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用地理论模式探析

2015-01-12 06:56王芳芳郑新奇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约土地利用立体

王芳芳,郑新奇,夏 天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集约用地理论模式探析

王芳芳1,郑新奇2,夏 天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研究目的:从空间维、时间维和功能维三个理论维度出发,构建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研究方法:采用归纳演绎法、文献资料法和综合分析法,设计集约用地模式体系的结构框架及阐明模式的特征表现。研究结果: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以子模式和多种组合模式为结构框架,其中,子模式有13种,两两理论组合模式有16种。研究结论:该理论模式体系可指导国民经济行业集约用地规划,为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集约用地研究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集约;理论模式;模式应用

1 引言

随着区域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集约用地方法、途径及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土地的生产、基础设施和住房均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环境、社会和经济功能的综合体现程度高度依赖于土地利用的格局和强度[1],土地利用模式是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投入的综合体现,而集约用地模式则是实现不同类型集约用地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手段[2]。土地利用模式的合理与否是区域集约用地的前提,土地利用的布局与结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用地模式,也会有不同的集约用地方法[3]。目前对集约用地模式的研究多是从土地利用的结构、优化配置等层面展开,国外学者针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提出了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模式[4],精明增长[5]、土地可持续利用[6]、紧凑型城市发展[7]、土地立体开发利用等节地理论、技术和模式也得到发展和应用。国内研究多是以城市用地为主的地方性实践模式探索,其中,李翅等从城市扩展用地角度出发,归纳出密集型和分散型城市用地模式[8];曹银贵等根据中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状况及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将集约用地模式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种模式[3];陈慧等构建了门槛约束、旧城改造、土地置换等集约用地模式[9];此外,还有一些发展成熟的地方性典型模式,如退二进三模式[10]、新河三角洲节地模式[11]以及香港混合多用途集约用地模式[12]等。虽然这些模式都为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了好的途径和措施,但对集约用地理论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为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变化及土地的多用途性,提出集约用地的理论模式体系,以期为各地区的行业用地规划提供可参考的集约用地方法。

2 集约用地的三个理论维度

集约用地模式研究属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基础理论范畴[13-14],按照郑新奇提出的“5P”原则[4],即Possible reason(可能的原因)、Possible course(可能的过程)、Possible influence(可能的影响)、Possible result(可能的结果)、Possible reconstruction (可能的重建),从土地利用的空间维、时间维、功能维三个维度展开对集约用地模式的重构与设计。

2.1 空间维

空间维是依据土地的空间特性,实现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即在土地利用时进行地上、地面、地下三维的综合利用,强化内涵立体的综合开发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构成一个连续的、流动的立体空间体系[15],在尽可能小的地块上实现尽可能多的利用目的。依据空间尺度,划分为立体型和平面型模式。

(1)立体型集约用地模式。在垂直方向的立体空间内通过资源的整合,将平面空间内土地利用的无序扩张转变为立体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挖潜高空、地下和半地下空间的利用潜力,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承载力,并以容积率的变化为依据,划分为垂直向地上、架空和垂直向地下三种子模式(表1),其理论模型如图1。

表1 立体型集约用地模式Tab.1 The three-dimensional intensive land use models

(2)平面型集约用地模式。基于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7],在平面空间内对分散的用地类型进行集中整合、同类型地块的修整与优化,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降低资源消耗,同时,以行业用地、宗地地块为对象,进一步分为行业用地密度变化、化零为整、地块形状修整三种子模式(表2),其理论模型如图2。

图1 立体空间集约用地理论模式示意图Fig.1 The theory model diagram of three-dimensional intensive land use

表2 平面型集约用地模式Tab.2 The surface-pattern intensive land use models

图2 平面空间集约用地理论模式示意图Fig.2 The theory model diagram of the surface-pattern intensive land use

2.2 时间维

集约用地也有时间维度,是指在每一个时期土地利用都要尽可能服务于多个目标,或是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土地利用也应发挥着不同的用途。时间维集约用地模式并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而是依赖于空间维或功能维模式。按照行业用地的时间尺度,分为周期性和不定期性集约用地模式。

(1)周期性模式。根据行业间的相关性和行业用地特点,在不同时期某块土地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或用于某一行业的不同阶段,且该块土地的性质、利用类型基本不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该块土地一直处于高效利用的阶段。根据周期不同,可细分为年度、季度、昼夜之间(一日之内)、工作日等模式,同周期模式内实现多个行业间集约用地方式的转换。

(2)不定期性模式。相对于周期性,不定期性模式是因气候、地质、行业用地计划变动等外部因素,通过优化用地时序以保障一定时间段内主业用地需求,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定期、多次、反复循环的利用方式。

