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精打细算的培训成本与收益

2015-01-10 02:49杨丛丽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受训者收益成本

杨丛丽

值得精打细算的培训成本与收益

杨丛丽

作为开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员工在职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怎样的成本与收益?对企业而言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如何用最经济的培训成本,去获取最大的企业效益,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不断提高技能和能力,使自己不仅适应工作的要求,又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同样是令员工与企业都关心的话题。可是培训需要付出成本由谁承担?培训后员工接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创造出了更高的收益,企业与员工应当如何分享?

企业培训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是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运用企业对在职员工培训的实例,对在职培训的两种形式——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改进培训的参考思路。

成本研究渊源探寻

企业竞争焦点不仅是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更应该是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培训是管理的前提、培训是管理的手段。企业应该把培训作为管理的机会和途径,围绕企业的任务和目标组织实施,并通过培训沟通上下级联系,掌握工作进展,达成相互理解与支持,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职工及企业发展不断提升的需要,企业开展在职培训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要从观念、内容、方式以及授课者的选择等方面,变革企业培训工作。在这一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根据IALS(InternationalAdultLiteracySurvey国际成人扫盲调查)对OECD(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培训活动的调查,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成人培训参与率分别为48.18%和44.16%。德国的培训参与率为20.10%,荷兰的培训参与率为34.18%,瑞典的培训参与率为55.15%,英国的培训参与率为58.10%,加拿大的培训参与率为37.17%。

日本松下电器多年形成的培训名言是: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在职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内容,已经被视为日本松下“向管理要效益的”的最基础性工作,成为提升员工技术素质、对企业文化认可度及增强企业凝聚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被视为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联系纽带。从我国培训领域的情况来看,外资企业的重视程度更胜一筹。譬如惠普公司在中国通过上培训课、组织集训班,出国到研发基地或生产车间所在国家,对员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在职培训不可避免涉及成本与收益的考量。人力资本是在职培训成本与收益研究的起点,作为投资的重要形式在职培训研究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认识。1964年美国学者贝克尔在其著作中,探讨了在职培训的收入效应,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培训及其不同对象的成本分担。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Mincer(明瑟)提出培训收入方程计算公式,对培训教育与工作经验等投入要素的回报,进行了简洁透彻的阐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客观存在的培训产出效应。明瑟回归方程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经验研究常用的模型。从而为进一步探讨了在职培训与收入、就业行为关系提供了实证基础。英国经济学家马克·布劳格说,世上众多看来毫无联系的现象,就出于一个确定的法则,即个人的决定,企业的在职培训同样具有牺牲眼前利益换取未来收益的特点。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在服务和质量上更加精益求精,必须保持领先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及时给员工“充电”,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实现企业战略规划,持续提升经营业绩。

目前我国企业更为关注内部人才资源进行培训。调查显示企业提供的教育和培训的参与率为44.17%,平均培训时间为61.98天,培训投资的平均值为630元。上述描述性统计数据显示,培训支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平均支出来看,制造业企业人均培训费用为80元,其中东部地区为83元、西部地区为73元。从企业群体来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在职培训普遍被列入年度支出计划,培训费用支出逐年增长,多的可以达到上千万元。

在职培训的成本构成

企业在职培训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因培训花费在设备、材料、机器等方面的支出;培训者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以及相关的各项服务管理费用等;企业支出的培训策划、课程设计、资料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为接受培训而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培训期间收入的降低、工作晋升的延误、与企业组织和同事间沟通的减少等。

企业在职培训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受益是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量及利润的增加。间接收益则体现在组织效率、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的提升等。

在职培训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本质上遵从“任何一项投资行为都必须付出初始性的成本,以求得获取未来的回报”的法则。在职培训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必然有相应的成本付出和收益回报。作为投资能够提高未来劳动生产率及收入,在职培训同时必须花费一定的成本,既包括直接成本也包括间接成本。

