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2015-01-12 06:56冯广京胡振琪朱道林张清勇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研究

冯广京,林 坚,胡振琪,朱道林,丰 雷,张清勇

郎海鸥1,陈美景1,仲济香1,李婧怡2,付明达2,傅 玮2,栾东声2

(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 100083;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6.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

冯广京1,林 坚2,胡振琪3,朱道林4,丰 雷5,张清勇6

郎海鸥1,陈美景1,仲济香1,李婧怡2,付明达2,傅 玮2,栾东声2

(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 100035;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 100083;4.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5.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6.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1)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共同关注征地制度和土地产权问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与驱动机制、多规合一及规划方法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措施、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及政府行为、农用地生态保护、农用地整治和矿区土地复垦方面;(2)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差异集中在:国内研究还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利用评价、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等问题;国外研究则侧重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影响、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土地供应策略、土地市场与产权制度的关系、农地抛荒及保护对象划定、土地开发与保护机制、土地整治景观格局研究。研究结论:在全面推介土地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1)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建设,推动深化依宪立法、修法,依宪执政研究;(2)开展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与制度建设研究;(3)加快土地工程技术和新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4)深化土地学科建设研究,支撑“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土地管理;土地科学;综述;重点进展;展望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lsevier、Springer、ProQuest等电子数据库,采用文献调研法,按期刊属地划分国内外研究,分析2014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展望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2014年土地科学进展评述研究筛选出的194篇重要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经济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经济地理》、Land Use Policy、Applied Geograph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制度、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市场、农用地保护、土地整治等领域。对138篇中文文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99篇得到了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科技计划的资助,总资助项数达16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比例为24.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比例为12.35%,“973”、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资助比例为16.6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比例为14.20%,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科研行业专项资助比例为9.88%,其他类资助比例为22.84%。涉及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效应、土地利用管控等重点问题的研究全部受到了资助。此外,土地科学受到地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支持,其中地理学重点关注了土地利用与规划、农用地保护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管理学、法学重点关注了土地制度与土地市场,经济学重点关注了土地市场。

1 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1.1 土地制度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明确提出了“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等”等改革方向。2014年,面对新的形势与历史环境,土地制度研究既从理论层面探讨土地产权制度的各个方面,也十分关注征地制度及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整体方案设计。

1.1.1 探索土地制度改革方案 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指出应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为重点,建立用途管制、权能平等、增值共享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1];建立农地发展权,改革征地制度,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2]。进一步统筹协调好市场与政府职能的关系[3],重视土地产权权利与用途管制间的平衡[4],构建农民、政府、企业各主体之间合作共赢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5],并加快相关法律修订及配套制度完善[6]。

1.1.2 关注征地制度及其改革 研究提出征地补偿的“产值倍数法之惑”[7],重新界定被征地农民安置的主体、范围、原则、方式、标准等[8],重点考察了征地制度执行中损害农民利益、侵害公共利益等问题[9]。建议征地制度改革应基于法律上的平等原则完善立法[10],建立非公益建设用地供应制度[11],强化征地监督机制[12]。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可交易的现状下,完善由政府制定的“公正补偿”标准[13],探索基于发展权的“征后补偿型”定价方法[14];妥善处理户籍非农化诱发的农村集体内部征地收益分配冲突问题[15]。

1.1.3 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探讨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16]、功能[17];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的决定因素[18]、制约流转的瓶颈[19]和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约束[20]。宅基地制度研究关注交易费用视角下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21]、法律体系的内部矛盾[22]、产权资产化的障碍[23];探讨土地空间权[24]、自己地役权[25]、重构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26]以及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的影响因素[27]等问题。

1.2 土地利用与规划

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引导下,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以“集约高效”、“生态文明”为主题,围绕土地利用分类与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管控策略等方面展开。土地利用研究强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并重,着重关注建设用地扩张机制及集约利用状况,探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与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通过完善土地利用管控策略逐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土地规划研究着眼于与相关规划协同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以利益协调为前提,从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等不同层面探讨空间规划体系构建。

1.2.1 创新土地分类与动态监测技术 国内学者在土地利用分类与遥感监测技术两方面有所创新。土地利用分类方面,根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科技需求,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及复合类型的土地利用功能分类[28]、探索规划国土数据融合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地类[29]。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方面,运用改进的土地利用遥感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迅速提取城市变化范围[30],实现建设用地内部居住、工业、交通用地的划分[31]。

1.2.2 延续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一直是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驱动机制方面,政策调控和经济驱动是导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人为驱动因素已由单向国土开发为主转变为开发与保护并重[32]。针对城市扩张的研究发现,人文因素对建设用地增长影响显著[33],但不同类型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不同[34];交通路网格局对城市空间扩张有促进作用[35],而生态障碍能够防止城市蔓延[36]。土地利用变化效应分析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为核心问题、快速城市化已给生态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37],退耕还林等生态保育工程能够促进土地类型结构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38]。

1.2.3 深化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主要围绕土地适宜性评价和集约利用评价展开。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有所创新,引入邻域算法能够实现“多宜区”开发适宜性评价[39-40];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出现对公租房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41]以及碳平衡适宜性评价[42]的创新性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由基于截面数据的现状评价向较长时间跨度的动态特征分析转变[43],关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要素的内部协调性问题[44],探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的约束及途径[45],并出现以旅游用地为对象的集约利用研究[46]。同时,有研究探讨农村居民点[47]及城乡结合部地区[48]集约利用评价思路与方法。

1.2.4 重视规划协同与土地规划方法创新 中国的规划体制正处在改革之中,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走向协同是大趋势。在制度层面,应以共同目标和共同责任下的利益协调与协作配合为基础[49],借鉴国外空间规划体系与行政设置对应的经验[50];在技术层面,通过“四条线”实现统一的空间管制[51],加强“一张图”的信息平台建设[52]。土地利用规划也涌现出新的方法与技术,将改进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53]应用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探索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分析土地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的技术方法[54];创建乡级规划辅助编制系统[55],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信息化水平。

