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雨
(闽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关于什么是自我同一性,在埃里克森(1950)出版了他的第一个关于自我同一性的作品之后的50 年里,在社会科学文献中一直受到争议。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过去、现在及将来独特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主观感觉和体验。大学生正处于始成年期,始成年期是指18-25 岁,这段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1]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对情绪适应、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2-4]因此怎样顺利解决自我同一性的问题,如何增进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国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预研究多以团体咨询、团体辅导、发展性心理干预和精神分析等方法进行,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5-8]但是纵观以上研究,以团体为单位的干预针对性较差,不能够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同时干预的内容一般是自我同一性某个形态领域的内容,比如职业、人际交往方面,不能够对自我同一性各个领域的内容进行干预;而通过个体咨询或治疗对自我同一性进行干预,针对性较强,但是同一时间内受益的人数较少,并且耗时较长。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也称沙盘疗法,是指来访者在治疗师的陪伴下自主选择玩具架上的玩具,并在沙箱中进行创作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已有文献表明,个体通过箱庭进行无意识的表达,可以缓解个体的负性情绪,促进个体自身的和谐统一;而团体通过箱庭则可以缓解团体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这两种方式都对来访者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团体箱庭是以团体为单位进行箱庭创作,并在此过程中探索自我、解决问题。[10]由于团体箱庭的设置,每位团体成员在每一轮制作中均有机会展露自己,因此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从成长观来看,团体箱庭可以形象地呈现各个年龄阶段的成长课题,对于青年也一样,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否则就会产生发展危机,引起同一性扩散,如果来访者某一发展课题没有完成,那么通过箱庭制作有可能会替代完成这一课题,[11]这预示了团体箱庭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可能性。
1.1 被试 选取16 名心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分配8 名同学为实验组,另外8 名同学为控制组。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并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发现两组被试在同一性各个维度上并无显著差异(P >0.05)。
表1 实验前独立样本t 检验
1.2 研究材料
1.2.1 测量工具:《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由王树青和陈会昌修订,采用32 个题目的简化版问卷,该问卷有四个维度,采用6 点评分,1 ~6 分分别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四个同一性状态分量表的α 系数在0.55 ~0.75 之间,分半信度在0.56 ~0.67 之间;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同一性状态分量表与效标的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12]
1.2.2 实验材料:沙箱一个,底面及边框为蓝色,沙子为黄色海沙,规格为57cm ×72cm ×7cm,各类玩具共计895 个。
1.3 研究设计
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4 测评方法
实验前后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试并对箱庭作品中自我像的变化进行分析。
1.5 研究程序
1.5.1 实验前阶段
1)前测:运用问卷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试。2)分组:将16 名被试分为2 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8 次团体箱庭。一组为控制组,每次以相同的时间见面闲聊,控制时间、历史、成熟及霍桑效应等。3)签订实验协议书:与实验组成员签订“参加实验协议书”。4)时间安排:安排团体箱庭的时间,实验组成员每周进行一次团体箱庭,共计八次,每次90-120 分钟左右,二个月完成。控制组成员每周参与一次主试在固定教室组织的90-120 分钟左右的不设主题的闲聊。
1.5.2 实验阶段
参照张日昇限制性团体箱庭的制作过程及规则,[11]实行自发性团体箱庭。具体步骤:第一,每次由抽签确定制作顺序;第二,全部成员用3 分钟的时间感受触摸沙子;第三,依照抽签的顺序进行联合箱庭;第四,陪伴者与成员共同欣赏作品,并组织成员进行分享与讨论;第五,用数码相机等记录箱庭作品;第六,全部被试一起拆除作品。
1.5.3 实验后阶段
实验结束一周后,运用问卷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测试,对所得数据运用SPSS17.0 进行处理,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差异性。同时对成员在箱庭作品中的自我像进行分析。
对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同一性各项维度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实验组的学生除早期闭合状态的变化不显著(P >0.05)外,扩散状态和延缓状态的变化较显著(P <0.05),完成状态的变化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0.01),见表2。
表2 实验前后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得分情况
成员在箱庭作品中呈现的场面反映了成员们的心像,但是成员能否在箱庭作品中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自我像,是成员对自我角色和自我概念的认知。在箱庭世界中,成员的自我像不断变换,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探索和认识自我,使自我意识逐步达到和谐与统一,进行自我整合,从而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由于篇幅所限,仅呈现四个成员的自我像的变化过程。成员的自我像时常变化,似乎在探索自我的不同方面,而后会持续若干次使用相同的物件来指代自我像。[13]剖析成员的自我像的转变进程,得出:
