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与困境: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2015-01-10 07:02王晓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残疾教学方法大学生

王晓林

(绥化学院 体育系,黑龙江 绥化 152061)

依据与困境: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王晓林

(绥化学院 体育系,黑龙江 绥化 15206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归纳法对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依据和困境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分析研究,提出可以把健康第一、系统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运动医学、项群理论作为高校残疾人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教学改革的需要、康复医疗的需要、教学任务的需要、健身方法的需要是实践依据;高校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体育能力、特殊体育教师能力、教学环境、课程内容与目标、方法的本身特性是实施困境。

高校特殊体育;残疾大学生;特殊体育教学方法;实施依据;现实困境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展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地改进、创新,以致更加适合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需要,使高校残疾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达到强身健体、康复医疗的目的。但就目前高校残疾学生的特点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运动能力,都给高校特殊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虽然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这些研究只是针对某些课程的个别尝试和探索,缺乏全面性和具体性[1]。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认真深入研究,构建出系统性、实效性、指导性的方法体系,以便更加能适应当前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2 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1 “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提出的体育教学指导依据,也是当前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普遍认可的指导依据。因此,作为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也应该在这一理论依据的指导下进行,这能够使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科学而有效,不会失去体育的本质意义,使特殊体育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评价指标、考核体系得到更好地实现。

2.1.2 系统论

系统论的创始人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认为:“系统表现为一个整体,其中每一要素的变化依赖于所有其他要素。即各要素具有相关性,系统是各个组成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这一理论也被很多学者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中,认为体育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它的选择与应用要充分考虑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教学资源、运动能力、教学环境、教学任务等要素[2]。因此,在高校特殊体育教学中不同类型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方法选择的差异性,但是也要重点关注课堂教学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任务的达成以及个体体育知识技能的获取成效。

2.1.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的教学方法要从残疾大学生的个体实践知识和经验出发,充分考虑到残疾大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强调个体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知程度,对整个教学任务的了解程度,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才能够使残疾大学生主动构建所学的知识体系,使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旧知识与新知识、旧能力与新能力、旧概念与新概念形成交叉互惠的连锁反应,推动新的知识体系的形成,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3]。

2.1.4 运动医学的相关理论

高校残疾学生的康复医疗问题是高校特殊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为了达到康复医疗的目的,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也必须在运动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4],这就要求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附加一些医疗保健的方法手段[5],并不单纯地一味地实施体育教学,既要达到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又要达到康复医疗的目的,进一步发挥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和作用。

2.1.5 项群理论

由于当前高校残疾学生的类质特点,使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训练所要采用的项目内容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因此,体育教师在无法达到教学内容均衡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教学与训练就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方法也应该以不同项群的特点和属性为依据,创新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6]。

2.2 实践依据

2.2.1 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之一。

30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决定都详细阐述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这都为高校特殊体育课程设置和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契机与要求。目前,除了特殊教育学校外,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高校并不是很多。高校特殊体育还没有在全国各大高校全面大范围展开,截止到2012年末,我国共有10所高校开始正式招收残疾大学生,这为设置高校特殊体育课程和构建适应残疾大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了研究空间。

2.2.2 残疾人康复医疗的需要

由于高校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不仅要考虑完成残疾人体育教学目标[7],而且要考虑到残疾学生康复医疗的需要,要本着康复治疗的目的来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此外,国家关于残疾人康复的有关要求为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如表1、表2所示。

表1 残疾人9种医疗康复项目统计表

表2 国家残疾人康复政策统计表

2.2.3 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根据高校残疾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结构图(图1)可知:教学方法是实现知识技能转化的辅助方式之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高校残疾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必要手段[8]。

图1 高校特殊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结构图

2.2.4 获得运动健身方法的需要

图2 高校残疾学生体育健身方法的获取路径

高校特殊体育教学不仅使残疾大学生掌握了必须的体育知识技能,而且也使残疾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了必备的健身方法(图2)。这些方法在高校残疾学生的体育健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残疾人体育健身事业的全面开展提供方法指导,满足残疾人体育健身的需要[9]。