1.2.5 探讨土地利用管控策略 创新土地利用管控策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为热点问题。在宏观战略层面,分别划定耕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管理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红线,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总量控制、效率提高和可持续发展[56]。通过推进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策略,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倒逼机制[57],制定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和数量调控政策,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58-59]。还有学者对工业用地利用低效[60]及闲置土地处理[61]等问题提出管控建议。

1.3 土地市场

2014年,土地市场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土地市场中的价格表现、土地要素作为地方融资手段的潜在风险以及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等问题。市场中的价格表现以研究土地或住房价格与宏观经济环境相互关系的成果偏多,其中宏观经济环境主要以货币供给量、利率和金融信贷量等加以表征,并探讨二者关系的地区性差异,推演出协调二者关系的差异化政策手段。关于土地融资的风险问题,学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可持续,破解这一困境需同时配套他项政策。围绕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探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研究居多。

1.3.1 研究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 土地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因研究尺度的不同而呈现空间差异性特征,且国际间的经济冲击也被逐步纳入影响因素的研究范畴。部分案例研究表明,大中城市地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集聚规模,小城镇地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空间区位差异[62];全国尺度上城市间地价受土地供给的负向影响,区域尺度则更易受到土地供给政策(如拍卖机制[63]、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64])以及周边城市供求因素和地价的影响[65]。房地产价格及其波动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后者的周期性调整造成市场预期的变动[66],其中尤以货币政策[67]和税收政策[68]的冲击最为明显。此外,国外经济运行环境会透过债务连锁放大效应和汇率差这两条渠道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69]。

1.3.2 关注土地市场中的参与主体行为 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和普通城乡居民投资和消费行为的研究已经由新古典的完全理性向有限理性过渡。地方政府利用垄断供地权行使引资策略和区际竞争策略,前者表现为压低工业出让底价、增加土地出让面积来吸引大型企业的进驻,而忽视产业升级等问题[70-71];后者主要表现为“土地财政”,政府过度关注于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的开发建设[72-73],而弱化了对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投入[74],由此产生的大规模地方政府性债务可能引发经济、社会和金融风险[75]。企业和居民的市场行为同样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囤地收益、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追逐[76-77]。农村土地市场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农地退出中的主体行为[78]、农户对承包地、宅基地等资产管理[79]及抵押贷款需求[80]受到关注,但仍以探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主。

1.3.3 探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助于实现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81],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因而引发了学者的广泛争鸣。但哪类“农地”可以直接入市、怎样入市等问题仍处于模糊状态,其主要障碍在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在法律性质上的双重模糊性[82-83],应首先正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共有性质,明晰集体与成员间的权利构造,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84],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奠定产权基础,这对于人口净流出或者人口流入较少的县域地区更为重要[85]。同时,在土地增值归公和税费义务上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也应同等对待,进而实现同权同价[86]。

1.4 农用地保护

在城镇化引领“四化同步”以及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研究背景下,农用地保护研究以“耕地保护”为主,兼顾农用地多功能价值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探索。从研究内容上,仍继续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耕地资源变化及集约利用的驱动机制研究,关注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并围绕农用地的社会和生态价值以及耕地保护红线划定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各类数学模型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地的时空变化进行模拟分析。

1.4.1 重视耕地质量提升及保护途径研究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显示,耕地数量表现出“逆势增长”,但耕地质量依然是“家底堪忧”[87],应全面建立耕地的“质保”体系[88]。第一,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通过构建多因素综合的耕地质量[89]和农田潜力[90]评价体系,推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划定方法。第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制定耕地数量和质量折算标准[91-92],强化以补定占、等别约束[93]等要求。第三,健全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机制[94],通过测度耕地保护外部性等方式,计算耕地保护补偿区间[95],探索有效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96]。

1.4.2 分析耕地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把握耕地变化规律和趋势是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内容。全国尺度的研究表明,近30年中国耕地面积呈现南减北增的态势,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持续强烈并有加强趋势,草地、林地及未利用地是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97];城镇化对耕地变化也产生显著影响[98]。围绕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研究表明,中国耕地集约度的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受耕地资源状况影响较大,其他区域更易受社会经济因素和农业政策的影响[99]。在研究视角上,引入能值理论剖析生产要素和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100],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01]。此外,在区域研究尺度上探索了耕地压力变化模型构建及变化趋势的测度等[102-103]。

1.4.3 研究农用地多功能价值及生态保护 耕地非农化[104]、耕地损毁补偿[105]等不能忽视耕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补偿。为此,有学者定量分析耕地的社会功能[106]以及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107]。农用地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耕地和草地的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研究得到重视[108-109];通过对草地的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110],探讨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与调控机制[111]及高寒草地退化状况[112]。同时,探索草地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提出构筑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措施[113]。

(4)碾压。母体沥青混合料的铺筑要严格控制骨架空隙率,因此在碾压时要选择碾压机械和碾压遍数。同普通沥青混合料一样碾压工艺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其具体碾压工艺为:初压使用12t钢轮压路机碾压1遍;复压采用静压法碾压1~2遍;终压使用<7t钢轮压路机进行收光。要求压实度控制在95%~100%。

1.5 土地整治

紧紧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土地整治研究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契机,主要围绕农用地与村庄土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展开,聚焦理论研究、制度创新、规划设计以及工程技术革新等众多热点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土地整治规范化与制度化与信息化建设、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完善途径、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以及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景观重塑的协同研究等方面。

1.5.1 注重土地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民生工程,应逐步构建以公共行政、规划引导、权益保障、资金融资和工程建设为核心的制度体系[114]。通过建立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115],科学分析评价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异格局及进展情况[116-117],关注土地整治“制图标准”等标准化问题,提高土地综合整治规范化水平[118],从而不断推进土地整治信息化建设[119]。

1.5.2 深化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农村土地整治应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要求为目标,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前提,以集中连片推进为手段,开展多目标的土地综合整治[120]。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综合评价引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的划定[121],综合测算耕地整治的数量和质量潜力[122],确定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和整治时序。在村庄土地整治中,适时改变以需求为导向的土地供应模式,严格监控土地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逐步减少农地流转导致的社会外部性损失[123],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村组织等社会资本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积极作用,关注宅基地整治在促进农民对耐用消费品购买方面的正向效应[124],进而加强对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125-126]。