2.3 功能维

土地利用功能综合了一个空间区域内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多维要素[16],具有诸如办公、居住、休闲和商业等多重效用,因不同区域有着最适宜土地用途和最佳土地利用强度,根据区域的具体用地情况,通过在一定量、可利用土地上对多种功能进行组合,扩展土地用途,发挥组合效益。具体地分为功能扩展、功能转换和技术提升三种子模式,其中,功能转换式又细分为转换用地单位和产业替代两种模式。

表3 功能维集约用地模式Tab.3 The functional intensive land use models

3 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

空间维、时间维、功能维集约用地模式都是单一尺度下的模式设计,但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并不是单一模式在发挥着作用,而是平面维、立体维、功能维和时间维彼此间交叉组合,贯穿于行业用地发展中,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的集约用地效果。

集约用地基本理论模式是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念和集约化内涵为核心,按照时序、功能、技术、用途等不同需求,从各行业土地利用过程中抽象出具有正向效果的特征规律,推演出空间、时间、功能三个理论维度下的集约用地子模式,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对多种子模式进行匹配与组合。其基本的框架结构:以空间、功能和时间维下的13种子模式作为组建元素,将各组建元素以某种理想的合作方式组织起来并进行排列组合,构建基于子模式—组合模式的集约用地理论模式框架体系,定义每种组合模式及其特征表现,从而为行业用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集约化的思路与范式。

因组合模式的种类繁多、体系复杂,且单一维度下的子元素组合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因此以跨单一维度下的两两元素组合为例进行该模式体系的说明。根据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定义立体型、平面型、功能扩展、产业替代、技术提升、周期性和不定期性为子元素,进行两两元素组合,组合模式原理为:参与组合的A维度模式不会限制或阻止B维度模式的发生,即两种模式可以同时发生,则认为该组合可行。以空间维下的立体型模式与功能维下的扩展式组合为例,当一个开发区在立体上通过垂直向地上增强集约利用时,同时可以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即空间维度上的立体型模式不会限制或阻止其在功能扩展模式上的发展。依据该模式组合原理,就产生了立体扩展型、立体产业替代型、周期扩展型等16种理论组合模式(表4)。

本文所提出的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下的组合模式是包含了微观尺度和宏观尺度的集约用地方式探究,如空间维下的立体型和平面型模式,是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的概念,立体型模式主要指微观地块的具体利用模式,平面型模式是相对宏观的土地利用空间组织,这两者与时间维、功能维组合形成的用地模式在土地管理中适用的时空尺度不同,具体的组合模式特征也具有空间上的差异性。此外,组合模式不同于单一模式,其特征表现更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是行业用地发展方式的高度性概括与总结,深刻地体现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用地发展中。如农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因发展需求,都亟待寻求空间上的拓展,发展为立体农业、立体交通等高空模式,这与理论上的立体空间扩展型相对应,不同的实践集约用地方式均可找到所对应的理论模式,如表5。

表4 集约用地理论组合模式Tab.4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mbin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se

表5 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与实践模式对接Tab.5 The connec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actical model of intensive land

4 基于行业分类的理论模式应用

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754-2011)标准中涵盖农业、采矿、交通、商服、教育等多个行业,虽然行业种类繁多,但其用地方式、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为便于探究国民经济各行业下的集约用地模式,本文选取代表性强、用地特征差异显著的农业、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服务业进行具体的理论模式应用分析。

(1)农业是在裸露的农地上进行各种农作物种植活动,不需要依托建筑物或构筑物,该类行业可通过立体技术提升型模式发展大棚立体种植;依据不定期技术提升型模式,运用现代化设施,模拟季节变化,发展季节农业。

(2)制造业的作业方式均需要依托于厂房,属于需要建筑物的一类,该类行业用地方式多体现在空间与功能的结合上,包括多个行业间的用途转换、单一用途的复合利用以及不同功能层的空间叠加等。

(3)铁路运输业归属于交通业,其行业用地无需依托建筑物,而是借助地面、地下及高空来进行行业拓展,可依据立体技术提升型模式,改进建造技术,将平面交通转换为立体交通,达到空间布局优化的效果。

(4)服务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外的其他各行业。该类行业用地均需要依托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其行业用地方式多体现为立体空间的分层利用和功能的扩展上,可依据立体扩展型模式,将容积率较低且功能单一的行业用地,转变为集居住、办公、商业、地下停车场、轨道交通等多功能、多用途的行业用地,从而将单一平面的土地利用扩展为多平面的土地利用,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

表6 基于行业的理论模式应用Tab.6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industries