3 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困境

3.1 残疾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高校残疾学生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智力与非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状态、性别年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心理特征。体育心理学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教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但是,高校残疾学生在运动能力、身心素质与正常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影响着教学方法选择与课程设置,导致同一年级同一水平的学生对某种体育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可能会有很明显的差异性。同样,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同样一种体育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够科学而准确地分析研究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应用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法,使残疾大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和阶段发展[10]。

3.2 残疾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为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契机。而方法最优化选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培养高校残疾学生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将来工作中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研究认为:高校残疾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包括体育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锻炼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对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具备与否直接限制了实施效果,影响到教与学的质量,是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条件[11]。

3.3 高校特殊体育教师的能力

高校特殊体育教师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表达、教学技能、教学组织、示范讲解、运动能力以及教学控制等多个方面,是控制与操作体育教学方法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实践证明: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要能够在教师的能力范围内并能为教师充分理解和把握,就能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是,体育教学方法本身虽然好,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位教师,而且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导致特殊体育教师的方法实施受到限制。因此,特殊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生的特点,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并能根据特殊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丰富和改造现有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12]。

3.4 残疾大学生体育教学环境

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设备条件(体育场馆设施等)、教学空间条件(教室、场地、实验室、活动室等)和教学时间条件等。实践证明,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环境对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选择与应用,会进一步开拓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和适用范围。特别是高校残疾学生体育场馆设施的基本条件[13],因此,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要在教学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学校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条件的功能与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针对普通学生的教学设施建设相对较好,而对于残疾大学生的教学设施配备情况却相对缺乏,从而使教学的实施受到限制。

3.5 残疾大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与目标

不同领域或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借助于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来实现。例如,如果目标强调知识的接受,则选择以手语传递信息为主的讲解方法(聋人大学生);如果以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则应选择以手语交流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示范法(聋人大学生)。所以,特殊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应是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可见教学目标限制了教学方法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分类知识和方法,把教学中的抽象目标分解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目标,并依此来选择确定具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此外,高校体育课程在不同阶段、不同单元、不同课时,其内容也是不一致的,在知识要求、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有根本区别的,所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可见,体育教师应该把握各个体育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够根据不同的体育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需要,选择所需要的教学方法[14]。

综上所述,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具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又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要在现有的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创新,才能够推动高校特殊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步伐,满足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需要。

[1]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54-187.

[2] 张晓梅.聋校语言教学法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31(2):98-100.

[3]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0-185

[4] 王安利.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68-198

[5] 贝尔.高崇玄,译.运动损伤临床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65-189

[6]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72-205

[7] 周丽萍,王达,王小燕,等,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2008,18(5):36-38.

[8]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27(1):41-50.

[9] 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5-78.

[10] 穆然华.和谐社会高校特殊体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1):112-114.

[11] 张加贝.试论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56-58.

[12] 古维秋.聋人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体态语释义及运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8):283-286.

[13] 刘爱琴.一种有效的聋人语言与思维形成的方法-格式化语言教学方法[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5(3):29-31.

[14] 潘跃林.高校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模式创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70-72.

(责任编辑、校对:孙海祥)

Basis and Predicament: Exploring on University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WANG Xiao-l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152061, China)

Mainl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d inductive method, it has analysis of diversified, multi angle of the implementation basis and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ink. It Can put health first, system theory,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theory, sports medicine, event group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ports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s. The need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medical rehabilitation needs, teaching tasks and methods of fitness needs are the practice basis. The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re the university disable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he sports ability, special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urse content, arget, and method.

university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disabled college students;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the implementation basis;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G807.0

A

1009-9115(2015)02-0130-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2.03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1115)

2014-08-12

王晓林(1976-),男,黑龙江绥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残疾教学方法大学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