1.5.3 开展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研究 全面推进旧城镇、旧工矿以及“城中村”改造是土地整治领域的重要部分。针对城中村改造问题,通过协调改造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关系,优化城中村改造的技术路线[127];城市生态地区的城中村改造,应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原则,建立合作开发模式,串联历史人文、生态环境形成复合生态系统[128]。另一方面,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研究,探讨工矿废弃地在“产业结构优化”框架下的更新利用模式[129],科学安排矿业废弃地整治的规模和时序[130],走与绿色矿山建设相结合的低碳发展之路[131]。

1.5.4 加强土地复垦研究 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大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力度,进一步研究矿山废弃地再利用规划和土地损毁程度评价[132],持续完善土地复垦监管体系[133],探讨线性工程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方法及案例[134];同时,重点关注矿区损毁土地和复垦土壤的监测和基本特征研究[135],详细阐释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136],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的差异研究[137],科学进行黄河泥沙作为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的可行性分析[138],促进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景观重塑的协同综合研究。

2 国外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进展

2.1 土地制度

2.2 土地利用与规划

国外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提升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借助无人机技术进行土地测量[151],提出针对遥感数据的地形校正方法[152],设计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精确性评定系统[153],全面提升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是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围绕城市化程度不同的地域展开,涉及的因素更加具体,包括土地交易行为[154]、少数民族政策[155]等,并重点关注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156]。三是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技术的完善,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尝试通过规划和管理手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城市气候[157],并提倡土地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作与配合[158-159]。四是不断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与措施,研究了空置土地的处理措施[160]、土地利用冲突的解决方法[161],并提出城市增长边界可以为土地利用监管提供依据,对城市内涵式发展以及农地和森林保护有所助益[162]。

2.3 土地市场

国外土地市场研究围绕4个主题展开:一是土地供应策略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建立的土地供需平衡模型可以为政府制定规划和用途管制提供技术支撑[163-164];土地所有权置换可以建立更具弹性的土地供应制度[165]。二是土地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成熟土地市场的地价波动与建筑许可证和分区调整的独立审查[166]、宏观经济环境[167]以及政府和个人签订的土地契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三是土地市场与产权安排研究,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如果单纯将土地所有权界定于私人,会由于产权制度不健全而导致高额的土地交易成本[168],政府公共投资则可以减轻土地产权有限流动性带来的风险[169]。四是中国土地市场与政府规制研究,中国的土地市场具有市场组织和政府干预的双重属性[170],土地利用规划是辅助市场运行的最有效工具[171],可以有效缓解市场失灵现象;政府规制的成本往往高于市场调整的成本[172],各地方政府低地价引资导致的盲目竞争将最终损害双方利益[173]。

2.4 农用地保护

国外农用地保护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农地抛荒成因分析,提出其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起促进作用的压力、起抵制作用的摩擦力和效应差异化的引力三类[174],降雨量、老龄化、土地破碎化等10项指标对抛荒起到显著影响[175]。二是荒地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农地抛荒能够自然改善土壤与植被条件[176],有效提高物种多样性[177],抛荒前耕作时间、农用地抛荒时间[178]、时空尺度、土地利用和地貌、气候[179]等条件都对物种再生有显著影响。三是农用地保护对象的确定方法,运用GIS技术明确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范围[180],识别土壤侵蚀高风险区域[181],划分物种丰富农田所在区域[182],确定农用地保护对象。四是农用地保护性耕作及农民保护意愿分析,传统小农耕作系统(TSCS)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183],但相较而言,保护性耕作能够减少对土壤表层的破坏[184];农民的保护意愿及行为受到种植结构、政策流程、法律规定[185]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5 土地整治

国外土地整治研究的重点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农用地土地整治研究,依托民间非正式组织的担保有助于推进土地改革与合作[186],能够避免土地产权结构分散导致的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盈利水平降低[187],但小规模经济在区域粮食生产、农民就业以及农业收入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农用地土地整治时仍应避免农业垄断出现[188]。二是重视土地开发与保护,关注热带雨林区土地与森林退化[189],探讨建立国家森林公园的必要条件[190];开展精细化尺度下的城市增长模式研究[191],并努力提高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192],以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三是关注矿区土地复垦,基于固定的复垦资金渠道和严格的监管标准,不断加强对采矿前后生态资源的调查[193]。四是推动土地整治景观格局变化研究,开展土地整治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利用景观水势分析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途径,科学探讨人类活动对区域内景观格局可能造成的正负面影响[194]。

3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对比

围绕土地科学重点问题研究,国内外存在很多相近之处,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科技水平等条件有所不同,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思路方法存在一定差异(表1)。

土地制度领域。国内外土地制度研究都关注土地产权、土地征收等问题,但选题角度有所差异。国内研究者多为问题导向,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开展调查和实证方面的探讨;而国外学者多为理论导向,倾向于从历史资料、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中,总结出一些概括性的判断或命题,关注土地产权制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另外,国外学者开始关注较长时段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路径研究。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学者在资料收集、理论准备、分析工具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出逐步趋同的迹象。

土地利用与规划领域。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协同以及土地利用管理策略与方法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议题,但是研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具体而言,在土地利用方面,国外学者探索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新技术,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单一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强调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监管等应对措施。国内研究则多运用改进的数学方法检测与分析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针对中国环境恶化、用地趋紧的现实状况,更加关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建设用地扩展机制及集约利用状况,强调发挥政策优势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规划方面,国内外均倡导规划协同的理念,但国外重视土地利用规划与各类资源规划的整合,国内则从多维度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

土地市场领域。国内外研究重点都在土地市场价格机制、土地市场的政府行为及土地市场的制度完善等方面,但研究理论和发展阶段不同。国外学者对土地市场的研究逐渐从完全市场理论向不完全市场理论过渡,并提出依靠国家理论和制度安排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论调。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市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对而言,国内学者仍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作为土地市场的前置条件,所以分析市场中价格表现和参与主体行为,以及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的研究成果较多。农村土地市场问题受到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关注,目前仍以产权学派的研究成果为主导,鲜见系统运用组织理论和合约理论来解释现状并提出改革方向的文章。

