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云 代会妍
[摘 要]延安地区石窟现存数量较多、分布地域广泛,多沿河谷及交通要道建置。依据延安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石窟的数量分布、建筑风格以及造像特征,可分为北魏至隋唐时期、宋金时期及元明清时期等三个时段,其中宋金时期数量居多。北朝石窟多呈云岗型塔柱式形制和龙门石窟常见的三壁三龛式,唐代石窟形制呈多样化;宋金时期石窟多为佛坛窟,石窟造像具有重写实、世俗化、生活情趣浓郁等特征;明清时期延安石窟世俗化色彩更加浓重。
[关键词]延安地区;石窟;宋夏战争
石窟,又称石窟寺,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或信众依山体开凿而成的建筑,其主要分为洞窟和摩崖造像两种形制。石窟集建筑、壁画、雕像于一体,反映了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传播及佛教艺术特色。延安石窟作为陕北石窟群中的一部分,它不仅记载着佛教在这一地区的流传、承载着古代延安地区民众的精神信仰,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它是研究延安地区古代佛教史、建筑史、民族文化史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实物遗存,因此对该地区的石窟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延安石窟的分布
陕西是中原北方晚期石窟较集中的地区,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目前全省已发现北魏至明清的石窟350余处[1],宋代及其以后的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延安地区共有石窟寺(包括摩崖造像)96处,洞窟数多达233个,延安地区共辖一区十二县,目前除延川县尚无石窟发现之外,其余各县均有分布,其中尤以安塞、志丹、富县等三县最为集中,石窟寺分别为23处、18处和14处。其余黄陵县8处、黄龙县和甘泉县均为6处、洛川县和子长县均为4处、宜川县3处、延川县2处、吴旗县1处。
由于石窟的开凿对于地质构造依赖性很大,因此石窟一般选择完整性好、成层厚度大而比较均一的岩体,要求岩体不能过于坚硬易于开凿,并具有较好的自稳能力,未经构造变动。[2]延安地区石窟大都依山而凿,或直接凿于山体石壁中。如安塞县王窑乡石寺河村西的石寺河石窟,位于石寺河与小沟河交汇的三角石崖上;白杨树湾石窟则位于王窑乡白台村村东1公里处崖壁上;子长县钟山石窟,背依钟山而建。
延安石窟多分布于河谷地带,如黄陵县石空寺石窟、富县石泓寺石窟、洛川县史家河石窟、新茂台石窟、志丹县城台石窟、石洼庄石窟等形成了以洛河道的带状分布;安塞樊庄石窟、招安寨石窟、高坪石窟、宝塔区清凉山万佛寺石窟则形成了以延河谷地的陕北地区零散分布。延安地区96处石窟中,就有82处开凿于河谷附近的山体。
此外,延安石窟的分布与该地区古道的走向有着密切关系。有学者指出,陕北北朝石窟沿两条古道分布:北线石窟分布在由古代凉州(今甘肃武威)经由陕北的吴旗、安塞、横山通往代京(今山西大同)的古道上,这条古道西通西域,东至辽东,称之鄂尔多斯沙漠南缘路,延安地区很多石窟如安塞县云山品寺石窟、界华寺石窟以及吴旗县石窟寺等。南线石窟则主要分布在由长安通往延安的古道附近,[3]如富县川庄石窟、黄陵县香坊石窟和麦洛安石窟就位于这条重要的通道上,呈线状分布格局。佛教的传播与交通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延安石窟的分布大多处于临界交通条件较便利的川道或者古代驿站。如富县柳园石窟,位于富县牛武镇,柳园村西,北依山,南为牛武川水,东西为川道;黄龙县花石崖石窟位于圪台乡花石崖村北,东西为川道;志丹县顺宁石窟位于顺宁镇顺宁村西,南北为川道,马家河石窟位于永宁镇马家河村梁山西麓,南北为川道。此外,由长安通往甘肃庆阳和西北部边塞要地的当时繁华的古道分布很多驿站,安塞县的黑泉驿便是古代驿站,现在仍以驿称,黑泉驿石窟就位于此地。
通常而言,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南北出现分化,南方重思辨,北方重禅坐。石窟不仅是信众祈福许愿的去处,同时也是僧人修禅的场所,因此石窟地址的选择多倾向于幽静僻远、依山傍水、远离闹市,如安塞县谭家营乡沐浴村的沐浴石窟,依山开凿临近延河距县城16公里,富县直罗镇韩村以东2.5公里处的石泓寺石窟,位于大白山南麓,南临川子河水;黄陵县腰坪乡潮塔村东北2.5公里处的紫峨寺石窟,南临建庄河之流,东西为深沟,周围皆为林区。此外,为方便香客祈福及僧人获取必要的经济食物来源,石窟往往位于村寨附近。
二、延安石窟的历史分期及特征
石窟之所以能在延安地区大量存在,当然源自民众的需要,它作为佛教信仰的载体,承载着古代人民的美好祈愿。依据该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石窟的数量分布、建筑风格以及造像特征,笔者将延安石窟分为三个时段:北魏至隋唐时期、宋金时期及元明清时期。
(一)北魏至唐代