企业在职培训的成本因培训性质、内容、种类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业为在职培训所支付的直接成本。举办技术培训班,不仅要支付受训者的工资及教师的讲课费,还要支付租用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的费用。即使所使用本企业的师资、场地、设备,也应当计入培训财务成本。二是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职工参加培训需花费一定的时间,有的需要全脱产,有的需要半脱产,有的培训虽然是在业余时间进行,但受训员工需要提前下班或请假。参加培训的员工常常不能全身心投入企业日常生产与经营,会带来一定的损失。三是利用机器设备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例如在培训中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学徒讲授操作技能,其工作效率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这种损失也应计入培训成本之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培训作为投资并非企业单方面的投资,而是企业与受训员工的共同投资。按照培训成本直接或间接的标准,在职培训成本主要发生在员工个人和企业组织之间,应该归纳为在职培训的直接与间接成本。

链接:

W0表示未经培训的雇员工资率,R0表示未经培训的雇员边际收益(改变单位劳动力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变化),W1、R1分别表示培训期间的工资率和边际收益,W2、R2分别表示培训后的工资率和边际收益,R1<R2是因为雇员在进行普通培训时,不得不分散精力,从而影响正常的收益R0(未经培训的员工劳动收益),在接受培训结束后R2>R0。由于普通培训对所有企业都有用,因而在完全的市场经济中若企业不支付W2的工资率,员工必将流向其他企业。所以在普通培训的投资中,培训成本和收益必须由员工自己承担,即使是由企业支付,在现代社会中也要通过法律手段(签订合同)来加以约束。因为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若通过法律手段来强制性约束,经培训后的员工就不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收益流失。因此合理的情况是由员工负担接受普通培训的成本并享有其收益。这种成本和收益安排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

普通与特殊培训的区别

研究与实践表明,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在职培训在不同层面使受训者个体、企业组织和整个社会获得了不同的收益。对受训者而言在职培训增加了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使员工在企业组织中不断实现社会化,提高了其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力。技能的进一步上升,使员工的工作增加了对公司的贡献。

对企业组织而言,在职培训加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内的凝聚力得以提高,在工作中收获到了更多的乐趣与满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职培训员工工作稳定性提高了,使企业组织能够保持良性运转。

对全社会来说,在职培训一定程度弥补了受训者在学校教育阶段,形成的与企业人力资本标准的差距。通过培训加以弥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了和谐“学习型”社会。在增强受训者个体与企业组织竞争力的同时,提高了两者匹配程度,使得技能供给与技能需求有效衔接,从而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培训的收益并非是企业单方面的收益,而是企业与受训员工的共同收益。

从我国传统的情况来看,在职培训一般有岗位练兵、技术训练、业余培训、高校进修、国外进修等多种形式。但是根据企业在职培训的内容来看,不外乎两种——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普通培训是一般性培训,培训所得到的技能同样适用于其他企业,培训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之间的替代性较强,受训者对于所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能发挥提高的作用,如计算机应用培训、驾驶培训。特殊培训只对本企业有用,对其他企业没有或极少具有价值。通常情况下普通培训的成本员工应当承担一部分。特殊培训的成本则由企业全部负担。因为普通培训所赋予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可以转移,他们可以借此去其他企业谋职,获得与其当前技能相称的、较高的薪酬收益。

如果由企业负担普通培训的成本,员工接受过培训之后转去其他企业,则作为投资者的企业方,便会没有收益可言,还可能造成经济损失。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愿在普通培训后遇到的结果。

对于员工来说,获得技能无论如何都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因此合理的规则是——员工负担普通培训的成本并享有其收益。只有这样成本和收益安排才是最有效。当然员工对普通培训的成本,不一定采取直接付费的方式。企业往往通过以下方式来对培训的成本和收益做出安排:即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种与较低的生产率相对应的较低工资率。而在培训后获得与较高的生产率相对应的较高工资率。

特殊培训所学得的特殊技术,因不能转移或不能转售对其他企业毫无用处。特殊培训所增加的人力资本,始终依存于培训企业而存在,离开企业接受培训的员工,就不能依赖培训所增加的人力资本谋取额外的利益。所以企业就不必担心特殊培训结束,员工会转移到其他企业就业。不必担心培训结束后员工“跳槽”,即使受训员工以后的边际收益R2>R0,企业也只需向员工支付W0的工资。

猜你喜欢
受训者收益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如何解开设计院BIM应用的收益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