表1 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重点内容对比Tab.1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and science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s

农用地保护领域。国内外农用地保护研究在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一定的趋同性,其他方面的研究重点则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学者多从制度机制入手,研究耕地安全保护,或通过实地考察对中国现有的耕地资源进行实证分析。国外同样注重实证研究,多采用定量手段对农地撂荒与复垦问题进行系统地探讨。此外,国外学者还关注农用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3S技术在现代农地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农民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土地整治领域。农用地土地整治、矿区土地复垦受到国内外土地整治的共同关注。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理论研究、制度革新、工程技术以及规划设计等领域着手,重点关注土地整治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修复地区生态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国内外学者因地制宜地提出土地整治的发展思路、研究策略及规划理念:基于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背景,国内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土地整治在推进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国外相关研究则坚持以“人地协调”与“人地共存”为发展理念,重点关注土地整治的生态效应综合评价以及土地整治在维护地区生态平衡方面的突出作用。

4 2015年土地科学研究展望

4.1 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科学研究的需求

201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是土地科学学科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并解决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出现的基础性矛盾,更是土地科学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责任。“新常态”下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新矛盾和新任务,主要来自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土地科学学科研究重点,需要为土地利用和管理在完成这种转变中发挥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任务做好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准备与支撑。

经济发展“新常态”给土地科学研究提出的新任务,将主要体现在4个重要方面:(1)加强“依宪(法)治地”的研究,以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保证实现“新常态”的有“法”转变;(2)在“转方式”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提高“抵消”土地资源利用经济性和土地资源环境约束性能力的研究,以实现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保证“新常态”的有“效”转变;(3)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治理关系的研究,以实现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保证 “新常态”的有“序”转变;(4)进一步加强土地科学学科理论的研究,以实现从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方面保证 “新常态”的有“理”转变。

这些需求具体表现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土地改革的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七次会议中两次审议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相关意见,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视为2015年度各项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要求“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对此,应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为此轮土地改革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并明确指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机制”等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迫切要求。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建设公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以及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性。由多部委联合制定的土地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已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以“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为改革前提的试点工作将陆续推进。此外,《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正式建立。以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的城镇土地制度改革、以征地和农地流转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将成为2015年中国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围绕实施上述国家战略需求,以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原则,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引导国土空间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利用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利用为目标而展开的土地科学研究,将成为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的主线;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实践在服务和支撑“新常态”下的国家战略需求中,越来越需要土地科学理论研究创新的支持,因此加强土地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研究,将成为2015年中国土地科学全学科的重要任务。

4.2 土地科学研究重点问题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

在2014年土地科学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的基础上,分析2015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对土地科学研究提出的需求,我们认为2015年:(1)土地制度研究将重点关注“依宪(法)治地”理念指引下的土地立法与执法,以解决城乡土地利用各种冲突与制度变迁的矛盾为基本出发点,开展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制度构建,探讨征地制度改革中的收益分配、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与流转方式、不动产统一登记实践等方面的制度问题和政策评估;(2)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将重点开展土地数量质量生态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研究,研制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与控制技术,深化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国土空间利用研究,关注系统规划理论、理性规划理论的复兴,探索基于多规融合的“三线”划定方法等;(3)土地市场研究将重点集中于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改革与激励相容治理结构的构建、集体土地入市后二元化土地一元化市场的运行和管理、征地收益分配改革对城市地价的影响、以行为经济学理论方法研究市场参与主体行为、以委托代理理论及博弈论模型研究政府供地行为和土地财政等问题;(4)农用地保护研究将重点以提质保量为核心,建立农用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探索农用地多功能价值测算方法,研究农用地生态安全现状调控及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土地经营权流转背景下的农用地保护政策与措施等;(5)土地整治研究将重点集中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综合整治研究,不断完善土地整治中的权属调整和监督管理机制,关注土地生态恢复与治理、矿区土地生态自然修复技术以及土地整治碳效应等;(6)地籍、土地调查、土地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将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深化,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不断完善,从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实践以及推进上述5个方面研究对土地科技支撑的需求。此外,土地科学研究将更加关注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有序开发,逐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管控。

):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课题组.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J] .管理世界,2014,(9):1 - 12.

[2] 王克忠.论农地发展权和集体建设用地入市[J] .社会科学,2014,(3):41 - 45.

[3] 王燕霞.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J] .河北法学,2014,32(4):139 - 148.

[4] 陈锡文.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两点思考[J] .经济研究,2014,(1):4 - 6.

[5] 宋伟.构建多主体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J] .农业经济问题,2014,(2):54 - 58.

[6] 张善斌.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障碍排除与制度完善[J] .法学评论,2014,(2):90 - 97.

[7] 文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讨[J] .法学杂志,2014,(2):89 - 94.

[8] 齐睿,李珍贵,李梦洁.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探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3):39 - 45.

[9] 高志宏.土地征收中的利益博弈与法律制衡[J] .江苏社会科学,2014,(1):167 - 172.

[10] 叶必丰.城镇化中土地征收补偿的平等原则[J] .中国法学,2014,(3):126 - 137.

[11] 王瑞雪.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5):4 - 10.

[12] 陈伟,王喆.中国农地转用的制度框架及其软约束问题[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61 - 68.

[13] 靳相木,陈箫.土地征收“公正补偿”内涵及其实现[J] .农业经济问题,2014,(2):45 - 53.

[14] 柴铎,董藩.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中国征地补偿改革的启示[J] .经济地理,2014,34(2):148 - 153.

[15] 刘灵辉.城镇化进程中户籍非农化诱发的征地补偿收益分配冲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76 - 81.

[16] 刘永佶.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1):40 - 50.

[17] 汪洋.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三重功能属性[J] .比较法研究,2014,(2):12 - 25.

[18] 袁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率问题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3):82 - 89.

[19] 罗迈钦.我国农地流转瓶颈及其破解[J] .求索,2014,(6):77 - 80.

