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祥
摘 要:为适应高校大学生体育保健课课程改革之要求,本文对目前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保健;教育;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现状
目前据有关调查分析后表明,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虽然大多数大学都开设了与体育相关的保健课作为选修课,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选修的权利。但事实上大学生们主动去选修体育保健课程的人为数不多,且学习的动机不尽相同,很多学生仅仅是去为了完成学业要修的学分,因为兴趣爱好而选修的学生寥寥无几。因为学习动机的目的性不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过程中缺乏专注,应付了事,导致其学无所成。因此,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体育保健的重视程度的高低,决定了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成果。缺乏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氛围环境,当大学生主观的学习意愿不强烈时,就需要营造能够激发人的学习热情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人更加进步。由于我国大部分大学里对体育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不足,校园良好的体育知识传播的氛围缺乏,因而也就缺少了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外界条件。除此之外,我国高校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保健班学生呈逐年上升趋势、对高校体育师资带来的问题、对体育教学场地!器材带来的问题、对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等问题。可见,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二、对策
针对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的现状,笔者主要进行如下的建议。
1.建立体育保健课程教材体系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保健教材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们的身心特征制定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和编写教材时要从相关研究资料及日前保健体育班学生的现状出发,可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目标,试用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教材。也可针对部分身体残弱的学生,选择营养话题和生活话题的教材。此外,保健体育理论课最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就是从理论部分的讲解除了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卫生知识外,还要讲解自我运动保护与心理健康的知识。
2.因材施教教学
大学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技能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健康状况来训练学生,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体育锻炼方法与保健技巧。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要根据他们能适应的运动强度与量度制定合适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锻炼计划,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发挥其作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期,缺少应对发育期保健的知识,这时候需要体育教师的悉心教导,以避免学生产生慌张失措心理。此外,还应当安排学生适当合理的运动,以用来促进身体发育发展。例如,有此女学生以处于生理期为由拒绝去上体育课,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为女学生们灌输保健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女生进行保健教育,让女生认识到生理期期间选择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血液循环,帮助腹肌、骨盆肌收缩及放松,也会起到一定的缓解痛经作用,从而克服错误认识与心理障碍。
3.提高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素质
高校保健体育课的授课效果如何与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层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大学里缺乏保健体育理论知识扎实的人,许多高校保健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系统,在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很多,而具有一定专业康复性体育保健知识的老师更是缺乏。如此一来,影响了大学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效果。有关职能部门应当要重视大学体育保健课程的重要性,更要加强对保健体育教师的再教育学习,组织相关大学生体育保健教育的研讨会,加强教师之间的体验与经验的交流,提高保健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其他体育教学相比,给大学生上保健课的老师在教学上所花的精力和心血要更多,因而,学校应该给予这部分老师优厚的奖励和报酬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结语
大学生体育保健教学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了体育保健的观念,才会使大学生在往后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将体育保健知识纳入到学校体育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强体育教学课程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为了达到体育教育的效果,学校和体育教师要齐心协力,共同组织好体育保健教育。学校领导应该重新认识与学习体育保健教育,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育教学目标与计划,体育教师要认真地、负责地旅行好教学,不单纯指导大学生积极正确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更要强调大学生学习体育保健知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既能够利于学生合理、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和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保健习惯,又能让“运动”“健康”更好地结合起来,为今后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龙.江苏省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14.
[2]张定平.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对策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5):66-68.
[3]王党生.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保健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7),10:161-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