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走进作文的门

2015-01-12 19:29张霞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鲈鱼文字习作

张霞平

语文学习最终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即“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能力。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怕写作文。很长时间我一直认为,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材料,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有生活,文章总是能顺理成章地被加工出来的。所以,我们开展了“三十六宝粥”“跳蚤市场”“字谜大联欢”“保护鸡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确实给了学生很多的快乐和习作内容,也确实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有意思的文章。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明明激动万分,明明是有趣的事儿,写出来还是让人味同嚼蜡,离他想表达的有很大的距离,有时候还会带那么一股子老气横秋的说教味儿。

一“望闻问切”,习作存在诸多问题

纵观现在孩子的习作,下面一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1.积累少,字词不能正确使用

字词使用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文字的表达,如果使用不正确甚至会带给别人错误的信息。如五年级学生在《祖国,我对您说》中这样写道:“在远古的时候,中国和英国战争不断……”显然这有问题。一问,学生说他指的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而又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于是他写出了上面的话。可见这个学生对“远古”这个词不理解。

2.同一词语多次重复出现

文中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必然会给人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这就是患上了词语“贫血症”。例如,终于,一群鸟看到了那些稻谷,跳着叫着过来了,快进网的时候,似乎发现了什么,东看看,西看看,总不肯进去。我们屏息静伏在草棚里,从稻垛缝隙里贪婪地看着这些快到手的猎物。这时,小王有些不耐烦了,他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迟迟不肯进网的欢蹦乱跳的小鸟,微微叹了口气。我生怕他沉不住气,狠狠地看了他一眼。

3.大话、套话成为习惯

那天打开外甥(四年级)的日记本,里面充斥着一股老气横秋的味道,每篇日记后必是“这件事使我明白了……”“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小小年纪,八股味十足。这样的作文,别说人家不爱看,就连他自己也没兴趣读,觉得是自己被逼着表达出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跃动的灵性受到束缚,令他们望文生畏,望文生厌。

4.文章干瘪无味

这应该是现在学生的作文最突出也最棘手的问题了。什么人物都是语言、动作、神情通通一笔带过,有的只是对事情发展过程的描述。这样的文章就像白开水,激不起人家阅读的兴趣。例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比赛,我的角色变成了主力,一上场,我们就被次坞小学打了个十二比六。场上场下都很着急,因为只有击败他们,我们才能挤入四强。所以从第二节开始,我扩大了防守范围,可惜,他们的后卫仍然投一个三分球,进一个三分球,分差一下子拉大到了十多分。下半场,我们的手感终于来了,内外线的命中率也高了。由于我们替补少,而且赛程是每天一场,我们的体力渐渐不支,最终,我们以大比分输掉了比赛。这个六年级学生也知道文章整体应该有个印象最深的环节,可惜写的时候不见人的动作,也不闻人的语言,更没有人的神情变化,读者看完不会留下太多印象。

二、“先品尝,后下厨”

忽然想起一个故事:都说鲈鱼美,一个皇帝下江南,点名要吃江南每年进贡的鲈鱼。于是接待的地方官挑了最新鲜最好的鲈鱼,请了最好的厨子,给皇帝烹制。可是皇帝吃了,却责怪地方官:“这样的鱼也想拿来糊弄朕?朕吃了那么多年的鲈鱼,还不知道鲈鱼是什么味儿!”认为这是欺瞒他,不把他放在眼里,要以欺君之罪办他。后来才弄清,因为古时候冷藏技术不好,交通也没现在这么发达,江南的鱼送到皇宫里已经不新鲜了。皇帝一直吃着这样的鱼,认为鲈鱼就是这个味道,新出水的鲈鱼反而不对味了。

所以,既然要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文字来,就应该先让学生对优秀的习作有个大概的认识。因此,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给学生品读优秀的片段。为了不让他们感到我是在教育,这些优秀的片段大多来自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学生读课外书,更多的是关注情节,就像我们读《红楼梦》,很少有老师第一次读就会去关注里面的诗词一样。我们老师能做的,便是点醒学生关注细节的眼睛。学生读的书我基本上都读,努力将学生丢掉的精彩再次送到他们眼前。比如,最近班上很多学生在看《猫武士》,我借来一本,开头的一段便让人眼前一亮。

水声如雷,漫过岩石,泄进峡谷划出一道优美弧线,直落深潭,翻起白浪。夕阳余晖洒在水雾飞沫间,折射出美丽彩虹。

三只猫坐在瀑布上游的河岸边,看着另一只猫昂首阔步、姿态优雅地穿过覆满青苔的河岸,朝他们走来。她脚下星光闪烁,灰蓝色毛发如云似雾。

我便读给他们听,学生很惊讶,他们从来都没发现他们在读的书里也有此等美丽的文字,更为自己的一直忽视感到不好意思。我笑他们是佛向远处求,却忘了到处都有可以学习的老师。通过一次次品读这样的文字,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关注这些文字了。

