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开敏
一、 设疑导入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小松树、大松树和风伯伯之间的故事。小松树从骄傲变成“惭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让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 理解位置
1. 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家分别在哪里呢?(多媒体出示: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2.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答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你提供三样工具:一支粉笔和一棵小松树(图片)、一棵大松树(图片),请你把山和它们的家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请学生根据理解,在黑板上画出山,贴上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这样的方式将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生动形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画和贴的过程也给了学生足够的记忆时间。
三、 “导”“演”结合
1. (多媒体出示:“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是谁说的话?(生读)
2. 小松树在夸什么呢?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戴上头饰背诵一下。下面的同学,你们现在的身份不是观众,而是“小导演”,请“导演们”先给“演员”指导指导,怎样才能读好这两句话?
3. 请“导演”先示范。
(1)“喂”:声音读得大一些,因为小松树和大松树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还可以加上动作。
(2)“多高哇”:声音读得大一些,也可加上动作。
(3)“很远很远”:读得慢一点,声音拖得长一些,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远”,也可以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表演朗读,这样的形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演”只能使个别学生参与进来,因此,这里先设计了一个“导”的环节,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体会文本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4. 请一位同学演一演“小松树”。
5. 这时候,你看见了一棵怎样的小松树?
6. 请给“你呢?”配上动作读一读。(叉着腰,昂着头,很不屑的样子)
7. 这还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
8. “你呢?”小松树想问大松树什么?请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这里对文本进行了小小的重组,“你呢?”很值得品读和拓展,小松树瞧不起大松树的心理,全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9. 把小松树的话完整地朗读一遍,请你表现出他的骄傲和瞧不起人。
四、 变换角色
1. 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做大松树,听到小松树如此骄傲,如此瞧不起人的话,你感到很……?你准备怎样回答他?(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黑板上的图片把大松树和小松树做比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2. 你们作为大松树,如此气愤地说了这么多话,课文中的大松树却(没有回答)。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大松树?
【设计意图】这时候,刚才黑板上的贴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学生让大松树和小松树共同站在山顶时,就自然而然的提前理解了下面风伯伯将要说的话。学生刚才作为大松树时的内心感受与文中大松树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体会到了大松树的谦虚、宽容。
五、 理解风伯伯的话
1. 从风伯伯的话中,小松树知道了什么?(①大松树比他高多了。②自己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他托起来的。)
2. 风伯伯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这段话的,你觉得风伯伯是一位怎样的长辈?
3.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呢?(声音低沉一点,语速慢一点)听老师读一读。
4. 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刚才一系列表演、导演、朗读,已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了。因此,此时的重点应是读好这段话,感受风伯伯的、蔼和语重心长。
六、 适当拓展
1. (多媒体出示: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惭愧地低下了头”,这个动作我们一起来做一做。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这样的动作呢?
2. 此刻的小松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松树?
3. 小松树非常惭愧,风伯伯走后,他会怎样做呢?
4. 小组讨论、表演:小松树向大松树道歉。
【设计意图】把词语理解放在具体的语境里,并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词语理解变得简单而又深刻。同时拓展表演“小松树向大松树道歉”的情景,使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明白了做错事要勇于纠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七、 总结课文
1. 从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做人不能像小松树那样……,而要像大松树一样……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小松树的……
2.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区育才实验学校)
一、 说说主要人物和大概内容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一文,谁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生:吴王和少年。
师:对。这两个人谁为主?
生:少年。
师:我把“少年”写得高一些。现在黑板上有三个词: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把课文的大概内容给大家讲一下呢?
生:少年通过《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提醒了吴王,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考虑做事的后果。
生:吴王一开始决定攻打楚国,但是一些大臣反对他的意见,吴王就说谁要是敢来劝阻他就处死谁。而一个少年却很聪明,他利用了“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提醒了吴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取消”好像不妥当,应该改为——
生:打消了进攻楚国的念头。
二、 学习准确生动讲述寓言故事
师:“螳螂捕蝉”通常后面还会跟一个词——
生:黄雀在后。
师:(板书:黄雀在后)那谁会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故事?