这一时期,延安地区共建有石窟15处,其中北朝和唐代均为7处,隋代1处。陕北地区兴佛肇始于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后秦姚兴先后建都长安,皆崇奉佛教,著名的莫高窟最早开凿于前秦、麦积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后秦时期。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除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时期发生过灭佛事件外,北朝诸帝王都信奉佛教,因此北朝在中国佛教石窟方面,留下了不少宏伟的遗迹,如北魏开凿的有云冈、龙门石窟。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兴盛时期,佛教的各大宗派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从而实现佛教的中国化。
延安地区位于由甘肃庆阳到山西大同的佛教传播通道上,2009年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富县广家寨寺院遗址以及黄龙县隋唐时期的普隆寺遗址,均位于该重要通道。这一地区的安塞县云品山寺石窟、吴旗县石窟寺开凿时代约为北魏孝文帝改制以后。其形制内容和造像风格都受到同期云冈石窟的影响,为云岗型塔柱式形制,但也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西魏时期开凿了黄陵县香坊石窟和麦洛安石窟,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平顶,内部多为同期龙门石窟常见的三壁三龛式。[4]而唐代延安石窟形制多样,有穹窿顶加横向人字披的大佛顶式,有略呈方形的穹窿顶窟,有呈方形平面的中心柱窟等等。
(二)宋金时期
延安地区宋金开凿石窟非常兴盛,是北方晚期石窟的集中地区。根据表二数据统计,这一时期的延安石窟多达63处,占总数的66%。从全国范围看,佛教凿窟造像在宋代已趋于衰落,宋代石窟群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而延安地区的宋代石窟数量可观,弥足珍贵。最为著名的有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开凿的子长钟山石窟、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建造的黄陵双龙石窟、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开凿的延安万佛洞和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建造的富县阁子头石窟。
延安地区北宋时期出现大量石窟造像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二点,其一是宋夏战争。史书记载,北宋仁宗景■五年(1038年),西北党项族首领李元昊自立“大夏”政权,史称西夏。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宝元二年(1040年)年三月,元昊进攻宋朝,拉开了宋夏战争的序幕。战争断断续续,先后发生五次,历经北宋仁宗、英、神宗、哲宗、徽宗五朝,直至北宋灭亡,即宋徽宗靖康二年(1127年)。宋朝抵抗西夏的前线,东起麟(今陕西神木)、府(今陕西府谷),西至灵(今宁夏灵武西南)、凉(今甘肃武威),延安地区在宋金时期是宋代的边防要地,西南通长安、北方通边塞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延州(今陕西延安)也成为北宋抵抗西夏的军事重镇。仁宗宝元二年(1040年),宋夏延州之战爆发,最终以宋败夏胜收场。很多石窟题刻表明,抗击西夏的将士们参与了石窟建造。如志丹县何家洼石窟题记“惟南瞻部州大宋国修□管界保安军德靖寨管下,小胡族第二十四指挥、施主维那头首领吃多遇等造。修造石宫佛堂一所,大佛五尊,小佛一千尊,并及观音、慈氏、十六罗汉,并已了毕。皇帝万岁,重臣千秋、风调雨顺,天下人安,已后永为供养。”[5]保安军德靖寨在今志丹县旦八镇境内。北宋中期,为了对付西夏,给羌人部族的大小首领封官,由他们分别统率本部族壮丁,组成蕃兵。蕃兵实际上以各部族为单位,又依其人数多少,采用禁兵都和指挥或甲和队的编制。上引题记中的“小胡族”即为地方蕃兵。因此延安石窟在宋夏对峙的战争环境中获得发展,军人参与开凿石窟,石窟与军事城寨伴生,城寨驻军不仅参与了石窟的修造,也是维护石窟寺院经济的重要施主。其二是民众需求。战乱不安的社会环境使得当地民众渴望天下太平,现实中的苦难和不满转而寻求佛教的精神解脱,因此很多家族和民间的能工巧匠加入了开凿石窟的行列。学者李静杰通过对宋金时期陕北石窟题记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石窟施主身份可分为家族施主、结社施主、军人施主、军民施主等四种情况,从事开窟造像的主要工匠有以介端、介处为首的介氏家族和以王志、王信为首的工匠班底。[5]