学生自己的习作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刺激和兴趣。我经常在小作文的批改中采用学生互批的形式,只表扬,不建议。发现同学习作中的优点,用波浪线划出来,如果整篇好,可以写总评。有时也会安排学生来说一说同学习作中写得突出的地方。学生对这个环节极感兴趣,因为这些文章的作者就在他们身边。这些红红的波浪线除了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外,也给他们一个暗示,文章就要这样写,如果你的文章中也能有这样的文字,也能得到那么多的波浪线。这种暗示比老师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以下摘录几个学生自己的习作中被同学极为赞赏的句子。

那张网织得真细致啊!一阵风吹来,那张网就像轻纱一样被吹软了,吹弯了,像气球似的鼓胀起来。远远地看,就犹如那儿蒙着一层雾霭,薄得一碰即破、一触即碎。可它又薄得如此坚强,一阵大风吹过,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如烟般消失不见。(《网》,作者:周天愉)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化妆。我的心痒痒的,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坐下,轻轻地合上眼睛,享受刷子在脸上轻抚过的甜蜜。(《那个上午》,作者:吴万利)

捡起把卵石,摘下许多三叶草和带有露珠的花儿走到河边。我喜欢听鹅卵石落入水中发出的清脆声响,喜欢看溅起的水花;喜欢将三叶草放入水中,喜欢看她在水中舒展曼妙的身姿;喜欢将花瓣撒在水面,看她们跳着优美的华尔兹漂向远方……(《灰蒙蒙的天》,作者:宣佳洁)

多看这些,文字就真的能跳起优美的华尔兹,在我们的作文稿纸上来一台华丽的演出。

三、“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大方向的引导给学生指明方向,但如何渡过此岸到彼岸的茫茫,我们应该给他们一艘艘船。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我会根据学生的近况进行专项指导。

1.让字词更鲜活

还是以前面提到的那段文字为例,在这一小段“捕雀”的文字中,接连出现了许多次“看”。其实,汉语的词汇是十分丰富的。表示同一个动作的,常常有几个乃至几十个同义词。用于表示“看”这个意思的,就有“望”“见”“睹”“瞅”“瞧”“盯”“瞄”“瞟”“瞰”“瞻”“瞪”和“瞥”等。说它们同义,是指都有“看”的意思。细究起来,它们又有细微区别。经过指导,学生对这段文字进行了修改。根据以上这几次“看”的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感情色彩及其细微差别,分别改用了“看”的同义词:第一个“看”不变;第二个“东看看,西看看”改为“东瞅瞅,西瞧瞧”;第三个“看”改为“盯”;第四个“看”改为“瞟”;第五个“看了看”改为“瞥了瞥”;第六个“看”改为“瞪”。一读,一体味,感觉比原文生动确切多了。

同时,写作时要多利用我们平时接触的文言文。文言文中很注重不重复用词,经过长时间的提醒和训练,学生在需要用同一意思的词时就会尽量做到不重复,对于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区别也更敏感了。

2.让人物会说话

让人物说话不是问题,学生还很喜欢用这种描写的手段,因为可以分段写,让文章看起来很长的样子。但人物说的话是不是符合人物个性,却是很少有学生去关注的。基本上,学生自己是怎样的口气,他笔下的人物就是怎样的语言。教学《景阳冈》一文时,对于名著,我们总会顺便聊了聊,我趁机和学生从《水浒》聊开去。

“你是什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

“没你娘鸟兴,你这小子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闹!”

这是黑旋风李逵遇到李鬼时的话。大屏幕上是提着板斧,怒目圆睁的李逵,故事讲着,定格到这两句话,一个性子率直的草莽英雄形象便活了起来。我将两句话一换,学生都笑了:

“你是什么人?你要干什么?”

“瞎胡闹,你竟败坏我的名声!”