生:花园里长着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正趴在树枝上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师评:这个“自由自在”用得好。)但是它没有想到它的后面有一只螳螂正伸着爪子,准备向它发起进攻;螳螂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身后有一只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它。更让黄雀没有想到的是,树下有一个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
师:少年就是借了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让少年来讲这个故事,该怎么讲呢?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要把“少年”改成“我”。
生:跟吴王讲时,先称呼一下“您”,或是“大王”。
师:为了讲好,请大家好好地再
读一下故事,尝试着说一说。(生练习)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讲一讲?要注意表情和动作!(指名说),为了配合他,再选一个人来扮吴王,谁愿意?(指名)
生1:(扮吴王散步,突然见少年)你一大早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服都弄湿了。
生2:(扮少年,抱拳跪下)禀告大王,我正在打鸟。
生1:(疑问)那你打着鸟了吗?
生2:(惶恐地)没…我没有打着鸟,但是我却看见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生1:(好奇)什么事情啊?
生2:(手指树上)您看,树上有一只蝉高高在上,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就在它的身后,拱着身子,举起前爪,正要进攻。与此同时,螳螂却不知道黄雀在后面,正伸长脖子准备来啄食它。
生1:(夸奖)你看得真仔细啊!那黄雀是要吃掉螳螂吗?
生2:(平静地)是的,黄雀正要去进攻,但是它也不知道我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掌声)
师:有意思,你们觉得他们表演得怎样?
生:崔鸿宇表演得很形象,但他的手不能一直指着树上。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个时候蝉、螳螂、黄雀可能已经不在树上,指一下就可以了。
师:哎,说得有道理!
三、 潜心揣摩“一心”的具体语言表达
师:少年说了这么半天,最想说的是哪一句话?
生: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师:就是这样一句话,一起来读一遍。(生读)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那什么叫“一心”呢?
生:就是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生: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一切。
生:就是心思只放在眼前这件事上。
师:对,这就叫“一心”,那蝉“一心”想干什么?
生:喝露水。
师:螳螂“一心”想干什么?
生:捕捉蝉。
师:黄雀“一心”想干什么?
生:黄雀“一心”想要捕捉螳螂。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段话,从哪几个词可以体会到蝉、螳螂和黄雀的“一心”
生: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师:哪些词体现了蝉的“一心”呢?
生: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祸患。
师:对,完全陶醉在其中了,这个“悠闲、自由在在”体现了它的“一心”。那么螳螂、黄雀的“一心”又体现在哪里呢?
生: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从它的动作、神情里面看出了它的“一心”。
生:黄雀伸长脖子,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螳螂身上,就顾及不到身后的危险了。
师:对,从以上这些词我们看出了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现在,我们再来讲故事时,就要把这几个地方讲仔细些,让吴王听起来更觉得有意思。(生讲)
师:少年说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什么呢?
生:他想告诉吴王,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想不到自己身后的祸患。
师:谁能把少年内心想说又不敢直说的话,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生:大王,您只顾着攻打楚国,却不知道其他诸侯国正等着攻打您呢。
师:忠言啊!
生:大王啊,您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攻打楚国,这样只会让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这样您不仅得不到楚国,而且有可能使我国遭灾啊!
师:真是语重心长呀!少年这样说的依据在哪里?课文哪里有这样的交代。(生读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吴王固执地说,再读读看。
生:“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师:这段里“乘虚而入”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趁着别人虚弱的时候进攻。
师:很对呀,现在谁虚弱?
生:现在是吴王攻打楚国,吴国比较虚弱。
师:吴国比较虚弱,因为兵马——
生:兵马都去攻打楚国了。
师:人家就趁着你这个空来偷袭你,这就叫“乘虚而入”。那么吴王一心想干什么?
生:吴王一心想攻打楚国。
师:你能读出他的坚决吗?(生读)这里表面上看吴王很固执,实际上是——
生:是他一心想攻打楚国。
师:吴王的心意已决,谁来劝阻,就处死谁。再回到刚才的情境中,想一想,少年想劝吴王,他怎么说才好呢?