宋代延安石窟主要有如下特征:其一,大多为佛坛窟,以子长县钟山石窟主窟为例,窟内呈长方形,中央开凿一长方形大佛坛,坛上立八根方形石柱,前后对称,横列两排,直通穹顶。佛坛开凿三组佛像,坛上石柱四周及窟内四壁都雕刻大小不等的佛、菩萨、罗汉形象,气韵生动、个性鲜明。规模类似的北宋佛坛窟还有黄陵县双龙千佛洞石窟、宝塔区清凉山万佛洞第1窟等。延安地区的北宋佛坛窟,是依据地面佛殿的基本结构设计而开凿。坛上的佛像也遵照木质佛殿中排列方式。佛坛上的方柱与石屏连接穹顶的方式为窟内独特设计,较之唐代以前的同地区石窟,更多地模仿地面佛寺,促进了古代佛坛窟的发展[6]152。其二,石窟佛像时代特征鲜明,服饰厚重、衣纹自然流畅;胸前袒露、头顶发髻较长、面部圆润饱满;造像生活气息更强,雕刻技巧细腻。也有学者把这一地区宋代石窟造像概括为重写实、世俗化、生活情趣浓郁等特征。[7]作为金代石窟的代表富县石泓寺石窟窟内雕刻非常密集华丽,石柱及洞窟四壁刻满排列整齐的小型千佛像,窟顶由华丽图案装饰。其特征与该地区宋代石窟类似,可视为这一带北宋石窟的延续发展。
(三)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陕北石窟主要分布在榆林地区,这一时期延安地区共凿窟造像仅13处,其中明代占10处。石窟大多集中在志丹县,共有7窟,如马家河石窟、卧龙寺石窟、龙山石佛寺石窟等。据《延安市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延安地区自然灾害频发,旱灾、水涝、雹灾、冻害、蝗灾、地震、雪灾等重大灾害都有记录。[8]自然灾害的频发是民间信众为祈福驱祸而营造石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藉此获得精神寄托。根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延安石窟中尚无清代始建的,有清一代仅对历代石窟加以重修补塑工作。如黄陵双龙千佛洞石窟中就有清道光戌子年(1828年)重修记事碑一通,宝塔区桥沟镇狄青牢村西的狄青牢石窟,窟顶东侧就有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狄青牢碑记》一通。
明清时期延安石窟世俗化色彩更加浓重,人民往往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开窟造像。志丹县顺宁镇驸马沟门村东的驸马沟门石窟中正面为高1.2米的主佛药师佛。两侧各有一尊捧钵弟子像,均高0.8米。最主要的是两侧基坛上各有4尊泥塑古代名医像。名医像的出现是因为人民祈求健康平安,无病无灾。此外明清石窟另一特点为此时出现了多处道教石窟或释道合一石窟。如志丹县白沙川石窟1号窟造像头加冠,腰系玉带;3号石窟佛像头戴高髻冠,双手合十,双目微闭,身披双领架裟;4号窟造像一尊头梳发髻、留长须、系玉带,一尊戴官帽、披朝服、系玉带;5号窟造像两尊,道教服饰。可见这一时期石窟中释道儒合流的特点更加突出。
三、结语
延安地区现有石窟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其中犹以安塞县、志丹县和富县境内最多。延安石窟多位于河谷地带,且大多沿该地区古代两条古道分布,一条为古代凉州(今甘肃武威)经由陕北的吴旗、安塞、横山通往代京(今山西大同)的古道;另一条则为由长安通往延安的古道。依据延安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石窟的数量分布、建筑风格以及造像特征,可分为北魏至隋唐时期、宋金时期及元明清时期等三个时段,其中宋金时期数量居多。北朝石窟多呈云岗型塔柱式形制和龙门石窟常见的三壁三龛式,唐代石窟形制呈多样化。宋金时期石窟多为佛坛窟,石窟造像具有重写实、世俗化、生活情趣浓郁等特征。明清时期延安石窟世俗化色彩更加浓重,出现了古代名医的石窟造像以及三教合流的造像并存现象。
参考文献:
[1]韩伟.陕西石窟概论[J].文物,1998(3)
[2]张多勇.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特点及地理环境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2009(1)
[3]温玉成.中国石窟与文化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
[4]靳之林.陕北地区发现一批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J].文物,1989(4)
[5]李静杰.陕西宋金石窟题记内容分析[J].敦煌研究,2013(3)
[6]常青.石窟寺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崔彬.延安地区的宋代佛教石窟造像艺术[J].文艺研究,2010(8)
[8]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市志·自然灾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基金项目:延安市社会科学专项资金规划项目《陕北石窟的分布、分期及其特征研究》(13BLK24)
作者介绍:张志云(1975-),男,江西九江人,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4级中国史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