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席勒《美育书简》中的美育思想

2015-01-12 23:48李睿聪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席勒自由游戏

李睿聪

摘 要:1795年,德国美学家席勒发表了《美育书简》,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美育书简》被人们称为“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在整个西方的美学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美育书简》;席勒;游戏;自由

《美育书简》,也称作《审美教育书简》,是美学理论家席勒最重要的美学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标志着审美现代性的创生,他也凭借《美育书简》在美学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美育书简》中,席勒把抽象的人性当做理论基础,从康德的唯心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出发,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批判了启蒙理性的弊端,提出恢复感性的合法性,提出通过审美教育的方式来改变人性分裂,获得精神上的解放,重新塑造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完美人格,从而使人由审美的自由王国进入政治的“自由王国”。他认为审美教育是改造社会、带给人们真正自由的唯一途径,“应该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的问题之前”。即使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观点,也依然能从中获得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1793年到1795年,席勒将自己的美学思想以27封信的形式报告给曾经在自己贫病交加的时候资助过自己的丹麦王子奥古斯腾堡公爵,后来这些信件被公开发表在《季节女神》杂志上,形成了后来的《美育书简》。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席勒提出关于对欧洲政局的转变、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及由于革命所引起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美育书简》是对法国大革命进行哲学沉思的产物。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席勒的美育思想是以人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只有通过审美教育使人具备了完整的性格,才能实现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自由,而当时社会的人,却处在野蛮和颓废的两极,相比于原始的希腊人,近代人是片面的、畸形的和精神空虚的。席勒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政治自由的问题,通向自由之路不应该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应当是审美教育,首先让人获得完整的人性,把自然地人变成道德的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席勒跟当时的进步青年一样,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强烈反抗封建制度的压迫,期盼着革命的到来,盼望着能重新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幸福国度。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封建专制主义伴随着巴士底监狱一起被摧毁。随着革命的进一步推进,大家看到的却是雅各宾派暴力专政的实行席勒看到的是“污秽和血”,席勒陷入到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之中,当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彻底打破甚至颠覆了德国知识界对革命的期望。席勒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意识到,革命恐怕并不能带给人们真正自由、平等和幸福的生活。而想要达到真正自由的目的,审美是必经之路。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二、席勒美育思想的内涵

席勒认为:“我们必须寻求一种国家没有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去打开不受一切政治腐化污染保持纯洁的源泉。”而这里的工具指的就是美的艺术,“人性失去了尊严,但是艺术拯救了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育就是艺术教育,艺术的性质决定了美的艺术是美育最重要的方式。席勒认为,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最重要的条件,只有通过美育,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完整的人。因为只有艺术能够不受到政治的污染腐化,打开纯净的美的源泉,用以滋养、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性,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真正的自由。

在席勒看来,“若是让抽象作用尽可能地上升”,就会从人里面分辨出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永远不变的“人格”,另一个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状态”。这两个因素在“绝对存在”中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中却“永远是两个”。而人最理想的状态是两者的统一,这两个抽象的对立面相互依存,才能完成统一的整体。所以,人又由两种对立的力量产生两种自然要求,一种是理性冲动,另一种是感性冲动。理性冲动要求有绝对的形式性,它是把凡是世界存在消融在人的自身之内,使人的一切变化处于和谐之中;感性冲动则要求绝对的实在性,它把凡是形式的东西转化成世界,使人的一切素质表现出来。想要获得完整统一的人性,达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使“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得到最好的结合。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对立和矛盾,这就需要借助文化教养的功能,借助第三种力量——“游戏冲动”来达到统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游戏指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孩童间的嬉戏打闹、玩乐逗趣,而是摆脱了感性的物质需要和理性的道德纪律强制的自由活动。他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所以,艺术需要通过游戏来拯救人性。我们甚至可以说,因为有游戏说作为基础,他才最终得以建立整座美学大厦。

三、席勒美育思想评析

席勒第一次在美学史上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不难看出,席勒当时已经看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看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不可摆脱的深刻矛盾。在美学的发展史上,还没有人像席勒一样,把美学和整个人类的进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重点放在人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美育的任务提高到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

即便《美育书简》最为“第一部美誉的宣言书”在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它也依然存在着片面性。席勒过分的夸大了审美教育的作用,而过分贬低了物质实践活动的作用。席勒把一切自由、平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审美活动上,却忽略了人类社会不可能离开社会实践活动而单纯的建立在审美活动上。想要实现真正的自由,首先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审美活动打下物质基础,创造条件。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自由的“游戏”,才有可能实现完整的人性,实现真正的自由。

席勒的美育思想放在今天也依然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的。在“礼崩乐坏”的当今社会,人们受到人们容易受到金钱的驱使、利益的诱惑,沉溺于金钱、权利、物质享受等等,造成人性的分裂以及人格的不健全,美育就更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来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实现人的个性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4]爱克曼.《歌德谈话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猜你喜欢
席勒自由游戏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