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汉学发展的启示

2015-01-09 11:40高贝贝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启示历史

[摘 要] 国外的汉学研究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并不断发展、扩充研究领域期间可谓硕果累累。本文通过对其发展历史和研究成果的分析,探究背后的主客观原因,以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历史;原因;启示

一、何谓汉学

汉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汉学主要是指海外学者对中国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注重人文和历史,多以中国古代为研究对象。广义的汉学涵盖了本世纪在美国起源并在欧美广为发展的对中国当代问题的研究。但两个概念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研究对象和出发点的改变而已。汉学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是西方学者对中国文明研究后的概括,当然其研究以其特定的价值观念、美学理念、意识形态为背景,因此具有比较文化研究的性质。

二、历史与成果

早在公元522年,中国文化便以佛教形式传入了日本,日本传统汉学形成于14-15世纪,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对于西方,在1583年,西方传教士到达中国,中国文化开始进入耶酥会,“传教士汉学”也有了400多年历史。1814年12月11日,法国法兰西学院开设汉学课程,设立汉学教授席位,标志着汉学在欧洲正式确立。

言及西方汉学,不得不提利玛窦。作为西方汉学第一人,利玛窦的著作向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西方汉学的基石。利玛窦是真正掌握汉语的第一位传教士,对中国古籍也十分熟悉。在《天主实义》中,他在论证“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的三百余字里,就引用了《中庸》、《诗》、 《书》、《礼》等多种典籍,可见其中文造诣。

各国的汉学研究,均成绩斐然。法国著《塞外民族语言考》、《汉文启蒙》等著作的雷慕沙;译《道德经》、《白蛇记》等的儒莲;开西方中国古代艺术研究之先河,启发后人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汉学,被尊称为欧洲汉学泰斗的法兰西学院汉学教授沙畹等。瑞典有以音韵学为工具,运用方言材料,用广东方言作底,以日本汉音吴音为证,对古代音韵作研究的高本汉;运用语言学知识考察方言的语音和语法特点,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典籍的马悦然。英国有理雅格、李约瑟、威利等。

各汉学家均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其成果之丰硕从上述例举中可见一斑。而汉学研究的系统和持久进行则依靠诸多汉学研究所及大学汉语课程的开设。其中有著名的哈佛燕京学社,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研究所等。其开设课程也包揽万象:如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设当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对外政策、中国史前艺术史及考古学、中国地理和海外华人、老子等,更有大学开设中共党史和中国文化大革命史。

国外汉学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其研究不仅仅是记录,报告,而是有所创建,分门别类,以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考察,既有宏观把握:如侧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的传统汉学及侧重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现代中国学,又有微观细致的探索:如敦煌学等。

三、成功之原因

海外汉学目前的发展虽因研究者及研究国的好恶不同、目的不同、素养不同有良莠不齐之现象,但我们应更多的探究其硕果背后的原因,以借己用。

首先,对于人的因素而言。综观各成功的汉学家,他们均有以下相同之处:对汉语语言文字具备基本功力,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程度的认识,研究植根于中外文化的对比上,尊重研究对象。研究者的素养具有关键的作用,他必须同时具备本国和对象国的文化、历史和哲学素养,并能用独特的视角研究。

其次,硬件因素:如经济支持度、图书资源、设备等。美国政府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对相应机构和组织进行大手笔资助,促使国内迅速收纳和成长了一批专业化人才。哈佛燕京学社的史料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国古代典籍收藏量有50多万册,不少国内罕见的资料也在其收藏之列,这种坚实的资源后盾是其得以成功的基石,再加之基金会的资助和信息资料的无障碍快速流动,使其快速成长显得顺理成章。

同时,伴随着汉学界所谓美、日、苏、欧四分天下局面的,是各国家和地区的协同研究。 如欧洲的“宋代研究计划”实验以及“汉学研究文摘”的编辑等,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国汉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合作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研究,发挥地区及研究者优势,为汉学发展铺设了更宽广的道路。

四、结语

国外汉学迅速、全面、多元化的发展,对我们来讲大有裨益。从文化交流层面上,通过对汉学的研究,使我们能从他人眼中更清醒、全面的认识到自身,进而进行调整,以更积极有效的姿态将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学术研究层面,通过梳理国外汉学的发展轨迹、发展模式及研究范式等,对我们进行其他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周勤.本土经验的全球意义——为《世界汉学》创刊访杜维明教授[J].世界汉学,1998(1).

[2]何沛雄.21世纪汉学研究新趋向[M].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3]阎纯德.汉学与西方汉学界[J].中国文化研究,1993(1).

[4]高智瑜,林华.利玛窦与西方汉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5).

[5]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崔玉军.80年代以来大陆的国外中国行研究:历史与展望[J].国际关系学报,2006,(3).

作者简介:高贝贝(1984—),女,河南许昌人,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启示历史
新历史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