[20] 黄惠春,曹青,曲福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性及其约束条件分析——以湖北与江苏的试点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44 - 50.

[21] 上官彩霞,冯淑怡,吕沛璐,等.交易费用视角下宅基地置换模式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07 - 115.

[22] 刘红梅,段季伟,王克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44 - 52.

[23] 王明成.宅基地制度改革几个问题的非城镇郊区民意法律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81 - 86.

[24] 付坚强,徐玮晶.土地空间权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学习与探索,2014,(1):60 - 63.

[25] 于凤瑞.自己地役权的构造及其适用[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8):4 - 9.

[26] 唐欣瑜,梁亚荣.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分配权制度研究[J] .农村经济,2014,(6):36 - 41.

[27] 王静,邱道持,赵梓琰,等.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影响因素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2014,36(4):114 - 119.

[28] 党丽娟,徐勇,高雅.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空间结构评价方法——以燕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93 -197,203.

[29] 廖琦,苏墨,罗罡辉,等.面向规划国土数据融合的深圳市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5):58 - 64.

[30] 李雪东,杨广斌,张旭亚,等.利用影像尺度响应进行城市扩张变化检测[J] .山地学报,2014,32(3):293 - 299.

[31] 王丽云,李艳,汪禹芹.基于对象变化矢量分析的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2):307 - 313.

[32]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等.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 .地理学报,2014,69(1):3 - 14.

[33] 孙汉儒,付梅臣.基于CCA的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人文影响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2):422 - 425.

[34] 黄大全,金浩然,赵星烁.四类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4,36(3):454 -462.

[35] 冯志新,陈颖彪,千庆兰,等.东莞市交通路网格局对城市空间扩张影响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1):79 - 86.

[36] 叶玉瑶,苏泳娴,张虹鸥,等.生态阻力面模型构建及其在城市扩展模拟中的应用[J] .地理学报,2014,69(4):485 - 496.

[37] 刘桂林,张落成,张倩.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4,25(12):3311 - 3319.

[38] 周涛,李天宏.陕西省退耕还林(草)前后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246 - 250.

[39] 魏海,秦博,彭建,等.基于GRNN模型与邻域计算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14,33(5):831 - 841.

[40] 苏亚艺,朱道林,曲衍波,等.基于堆龙德庆县的生态脆弱区宜耕未利用土地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7):76 - 81,97.

[41] 曾珍,邱道持,李凤,等.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52 - 59,97.

[42] 余光英,员开奇.基于碳平衡适宜性评价的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J]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79 - 184,192.

[43] 邴龙飞,郗凤明,王美玲,等.沈阳铁西老工业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219 - 227.

[44] 范辉,刘卫东,吴泽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性的时空演变——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4,34(6):696 - 704.

[45] 黄凌翔,赵娣,金丽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实现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0):33 - 39.

[46] 张杨,严金明,石义.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旅游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及管控对策[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4):33 - 36,44.

[47] 曲衍波,姜广辉,商冉,等.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6):221 - 231,294.

[48] 林坚,刘博宇,楚建群.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如何变无序为有序[J] .中国土地,2014,33(5):18 - 19.

[49] 林坚,许超诣.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J] .城市规划,2014,38(1):26 - 34.

[50] 蔡玉梅,陈明,宋海荣.国内外空间规划运行体系研究述评[J] .规划师,2014,30(3):83 - 87.

[51] 徐东辉.“三规合一”的市域城乡总体规划[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8):30 - 36.

[52] 郭理桥.新型城镇化与基于“一张图”的“多规融合”信息平台[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1 - 3,13.

[53] 牛继强,徐丰.利用克隆选择算法构建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2):172 - 176.

[54] 邓强,陈建军,田志强.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分析的南宁市土地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技术方法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9 - 46.

[55] 徐忠国.基于ArcObjects和COM-Add-Ins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46 - 51.

[56] 马永欢,张丽君,黄先栋.确立我国土地管理红线的战略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14,(1):29 - 35.

[57] 王博,姜海,冯淑怡,等.基于多情景分析的中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69 - 76.

[58] 孔伟,郭杰,欧名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区域差别化管控[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00 - 106.

[59] 彭冲,肖皓,韩峰.2003—2012年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集聚演化及分异特征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2):24 - 31.

[60] 郭贯成,熊强.城市工业用地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4):45 - 52.

[61] 龙开胜,秦洁,陈利根.开发区闲置土地成因及其治理路径——以北方A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26 - 131.

[62] 杨奎奇,汪应宏,欧向军.江苏省小城镇地价空间分布与成因研究[J] .经济地理,2014,34(2):73 - 79.

[63] 林国斌,蔡为民,李震,等.住宅市场影响下的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风险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5):27 -34.

[64] 张红,高帅,王悦,等.拍卖机制特征对土地竞买价格的影响:来自北京的实证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7):11 - 16.

[65] 沈昊婧,冯长春,侯懿珊.城市间土地价格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4 - 8.

[66] 刘嘉毅,陶婷芳,夏鑫.产业结构变迁与住宅价格关系实证研究——来自中国内地的经验分析[J] .财经研究,2014,(3):73 -84.

[67] 陈利锋,范红忠.房价波动、货币政策与中国社会福利损失[J] .中国管理科学,2014,(5):42 - 50.

[68] 邓菊秋,赵婷.香港房地产税收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 .财经科学,2014,(1):104 - 113.

[69] 李芳,李秋娟.人民币汇率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基于2005—2012年月度数据的MS-VAR模型分析[J] . 国际金融研究,2014,(3):86 - 96.

[70] 颜燕,贺灿飞,刘涛,等.工业用地价格竞争、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市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 .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3):9 - 13.

[71] 杨其静,卓品,杨继东.工业用地出让与引资质量底线竞争[J] .管理世界,2014,(11):25 - 38.

[72] 唐鹏,石晓平,曲福田.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策略选择[J] .资源科学,2014,36(4):702 - 711.

[73] 郑思齐,孙伟增,吴璟,等.“以地生财,以财养地”[J] .经济研究,2014,(8):14 - 27.