表3 四名被试历次箱庭作品自我像
2.2.1 来访者的自我像从无到有,逐渐由多个整合为一个。从表2 中成员的自我像可以看出,成员由最初“无”自我像到自我像的出现,由两个自我像逐渐确立为一个自我像。来访者的自我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变化多样到确定的这个过程,也就是来访者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
2.2.2 成员的自我像越来越清晰明确,逐步趋于一致和整合。以成员C. KL 和成员Y. YC 为例,成员Y. YC 在随后的几次箱庭作品中的自我像表现出跨时空的一致性,在多个场景中都是1 对男女中的男孩,而成员Z. HT 由最初“困惑的小男孩”到最后三次都是象征着“智慧老人”的自我像,表明其对知识的渴望,自我导向的目标意识逐渐明确。这样的变化表明其正在不断的探索自我和整合自我,这与量表得出的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的变化相呼应。
2.2.3 和郑贵宝[14]得出的结论一致,自我像越来越积极、正向。自我像到最后越来越趋于幸福和美好的状态。
由结果分析可知,团体箱庭可以增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团体箱庭结束后,实验组的学生除早期闭合状态的变化不显著外,扩散状态和延缓状态的变化较显著,完成状态的变化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早闭状态是指个体没有经过探索,而是从一开始便接受了重要他人为他们安排的自我认同。这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他们在很早就认同了父母为他们做出的选择,并没有对现在和未来做过多的探索,就过早地达成了自我同一性,因此实验前后早闭状况的变化并不显著。
首先,自我同一性回答了“我是谁”这个问题,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15]而箱庭疗法能够将意识和无意识进行相互转化。箱庭中具体形象的玩具模型触动了来访者的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时,随着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发展,来访者的自我会得到重构和增强,[16]而自我又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根基,[17]因此自我的重构和增强有助于自我同一性的建构。其次,箱庭治疗过程中,治疗者静静地陪伴来访者进行无意识世界的呈现和表达,通过表情、肢体语言和偶尔的回应与来访者进行交流互动,以促进来访者自性呈现并逐步整合自己心灵,[18]如此包容、抱持的心理环境,给成员创造了一种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使成员在支持、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卸下平日的防御,更加真实地接近自我,同时更加有勇气探索自我,从而促发自我同一性探索的进行。最后,团体箱庭提供给大学生一个平等和自由的交流机会,形成一个充满了爱和支持的团队。同伴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社会技能、分享新的体验,团队的友谊还能使大学生体会到表达自我同一性的社会支持感与归属感。[19]
团体箱庭能够重构和增强自我,给成员提供安全抱持的探索空间,加上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支持等因素使成员自我同一性的整合成为可能,因此团体箱庭可以作为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新的有效途径。
[1]弓思源,胥兴春. 始成年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69–1776.
[2]王树青,石猛,陈会昌.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与情绪适应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15-218.
[3]黄华华,刘少英,徐芬.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70-74.
[4]王倩.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05.
[5]王京京. 团体咨询对改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实验研究[J]. 商业经济,2010,(2):42-43.
[6]裴利华,李芳,谭志平.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干预效果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38-46.
[7]黄华华,刘少英,徐芬. 发展性心理干预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改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48-753.
[8]何士慧.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9]张红,张丽娟,严建雯. 沙盘游戏与大学生自我整合关系研究综述[J]. 宁波大学学报,2013,35(6):5-8.
[10]王丽霞. 团体箱庭疗法对大学生成长效能的分析[D].包头师范学院,2010.
[11]张日昇. 箱庭疗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78-181.
[12]王树青,陈会昌.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中文简版的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2):196-199.
[13]陈顺森. 箱庭疗法摆出新世界[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259-261.
[14]郑贵宝.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自我概念的效果[D]. 河北师范大学,2011.
[15]韩晓峰,郭金山. 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整合[J]. 心理学探新,2004,24(2):7-11.
[16]耿柳娜,张日昇,赵会春. 箱庭在心理咨询实践和实证研究中的应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83-86.
[17]朱笋. 工读学校学生自我同一性培养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2008.
[18]陈顺森. 箱庭治疗者的角色和态度[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6-120.
[19]张晓宏. 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及其调试[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1(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