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霞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效的、活生生的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使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活力,数学课堂才能涌动生命的灵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地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数学活动;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任何科学都源于实践,数学也不例外。 著名数学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讲,数学教学要多从他们较易理解的生活实例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那么,数学教学如何体现生活化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须扎根于现实,而且应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一种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知识的境域之中,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时,我巧妙地提出:“谁不上树,就可以量的数高?谁不过河,就可以测得河宽?”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提高,很快打开思维的大门,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呢?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运用什么知识能解决呢?……于是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便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用处与妙处,从而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数学的态度,下定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通过播放课件给学生观看日出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日出过程中太阳和海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从而引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抽象,而是如日出般鲜活的,生动的,从而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欣然进入数学的世界,不断地探索下去。
二、引入生活实际,让教学过程生活化
所谓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把课堂内容还原到生活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这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数轴》时,可以通过从生活实际背景材料中学数学。
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问题3: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这样就将抽象的数学试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很轻松的学会知识。
三、参与日常生活,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更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新知识之前,经常安排学生调查、上网或通过书籍查找资料、收集资料、为新课准备学习素材、小制作、参观等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之前,学生先去在生活中收集常见的图形,在课堂上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让学生事先去做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锥等立体图形,然后在课堂上去把这些立体图形展开,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课后作业也可以出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途。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体会数学美;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去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如在学习《位置的确定》后,让学生把班级的每个同学的位置确定一下。
如今,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该将数学课堂与生活接轨,使其充满浓郁的生活味道,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当然,这种“生活化”并不是在数学内部充斥“生活味”、去“数学味”,而是指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尽可能地创造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和练习,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真正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数学化”,并不断地把生活中的知识、现象和单调的数字有机地联系起来,就会使数学教学更生动、更形象,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就会更乐学、更好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周毕军;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分析;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年.
[3]董红艳;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兴趣的培养[J]; 2010年36期.
[4]林志强;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J];考试(教研版);2012年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