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荣
有个别老师把文言文教学课堂变成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背诵默写、内容理解的简单叠加,把文质兼美的文章大缷八块,逐句讲解,字字落实,远离了学生的心智与生命,这些做法对文章与学生都是一种伤害!我们不得不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同时积极探索能够扭转局面、走出误区的路径。
一、科学掌握文言文诵读手段
诵读法一直是我国古文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王槐松先生在《文言文诵读古今谈》中将文言文诵读法概括为:通过对文言文的眼观口诵心想,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古诗文全面深入理解。朱熹对诵读法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况且,诗词歌赋本身就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特别适合于诵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读,然后反过来将读作为手段来学习文言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的朗诵声响起来,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意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感悟、体味。在朗诵中,学生可以体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可以体味晏子“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焉”的勇敢机智,体味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超然洒脱。
二、激发学生探究文言文的动力
学生才是语文课堂的主人。因此,老师一定要通过精心设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努力创新的精神和主动探究的愿望。我们来看一个老师教学《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段。
师:“有两个人物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是……”
生1:“其妻和智叟。”
师:“他们对愚公的态度是不是一样呢?如果不一样,那么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1:“称呼不一样,他的妻子称愚公为君,而智叟称愚公为汝,君是对别人的尊称,而汝没有这样的意思,不同的称呼表明了他们对愚公不同的态度。”
生2:“他们说话的口气也不同,他的妻子说的是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口气比较委婉,而智叟说的是甚矣,汝之不惠,语气明显强多了。”
师:“你为什么说智叟的语气强呢?”
生2:“我只是感觉到,说不出来。”
师:“这个句子跟我们现在说话的语序好像不一样。”
生3:“好像是倒装句。”
师:“说得很好,可为什么这里用倒装句呢?”
生3:“是为了强调‘甚矣。其妻只是提出疑问,而智叟是笑曰,这是在嘲笑愚公。”
师:“这个同学非常细心,能从作者使用的关键词语中找出二者的不同,还能找出其余不同的方面来吗?”
生4:“他们说话的目的也不一样,他的妻子是从关心的角度,而智叟完全是为了嘲讽愚公。”
在以上对话中,教者以两句话为线,层层深入,循循善诱,不仅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了字词意思和倒装句式,而且使学生看清了文字背后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的科学理解把握、匠心独运的设计、适时巧妙的引导,无不体现了教师教学的高度艺术性。
三、注重积累文言字词和文化知识
文言文的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和文化的积累两个方面。文言字词的积累是顺利进行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可以说,学生文言文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很多时候就是字词积累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文言字词积累。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就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积少成多,熟能生巧。
一位老师在执教《陋室铭》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
师:“老师很想试试大家的文言文写作能力,敢不敢?”
(此时有人不敢吱声,有人跃跃欲试)
师:“比如说,我的品德,用文言应该怎样说?”
生:“太简单了,吾德。”
师:“我的品德高尚呢?”
生:“吾德高。”
师:“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
生:“德高望重。”
师:“好极了!只是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应该怎样表达?”
生:“惟。”
师:“那只是我的品德高尚怎样说?”
生:“惟吾德高。”
(有同学窃笑,说不对,书上是惟吾德馨)
师:“那你认为高和馨有什么异同呢?”
至此,老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馨”的教学。这里老师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方式进行字词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创造。事实上成语跟文言文确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教师就巧妙地将文言文和成语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积累的方法,让学生联想。
文言积累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化的积累。文化是文言文教学的拓展,它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更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年号、称谓、科举制度、风俗礼仪等,但由于这些离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当久远,学生在理解时会有很大的困难。而且,这类知识往往涉及的面相当广,所以在进行文化积累时,最好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
四、文言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体验
生活即语文,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让语文实现教学跟作者生活、课文生活、读者生活、教师生活、学生生活等相融通,实现语文知识与生活情理、学生课内体悟与课外体悟的相融通,实现学生课内体验、感悟的生活化。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就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等,这些知识会对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产生极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教师应该对人物背景进行介绍,要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因拥护王叔文的革新被贬谪外放。政治上的失意起初并没有使他过于伤感,然而州知县的步步相逼,迫使其三易其所,房子由“小三间”减到了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于是作者在愤激之中写下了此文。学生了解了以上内容,再来看其中的文字就会有新的体会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难道仅仅是文人的自我夸耀之词吗?难道没有对官场小人落井下石的愤慨吗?只有走进文人的文化与心理背景去读文言文,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才能得到显现。
总之,我们有责任让文言文教学做得更深入一点、本真一点,以便有效地教文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