[74] 张向强,姚金伟,孟庆国.“双轮驱动”模式下土地出让金支出的影响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14,(5):78 - 87.

[75] 范剑勇,莫家伟.地方债务、土地市场与地区工业增长[J] .经济研究,2014,(1):41 - 55.

[76] 崔裴,胡金星,周申龙.房地产租赁市场与房地产租买选择机制——基于发达国家住房市场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21 - 127,155 - 156.

[77] 鲍海君,袁定欢,庄红梅.土地督察与开发商囤地:策略抉择的演化博弈[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29 - 36,67.

[78] 王兆林,杨庆媛.重庆市不同类型农户土地退出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2 - 38.

[79] 王静,邱道持,赵梓琰,等.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改革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忠县316份农户调查问卷[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4):114 - 119.

[80] 于丽红,陈晋丽,兰庆高.农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需求意愿分析——基于辽宁省385个农户调查问卷[J] .农业经济问题,2014,(3):25 - 31,110.

[81] 祝天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征地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 .现代经济探讨,2014,(4):8 - 12.

[82] 候银萍.产权性质视角下的“农地入市”困境破解[J] .法学,2014,(5):58 - 68.

[83] 高学武,魏国学.城镇化视野下城中村治理困局的破解之策[J] .宏观经济研究,2014,(3):24 - 29,56.

[84] 张昌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怎么搞?[J] .求是,2014,(2):24 - 26.

[85] 姚如青,朱明芬.行政配置与市场配置:基于城乡统筹背景之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10 - 15,57.

[86] 王小映.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的分配[J] .农村经济,2014,(10):3 - 7.

[87] 黄薇.耕保再亮红灯——从“二调”成果看耕地质量保护[J] .中国土地,2014,33(1):28 - 33.

[88] 吴强华.耕保启动“质保”[J] .中国土地,2014,33(2):6 - 8.

[89] 奉婷,张凤荣,李灿,等.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00 - 211.

[90] 方勤先,严飞,魏朝富.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3):122 - 129.

[91] 程锋,王洪波,郧文聚.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75 - 82,97.

[92] 陈海燕,彭云,郑宏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应用研究——以大理至丽江铁路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109 - 113.

[93] 赵玉领,王巍,陈桂珅.以补定占等别约束——破解“占优补劣”难题的几点对策[J] .中国土地,2014,33(2):11 - 13.

[94] 张一鸣.耕地保护制度的转型与对策研究——构建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3):26 -32.

[95] 周小平,柴铎,王情,等.中国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 - 10.

[96] 牛海鹏,张杰,张安录.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基本问题分析及其政策路径[J] .资源科学,2014,36(3):427 - 437.

[97] 赵晓丽,张增祥,汪潇,等.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1 - 11.

[98] 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13 - 19.

[99] 李兆亮,杨子生,邹金浪.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1):88 - 92.

[100] 姚成胜,黄琳,吕晞,等.基于能值理论的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8):1 - 12.

[101] 余长坤,宋文博,吴次芳,等.河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对农民收入影响实证研究:1978—2012[J] .经济地理,2014,34(5):123 -129.

[102] 赵亚峰,贾科利,文琦.宁夏耕地压力动态变化规律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1):62 - 65.

[103] 荣颖,路婕,段贝贝,等.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河南省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22):19 -224.

[104] 任平,吴涛,周介铭.耕地资源非农化价值损失评价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4):786 - 795.

[105] 陈秋计.开采沉陷对耕地资源价值的影响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3):91 - 94.

[106] 王娜,涂建军,孙祥龙.基于灰色模糊评价法的耕地社会功能评价——以重庆市为例[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0):144 - 149.

[107] 王忠诚,华华,王淮永,等.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34(2):95 -101.

[108] 赵宏波,马延吉.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以吉林省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515 - 524.

[109] 孙前路,孙自保,刘天平.牧民草地生态保护认知与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西藏75个自然村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4):26 - 31.

[110] 郭宾,周忠发,苏维词,等.基于格网GIS的喀斯特山区草地生态脆弱性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14,34(2):204 - 206.

[111] 白永飞,黄建辉,郑淑霞,等.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形成与调控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2):93 - 102.

[112] 张佳宁.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地退化现状及应对策略[J] .草业科学,2014,31(4):776 - 781.

[113] 马林.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J] .草地学报,2014,22(2):229 - 233.

[114] 吕添贵,吴次芳,费罗成.基于发展视角下的土地整治顶层设计障碍分析及其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014,(2):17 - 21.

[115] 管栩,金晓斌,魏东岳,等.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构建[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4):71 - 76.

[116] 危小建,刘耀林,王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空间分异格局[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4):195 - 203.

[117] 李少帅,陈原,张超,等.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整治项目进展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3):83 - 88,97.

[118] 林坚,杨绍银,宋健,等.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程“制图标准”要点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1):40 - 45.

[119] 胡静,金晓斌,李红举,等.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土地整治信息组织模式[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3):188 - 195.

[120] 冯应斌,杨庆媛.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领域与基本方向[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75 - 182.

[121] 郭贝贝,金晓斌,杨绪红,等.基于农业自然风险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定方法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14,29(3):377 - 386.

[122] 唐秀美,潘瑜春,刘玉,等.基于耕地系数和预评价法的耕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211 - 218,294.

[123] 李霜,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的外部性与社会损失研究——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实证[J] .资源科学,2014,36(2):303 - 310.

[124] 黄晓阳,金晓斌,魏东岳,等.宅基地整治对农村耐用消费品购买影响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73 - 78.

[125] 刘莉,吴家惠,伍文,等.村民对村组织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6):79 - 83.

[126] 石峡,朱道林,张军连.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作用[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4):84 - 90.

[127] 罗吉,彭阳,陶德凯,等.规划协调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优化研究——来自武汉市38个村湾改造规划的实证经验[J] .现代城市研究,2014,(3):45 - 50.

[128] 滕熙,邹鹏.三旧改造下生态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及对策[J] .现代城市研究,2014,(2):95 - 99.