虽然意思相同,但后来的话里怎么都感觉不够味儿,文绉绉的,像是吓破了胆的路人,又像是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只能逞逞口舌之能的文人。

又聊到吴用,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如果从他的嘴里蹦出“没你娘鸟兴,你这小子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闹”会如何呢?学生又笑了,笑得捶桌顿足。通过这样的对比,跟学生讲什么样的人物就应该有什么样的语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一时间,学生的作文中语言个性起来了,而且让我这个老师看着看着就有孩子的面容浮上来。

“我想到阿蔡了。”我对室友们说。(这是我们班一个很有思想但不善言词的女孩子)

大家都沉默了。

过了许久。丹阳打破了沉寂:“是啊,这死阿蔡,怎么说走就走啊!”(这是个咋咋呼呼的女孩子,说话直爽) “哦,提起阿蔡,我就想起那次‘饮水机事件,他和马涵竣一起做‘毒药,结果,唉……够悲剧的。”璐璐耸了耸肩。(这是个能将笑话讲得一本正经的罗马尼亚籍华裔女孩)“呵,对了,那次阿蔡超厉害的!”傅傅接着说道,“他去吃饭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居然还安然无恙,佩服啊!”(我能想象这个女孩说着“佩服”时含笑的眼)

大家都侃侃而谈。

3.让人物在思考

每一个外在事物都会引发内心的波动,但因为心意流转实在太快还是其他原因,除了“我想”这种写法外,学生很少会直接通过写人物心理来叙述故事。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的可操作性让我直接偷了回懒,用了其中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

下节语文课,老师要检查背诵情况,课间,我连作业都不写,一直在背书。课上,我的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查他。等了半天,老师也没抽到我。

“第一句话,猜一猜,‘我有什么内心的想法。”我学着管老师问。

学生在静了几秒后便活跃起来:

“我肯定还不会背,又怕被抽到,很着急。”

“作业要写,课文也要背,怎么办呢?”

“那么后面几句呢?”我接着问。

“同桌背不出,‘我背得出,我很想帮他。”

“我背得出,老师却不叫我,让人心里很痒痒。”

接下来就是请学生选择其中一部分写写当时的心理,因为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经历过,所以个个言之有物。虽然不一定能达到管老师的水平,也别有一番特点。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糟糕!这两天在忙着完成活动计划,忙着和组员们讨论该准备什么,把背书这茬完全忘啦!这可怎么办呢?万一被老师抽到……唉,我都不敢想,从来没失过手啊!一世英名不能付诸流水,我得赶紧背了!数学作业啊,希望老沈今天心情不错。哎呀,不管它了,先把眼前的这关过去再说!”

后来,我们学着“将镜头拉近”,学着“放慢镜头”,学着“写成连环画”,学着将外貌描写和人物特征进行结合,通过这样的系列专项培训,学生们对文字的敏感度增强了,写出来的文字多了场景感,人物也开始不再跟作者一个个性了。

4.让作者勤修改

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学生往往对老师这样的话不以为然。很多学生对自己写好的作文会有一种“偏爱”,看看这一段感到不错,看看那一段觉得也挺好,看了几遍一个字也没有动。也有的学生写的时候就没有文思泉涌,好不容易完成一篇习作,有实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进行修改。他们还认为,反正改是软性的任务,看了几遍也没改的灵感,便束之高阁,不再理会了。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当学生学到一些方法后,我总让他们写完后问三个问题:文章像电影一样,主角可有符合故事情节的背景(场景描写)?说的话是你的还是他的(性格刻画)?可以看到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吗(情感变化)? 是为“文后三省法”。

可是修改的热情总是一波一波,起起落落。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自己坚持呢?听了管建刚老师的讲座后,我豁然开朗,他的报纸为他的作文教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忆起我刚毕业那年就开始办的小报,只是因为没能坚持,未能品尝管老师拥有的那份甜。心动不如行动,我便着手重拾。学生自己定下报名——“冰蓝”,取冰蓝色纯洁之意。预录-修改-录用-找茬,这四部曲直接照搬管老师的,因为觉得实在好用。五篇文章被录用后还可以使用笔名,这也让学生充满了期待。

因为在“找茬”环节中,如果其他同学能对作者的文章有合理的建议,或者发现明显的错误并修改,便能得到一定的奖励。所以,一旦被预录,学生们就开始认真地修改。看到学生预录的稿子上红红的一片修改印记,我心里暗暗得意。学生学会了用朗读来检查自己的作文,也肯请同学来帮忙指点,有时为了一个词的正确表达,能在那里讨论上好几个课间。每期《冰蓝》下发,教室里便掀起一股争论潮,有的作者拼命为自己的文章辩护,有的作者一脸沮丧,后悔未能修改得更仔细些。

千磨为玉器,百炼成文章。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阅读中充实,在生活中感受,用文字重现生活,并从中感受到表达的快乐。

猜你喜欢
鲈鱼文字习作
舌尖上的四鳃鲈鱼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一叶舟
超高压处理对海鲈鱼鱼肉凝胶形成作用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