生:大王呀,您不能只顾眼前的
课例展台
利益,而不顾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后果不堪设想。
师:假如我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生:当吴王攻打楚国之后,其他诸侯国很可能就把吴国给消灭了。
师:是呀,但是吴王已经说了“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那少年能将这些话直接说出来吗?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就只能借助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
师:对,就是那最重要的一句话,如何说好呢?什么语气?什么语速?甚至表情怎样都得注意啊!
生(缓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好,“正隐伏着祸——患呢”这个“祸患”说得意味深长。这个少年的眼睛都在说话!就这么一句话包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吴王能明白吗?(生:能!)从哪里知道他明白了?
生:从“恍然大悟”可以看出。
师:到底明白了什么?谁来扮一下吴王?
生:哦,原来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生:我差一点就因小失大,可不能让其他诸侯国得逞呀。
生:攻打楚国是鲁莽的举动,这样做不能使我们吴国国泰民安,所以我不能这样做。
师:好一个吴王,及时悔悟,及时调整。我们仿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造一个以“吴王”开头的词。
生:吴王攻楚,诸侯在后。
师:去攻打别的国家,也叫——
生:讨伐。
生:吴王伐楚,诸侯在后。
四、 比较观照:深刻体悟言语表达的智慧
师:回顾全文,大臣们和少年都劝吴王,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为什么那么多大臣,说了那么多话,都没有改变吴王,而少年只用了一个故事,就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少年劝阻了他,为什么又没有被处死呢?
师:这问题太有价值了。为什么少年没被处死呢?
生:我觉得大臣们的方法不对,他们是和吴王针锋相对,有一点让吴王服从他们的意思,所以吴王会生气;而少年,是用一个故事让吴王自己去明白其中的道理。
生:大臣们是想把意思强加给吴王,而少年是让吴王自己去想这其中的利害。
师:你说到点子上来了,要让吴王自己去想明白。那么,怎样才能让他自己去想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少年“劝阻”吴王的过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生读第2~6自然段)少年一心想干什么?
生:少年是“一心”想劝吴王,
师:从哪里看出他一心想去呢?
生:他一心想劝阻吴王,一连转了三天,衣服和鞋子沾湿了也毫不介意。
师:为什么他要转三天呢?
生:其实他就是想让吴王注意他,他不好当面去找吴王。
生:少年很爱国,也很勇敢。他为了吴国的前途,决定要去闯一闯。转三天,表明了他的决心,为了引起吴王的关注。他的心里非常急切,因为如果晚一步吴王可能就去攻打楚国了。
师:(笑)你说得很对,军情紧急,他的心情很急切,转一天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转三天呢?
生:因为他要弄一个巧合,给吴王一个自然的感觉。
师:哦,原来如此呀!“弄一个巧合”,真是煞费苦心,还要让吴王感觉这是一个自然的巧合。谁来做少年转转看?体会一下少年的心情。(一生上台)
师:你带道具了吗?此时的少年手里应该带着什么?(生:弹弓。)为什么要拿弹弓呢?
生:因为只有这样,吴王才会相信他讲的是真实的。
师:这个“转来转去”不是好转的,转不好命就没有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看到了少年的良苦用心,看到了他的勇敢与智慧。
生:要想做好一件事,不仅要勇敢,还要周密考虑。
师:看来,做事情,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得有智慧,有策略。少年的“一心”与蝉、螳螂、黄雀、吴王的“一心”不一样。他怀着一腔爱国心凭着勇敢和智慧,周密计划,终于说服吴王,拯救了吴国。但是历史却是那样的令人深思:这个故事中讲到的吴王叫寿梦,他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励精图治几十年,使吴国迅速强大。但是王位传到他的曾孙夫差之时,公元前482年,夫差为了争夺诸侯盟主,进攻晋国,越王勾践乘虚而入,一举打败吴国,削弱了吴国实力。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一个少年侍卫早就明白的道理,历史中的许多诸侯将相却并不明白,发人深省啊!他们真该好好听听少年那充满睿智的话语——
生:(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漫漫历史长河中,这句话该给我们多少启迪和思考啊!
(王树华,特级教师,北京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