[129] 赵立志,张昱朔,张超,等.中小型煤矿工业废弃地再利用规划策略研究——以峰峰矿区老三矿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4,21(5):21 - 23,34.

[130] 程琳琳,李继欣,徐颖慧,等.基于综合评价的矿业废弃地整治时序确定[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4):222 - 229.

[131] 王浦,周进生,王春芳,等.矿业城市低碳发展与绿色矿山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1):16 - 18.

[132] 李晶,刘喜韬,胡振琪,等.高潜水位平原采煤沉陷区耕地损毁程度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0):209 - 216.

[133] 周妍,白中科,罗明,等.中国土地复垦监管体系问题与对策[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2):68 - 74,82.

[134] 卫新东,李立平,李海霞.神渭输煤管道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4):77 - 83.

[135] 王金满,张萌,白中科,等.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重构土壤颗粒组成的多重分形特征[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4):230 -238.

[136] 胡振琪,王新静,贺安民.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J] .煤炭学报,2014,39(1):11 - 18.

[137] 胡振琪,龙精华,王新静.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J] .煤炭学报,2014,39(8):1751 - 1757.

[138] 王培俊,胡振琪,邵芳,等.黄河泥沙作为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的可行性分析[J] .煤炭学报,2014,39(6):1133 - 1139.

[139] Janvry A, Gonzalez-Navarro M, Sadoulet E. Are Land Reforms Granting Complete Property Rights Politically Risky?[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4, 110:216 - 225.

[140] Rathakrishnan L, Kumar K. Land Institutions Divided India Economically[J] . Journal of Land and Rural Studies, 2014, (21):113 -125.

[141] Nolte K, Voget-Kleschin L. Consultation in Large-Scale Land Acquisitions[J] . World Development, 2014, 64:654 - 668.

[142] Messerli P, Giger M, Dwyer M, et al. The Geography of Large-Scale Land Acquisitions[J] . Applied Geography, 2014, 53:449 - 459.

[143] Ghatak M., Mookherjee D. Land Acquisition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Displaced Farmers[J]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4, 110:303 - 312.

[144] Niedertscheider M, Kuemmerle T, M ü ller D,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Drastic Institutional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s on Land System Dynamics in Germany between 1883 and 2007[J]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14, 28:98 - 108.

[145] Platt R. Historical Roots of American Land Use Institutions[J] . Land Use and Society, 2014(, 3):67 - 93.

[146] Gunnoe 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al Landownership:Neorentier Society and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Land[J] . Rural Sociology, 2014, 7(94):1 - 27.

[147] Ho P. The‘ Credibility The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operty Rights[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0:13 - 27.

[148] Bai Y, Kung J, Zhao Y. How Much Expropriation Hazard is Too Much?[J] . Land Economics, 2014, 9(03):434 - 457.

[149] Deininger K, Jin S, Xia F, Huang J. Moving Off the Farm[J] . World Development, 2014, 59:505 - 520.

[150] Ye L, Wu A. Urbanization, Land Development, and Land Financing[J] .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014, 3(6S1):354 - 368.

[151] Mesas-CarrascosaF J, Ma rí a Dolores Notario-Gar cí a M D, Jo sé Emilio Meroo de Larriva, et al. Validation of measurements of land plot area using UAV imagery[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4, 33(6):270 - 279.

[152] Vincent O, Rattan L. Using meta-analyses to assess pedo-variability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s and soil management in central Ohio, USA[J] . Geoderma, 2014, 232 - 23(411):56 - 68.

[153] Pontus O, Giles F, Martin H, et al. Good practices for estimating area and assessing accuracy of land change[J]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4, 14(85):42 - 57.

[154] Holtslag-Broekhof SM, Beunen R, van Marwijk, et al.“ Let’s try to get the best out of it” understanding land transactions during land use change[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14):561 - 570.

[155] Trincsi K, Thi-Thanh-H iê n Pham, Turner S. Mapping mountain diversity:Ethnic minorities and land use land cover change in Vietnam’s borderlands[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14):484 - 497.

[156] Hyungun S, Keechoo C, Sugie L, et al. Exploring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by service coverage and station-level accessibility on rail transit ridership[J] .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4, 3(62):134 - 140.

[157] Matthew M, Abduwasit G, Tashpolat T, et al. Effects of green space spatial pattern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J]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4, 8(91):59 - 66.

[158] Sandy K, Kate J, Side J. Planning at the edge:Integrating across the land sea divide[J] . Marine Policy, 2014, 4(77):118 - 125.

[159] Peter D, Iucy W. A review of policy, legal, land use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in Sydney, Australia:A brief reflection of challenges and lessons from the last 200 years[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62):450 - 460.

[160] N é meth J, Langhorst J. Rethinking urban transformation:Temporary uses for vacant land[J] .Cities, 2014, 4(05):143 - 150.

[161] Constantina T, Ioan I, Ileana P, et al. How successful is the resolution of land-use conflicts? A comparison of cases from Switzerland and Romania[J] . Applied Geography, 2014, 4(72):125 - 136.

[162] Jeffrey D K, Thiers P, Ozawa C P, et al. How well has land-use planning worked under different governance regimes? A case study in the Portland, OR-Vancouver, WA metropolitan area, USA[J]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4, 13(111):51 - 63.

[163] Ding C, Zhao X. Land market, l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Beijing[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0:83 - 90.

[164] Ferm J. Delivering affordable workspace:Perspectives of developers and workspace providers in London[J] .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4, 93:1 - 49.

[165] Hui E CM, Leung B Y-P, Yu K-H.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land - supplying channels on the supply of housing[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9:244 - 253.

[166] Kok N, Monkkonen P, Quigley J M. Land use regulations and the value of land and housing:An intra-metropolitan analysis[J]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4, 81:136 - 148.

[167] Hui E C M, Wang Z. Price anomalies and effectiveness of macro control policies:Evidence from Chinese housing markets[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9:96 - 109.

[168] Deininger K, Hilhorst T, Songwe V. Identifying and addressing land governance constraints to support intensification and land market operation:Evidence from 10 African countries[J] . Food Policy, 2014, 48:76 - 87.

