“理”育人
关于“理”的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特征,这种“理”不但要以理服人,更要以理育人。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物理思想进行渗透,使“理”被学生认知
科学思想就是物理思想,这种思想将会打破常规,属于一种创新的思维。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新知识不断否定旧知识的过程,如创立牛顿定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创立牛顿定律以前,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原理被遵循了2000多年,这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其中的错误为什么没人发觉呢?第一,很多人由于从众心理,对已经成为经典的结论不敢去怀疑,不敢去打破;第二,有一定的欺骗性存在于这个结论的本身当中,造成其表面的现象迷惑了很多人。牛顿、伽利略对其中的错误为什么就能够予以发现呢?因为不人云亦云是他们的显著特点,他们敢于挑战传统的结论。
所以,在对物理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鼓舞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不附和、不唯上、不唯书、不盲从,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做的机会和说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让他们不怕做错和说错。教师不要嘲笑学生的奇异想法,遇到学生的错误更不能讽刺和批评。
二、教师要将理讲清
建立物理学理论,通常需要两个主要的阶段。最重要的阶段就是科学抽象。通过这个阶段,人们才可以按照事物的现象和内在的联系将统一的科学说明和做出来。
建立质点概念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理想模型是质点的特征,满足什么条件做机械运动的物体才可以变为质点呢?这并非是物体自身规定的。用质点将物体简化出来是等同于原物体的,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对其中的道理一定要讲给学生。
另外,之所以到今天物理教学还这样辉煌,数学的作用是很大的,物理能够有质的飞跃是离不开数学的。教师要对物理中数学的重要性予以说明,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新的物理量用已知物理量来进行定义,是因为物理概念建立时,经常被应用数学策略,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准确、最简单地表达和揭示被定义物理量的属性。
操作性是比值法的主要特点,不直接将被定义者说明是什么,是这种定义的特点。对量度,该物理量所用的操作种类只是简单地予以说明。通常来讲,唯一性和精确性是操作定义量最主要的优点所在。比如,在V=s/t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定义中,虽然速度同时间和位移上不存在联系,但是,这是唯一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快慢的方式。
在教学中,对物理的内涵还需要多次强调,使定义的表象不会迷惑学生。
三、关注分析,使“理”被学生所懂
运用是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对现象给予说明,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在实际运用物理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和解释现象时,经常会很迷惑,找不到切入点,能听懂教师讲的,但是在实践中就不会应用。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可能没有真正地理解基本的知识;其次,对于分析和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还非常模糊。
教师要明确在学习中学生从懂到应用是认识中的一个重要飞跃,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控制课堂的习惯已经养成,需要一定时间去改变。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当代的教学理念,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将学生往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引领,之后给学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物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之,物理是高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对于其中的道理就很难有效地去把握。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怎样以“理”育人。
参考文献:
[1]沈为聪.高中物理教学应该以理育人[J].教育教学研究,2011(8).
[2]马青娟.浅谈(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12).
[3]刘爱玲.试析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