综上所述,不同的行业在开展具体用地规划时,都可依据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选取可行的模式进行多种组合。在模式组合前,需要根据本文第二部分中各子模式内涵与特征表现的界定,结合行业的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对各行业是否能够采用并实现参与组合的子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判断。本文就上文所提的4种典型行业可以采用的子模式进行判断后,总结归纳如表6。

5 结论

集约用地模式研究是构建科学节约集约用地体系的重要环节,本文所构建的集约用地理论模式体系能够从宏观上指导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用地发展,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因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用地特征受自然、人文因素影响,本文提出的系列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地区,不同地区的各类行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相适应的用地模式。此外,本文中集约用地子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如何保证子模式间的独立性及理论模式体系的全面性,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同时,多种子模式的有机组合将是研究的重点,如何保证多种子模式结合后会产生正向效果,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

[1] Wiggering H, Dalchow C, Glemnitz M, et al. Indicators for multifunctional land use—Linking socio-economic requirements with landscape potentials [J]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 6(1):238 - 249.

[2] 杨锋,袁春,周伟,等.区域土地集约用地模式研究进展[J] .资源与产业,2010,12(5):83 - 90.

[3] 曹银贵,袁春,周伟,等.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及模式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25(2):167 - 171.

[4] 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理论,方法,技术,实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 - 33.

[5] Leigh N G, Hoelzel N Z. Smart Growth’s Blind Side:Sustainable Cities Need Productive Urban Industrial Land[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12, 78(1):87 - 103.

[6] Westerink J, Haase D, Bauer A, et al. Dealing with sustainability trade-offs of the compact city in peri-urban planning across European city regions[J] .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3,21(4):473 - 497.

[7] 洪敏,金凤君.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启示[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7):10 - 13.

[8] 李翅,吕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用地模式探讨[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20(8):7 - 9.

[9] 陈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实现模式研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6 - 9.

[10] 张剑.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研究[J] .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2):71 - 74.

[11] 丁小平.城市中心区节地模式的探讨——以长沙市新河三角洲开发新模式为例[J] .国土资源情报,2008,(10):43 - 47.

[12] 赵思凡.对集约用地内涵的再思考——基于对香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73 - 77.

[13] 王静,邵晓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2008,27(3):68 - 74.

[14] 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 - 10.

[15] 华俊.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集约型一体化”构建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2010:18 - 20.

[16] 甄霖,曹淑艳,魏云洁,等.土地空间多功能利用:理论框架及实证研究[J] . 资源科学,2009,31(4):544 - 551.

[17] 吕骅.地铁车站上盖项目开发模式初探——以上海莘庄地铁站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2,(5):66 - 70.

[18] 陈星怡,杨子生.我国农用地若干节地模式的探讨[J] .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2010:490 - 495.

[19] 刘明香,关欣.国外棕地治理对我国城市闲置土地利用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3,(8):71 - 73.

[20] 孙文盛.谁给我们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一百例(新编)[M] .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38 - 40.

[21] 崔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之九江经验 [EB/OL] . http://www.scfdc.cn/XinWen/XinWenXX.aspx?wid=135824.

[22] 邵子南,王怀成,陈江龙,等.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3):10 - 15.

[23] 李光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及推广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2009,(1):110 - 113.

[24] 张国丽.旅游用地复合化利用[J] .经济研究导刊,2009,70(32):69 - 71.

[25] 吴波,肖迪.集群企业迁移理论述评——兼对区域政府 “腾笼换鸟”政策的反思[J] .科学学研究,2011,29(1):84 - 90.

[26] 张宇欣,杨子生.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的节地模式初探[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1 - 6.

(本文责编:郎海鸥)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Land Intensive Use

WANG Fang-fang1, ZHENG Xin-qi2, XIA Tian1
(1. School of L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 model system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terms of three theoretical dimensions, i.e., the space, function and time. Methods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grated analysis were employed. Based on these methods, basic framework and features of the model system were design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b-model and the varieties of combination model are the core of the framework. The theoretical model system contains 13 sub-models and 16 two-factor combined models. The conclusion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model system can instruct intensive land plan for each national industrie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tudy of intensive use models locally.

land use; intensity; theoretical model; model application

F301.2

A

1001-8158(2015)01-0041-08

2014-03-12

2014-08-04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11014)。

王芳芳(1989-),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集约用地评价与土地信息技术应用等。

E-mail: fangfangxiangxin88@yeah.net

郑新奇(1963-),男,河南伊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GIS开发与应用、土地评价与规划、集约用地、空间数据挖掘、复杂系统仿真等。E-mail: zxqsd@126.com

猜你喜欢
集约土地利用立体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念个立体咒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立体登陆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