[169] Alexander E R. Land-property markets and planning:A special case[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1:533 - 540.

[170] Liu Y, Fang F, Li Y. Key issu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0:6 - 12.

[171] Jones C. Land use planning policies and market forces:Utopian aspirations thwarted?[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8:573 - 579.

[172] Martinelli P. Latifundia revisited:Market power, land inequality and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interwar Italian agriculture[J] .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2014, (1):1 - 28.

[173] Wu Y, Zhang X, Skitmore M, et al. Industrial land price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growth:A Chinese case study[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6:199 - 209.

[174] Beilin R, Lindborg R, Stenseke M, et al. Analysing how drivers of agricultural land abandonment affect biodiversity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using case studies from Scandinavia, Iberia and Oceania[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1(36):60 - 72.

[175] Kosmas C, Kairis O, Karavitis C, et al.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land abandonment drivers in areas prone to desertification[J] . CATENA, 2014, 122(122):1 - 10.

[176] Robledano-Aymerich F, Romero-Díaz A, Belmonte-Serrato F, et al. Ecogeomorp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Land Abandonment in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s: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Physical Evolution and Biodiversity[J] .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4, 197(16):222-242.

[177] Smallbone L T, Matthews A, Lunt I D. Regrowth provides complementary habitat for woodland birds of conservation concern in a regenerat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J]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4, 129(124):43 - 52.

[178] Sulieman H M. Natural regeneration potential of abandoned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southern Gadarif Region, Sudan: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J] . 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52(2):217-227.

[179] Plieninger T, Hui C, Gaertner M, et al. The Impact of Land Abandonment on Species Richness and Abundance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A Meta-Analysis[J] . PLOS ONE, 2014, 9(5):e98355.

[180] Chiatante G, Brambilla M, Bogliani G. Spatially Explicit Conservation Issues for Threatened Bird Species in Mediterranean Farmland Landscapes[J] .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2014, 22(2):103 - 112.

[181] Al-Wadaey A, Ziadat F. A participatory GIS approach to identify critical land degradation areas and prioritize soil conservation for mountainous olive groves (case study)[J] .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3):782 - 791.

[182] Klimek S, Lohss G, Gabriel D. Model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rich farmland to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for conservation actions[J]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4, 177(174):65 - 74.

[183] Bermeo A, Couturier S, Pizaa M G. Con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Smallholder Cultivation Systems in Indigenous Territories:Mapping Land Availability for Milpa Cultivation in the HuastecaPoblana, Mexico[J] . Applied Geography, 2014, 5(33):299 - 310.

[184] Lienhard P, Panyasiri K, Sayphoummie S, et al. Profitability and Opportunity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in Acid Savannah Grasslands of Laos[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2014, 1(24):391 - 406.

[185] Celio E, Flint C G, Schoch P, et al. Farmers’ Perception of their Decision-making in Relation to Policy Schemes:A Comparison of Case Studies from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J] . Land Use Policy, 2014, 4(16):163 - 171.

[186] Olivier F V. Agrarian reform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ettlers in the Midwest of Brazil: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97):65 - 77.

[187] Hiironen J, Niukkanen K. On the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arable land in Finland-How costly will it be for the climate?[ 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61):192 - 198.

[188] Paulino E T. Th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o-political repercussions of Brazil’s land governance system[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61):134 - 144.

[189] Tran ThiPhung Ha, Han van Dijk, LeontineVisser. Impacts of changes in mangrove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forest accessibility and livelihood:A case study in mangrove-shrimp farming system in Ca Mau Province, Mekong Delta, Vietnam[J] . Land Use Policy, 2014, 3(61):89 - 101.

[190] Carroll C. Native enclosures:Tribal national parks and the progressiv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in Indian Country[J] . Geoforum, 2014, 5(35):31 - 40.

[191] Dahal K R, Chow E T. A GIS toolset for automated partitioning of urban lands[J] .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Software, 2014, 5(55):222 - 234.

[192] Robbins G. The DubeTradePort-King Shaka International Airport mega-project:Exploring impacts in the context of multi-scalar governance processes[J]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 45( 1):196 - 204.

[193] Cuba N, Bebbington A, Rogan J, et al. Extractive industries, livelihoods and natural resource competition:Mapping overlapping claims in Peru and Ghana[J] . Applied Geography, 2014, 5(410) :250 - 261.

[194] J. Skalo, K. Berchov á, J. Pokorn, et al. Landscape water potential as a new indicator for monitoring macrostructural landscape changes[J]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4, 3(61):80 - 93.

(本文责编:陈美景)

Progress Review on Land Sciences Research in 2014 and Prospects for 2015

FENG Guang-jing1, LIN Jian2, HU Zhen-qi3, ZHU Dao-lin4, FENG Lei5, ZHANG Qing-yong6, LANG Hai-ou1, CHEN Mei-jing1, ZHONG Ji-xiang1, LI Jing-yi2, FU Ming-da2, FU Wei2, LUAN Dong-sheng2
(1. China Land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Beijing 100035, China; 2.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4.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5.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6. Schoo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science in 2014 as well as theprospective of land science and topic priorities of China Land Sciences in 2015. Method employed is literature retriev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shared common focuses on land requisition and land property right,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and mechanism of land use, multi-planning integration, land market mechanism and government behavior, 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agricultural land remediation and reclamation of mining areas; 2) domestic studie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land system reformation, land use evaluation, urban-rural unified land market, cultivated land improvement, industrial and mining area remediation and so on, while foreign studie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historical changes and influence of land use, land use conflicts, land supply strategy, land market-property relationship,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and delineation of protection, lan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landscape patternof land remedi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four themes will be the topic priorities of China Land Sciences in 2015, namely 1)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of land resources; 2) to carry out studies on unified urban- rural land market and institution; 3) to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4)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land science itself.

land administration; land science; summary; main progress; outlook

F301.2

A

1001-8158(2015)01-0004-16

2014-12-20

2015-01-09

冯广京(1957-),男,山西阳泉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 fenggj@139.com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土地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与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爱这土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Synaptic aging disrupts synaptic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