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临床治疗分析

2015-01-09 00:06曹迎春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2期
关键词:治疗分析

曹迎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24

摘 要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腹泻患儿54例,进行回顾分析,主要是纠正脱水、饮食调控和药物治疗3个方面,对不同的病因及症状给予抗生素治疗,纠正代谢紊乱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经过治疗,54例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均<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愈率100%。痊愈时间:轻型腹泻2~4天,平均3天;迁延型和慢性腹泻6~9天,平均9天;重型腹泻3~7天,平均5天。结论:小儿腹泻危害较大,父母应当重视,及时就诊,医护人员应积极合理的治疗,加快患儿病情恢复,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治疗 分析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Cao Yingchun

Heqing songgui Center Hospital of Dali Prefecture,Yunnan Province,6715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Methods:Select 54 children with diarrhea in 2006 to 2012 were treated therapy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mainly through three aspects,including the correction of dehydration,diet control and medication,for different causes and symptoms of antibiotic therapy to correct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other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5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aily stool frequency less than 2 times,and stool returned to normal,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the cure rate was 100%.Recovery time:2 to 4 days of light diarrhea, an average of 3 days;persistent type and chronic diarrhea from 6 to 9 days,an average of 9 days;severe diarrhea in 3 to 7 days,an average of 5 days.Conclusion:Great harm of diarrhea in children,par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and given timely treatment,med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actively reasonable accelerate recovery of children with the diseas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Key words Infant diarrhea;Treatment;Analysis

婴幼儿腹泻又称为腹泻病,主要在0.5~2岁婴幼儿中多发,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消化道综合征,好发季节在夏秋季。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消化系统功能脆弱,因此婴幼儿的消化系统易受到消化道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发生腹泻和呕吐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破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婴幼儿腹泻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2006-2012年收治腹泻患儿54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12年收治腹泻患儿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4个月~3岁,1~2岁32例(59%);病程1~7天,平均4天,腹泻次数5~15次/日。根据《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均可明确诊断为小儿腹泻。54例患儿均有腹泻伴恶心、呕吐,其中22例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实验室检查大部分为脂肪细胞及黏液便。

治疗方法:⑴纠正脱水:①轻型:采取口服补液。液体的配制:葡萄糖11g,氯化钠1.75g,氯化钾0.75g,碳酸氢钠1.25g,溶于500ml温水中(即口服补液盐散1包溶于500ml温水中),补液量100ml/(kg·日),为了避免呕吐,应少量多次喂服。②重型:按照脱水程度和酸中毒程度给予静脉输液,纠正酸中毒。⑵饮食调控:病轻不呕吐者,不禁食;重症呕吐频繁者,可禁食6~12小时,具体时间依据病情和营养状况而定。禁食期间给予淡盐水和葡萄糖水,分多次少量喂服。禁食后,人工喂养者可先给予清水汤、稀释奶等进行喂养,母乳喂养者应适当限制哺乳时间。以后根据平时饮食习惯适当减量,正常饮食可在3~7天后恢复。⑶药物疗法:①控制感染:水样便腹泻多数是由于病毒及非侵袭细菌导致,因此此类患者治疗时一般不用抗生素,而应该使用合理的液体疗法,利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出现黏液及脓血便者,提示侵袭性细菌感染,此时应结合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根据不同病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②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制剂主要组成成分是肠球菌、枯草杆菌的活菌冻干粉,另外还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钙,以及B1、B2、B6、B12和维生素C及烟酰胺等婴幼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因此该疗法的原理是调整肠道菌群,通过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活菌,使得肠道中优势菌为有益菌。防止病原菌定值,抑制肠内致病菌产生肠源泉性素毒素,减少毒素的吸收,促进肠道功能;每克微生态制剂散剂中含有15亿个活菌,冲服后这些活菌定居在回盲部以上,并进行不断的增殖,能够使肠道中有益菌群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菌群的最佳状态[3]。

结 果

54例患儿,经仔细病史询问及体检检查,完善相关检查后均诊断明确,给予抗生素,纠正代谢紊乱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54例患儿每日大便次数均少于2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均痊愈,治愈率100%。痊愈时间:轻型腹泻2~4天,平均3天;迁延型和慢性腹泻6~9天,平均9天;重型腹泻3~7天,平均5天。

讨 论

小儿腹泻可导致患儿营养流失,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者可造成脱水,意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其致死率极高。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小儿易发生腹泻最主要的原因是小儿胃肠道的生理特点所致[4]。小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酸的分泌不充足,从而导致杀菌能力较弱。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需要液体量增加,因而增加液体的摄入量,直接稀释了胃液,更降低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致病菌的存活率升高,产生的毒素增多,导致腹泻。其次是气温及周围环境的改变,夏秋季节、气温较高,有利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小儿时讲究卫生的观念不强,容易导致病从口入。而突然的气温升高也可刺激小儿消化系统。使胃肠蠕动增加,但消化能力减弱,也可引起腹泻。再次,部分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的知识,过早地添加辅食,或者喂养量过度而超过小儿的消化能力,可出现消化不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腹泻。除此之外,过敏体质、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也是常见的小儿腹泻的诱发因素。

小儿腹泻为常见病,部分家长由于缺乏该方面的知识而盲目拖延,常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此病潜伏期短,患儿表现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时应当及时就医。医护人员在接待该类患者时,也不可掉以轻心。应当详细询问家长患儿发病情况、时间及表现,并根据得到的病史资料合理分析,判断病因,并且加上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脱水。诊断时不可盲目,应当与生理性腹泻、小肠消化吸收障碍等相鉴别[5]。生理化腹泻在临床上也较常见,多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明显症状,患儿多虚胖,添加辅食,合理喂养大多可消除症状。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危害较大,家长应当从各方面预防该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病的小儿,父母应当重视,及时就诊,以利于医护人员积极合理的治疗,如此便可加快患儿病情恢复,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1.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S].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13(6):381-384.

3 孙爱平,李淑风.微生态制剂对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的临床观察[J].新生儿科杂志,1999,14(5):226.

4 兰才生.治疗夏季小儿腹泻28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1994,(4):16.

5 慕志华,耿慧宝.5岁以下儿童腹泻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09,35(2):37-38.

猜你喜欢
治疗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