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丽
摘 要:"农超对接"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改变了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对促进农业发展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农超对接"以其自身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同时也呈现出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凉山州各大型超市"农超对接"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农超对接"在认识、流通环节、对接质量和物流系统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超市和农户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为凉山州"农超对接"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凉山州;农超对接;问题;对策
0 引言
"农超对接"实际上就是超市与农户签订协议,由农户直接向超市提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农超对接"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需求多样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为生产者、商家以及消费者实现共赢提供现实可能性。发展"农超对接"不仅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与流通成本,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同时对于建立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实现农户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农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初步具备了"农超对接"实施的条件。目前,在凉山州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下,部分超市和流通企业根据各自产品需求情况与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成较长期的合作意向,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凉山州农产品从产地直接流向超市,搭建了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的销售平台,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比如西昌达达超市与西昌市益康果蔬专业合作社、西昌市安宁韭黄产销专业合作社、宁南县白鹤滩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已建立起合作,实现农产品从产地直接流通到超市。但是由于农户分散种植较明显,农产品品种较单一,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无力保障,并且超市准入机制较高,货款结算周期较长,导致超市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受阻,影响了凉山州"农超对接"的顺利进行。
2 "农超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开展"农超对接"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凉山州开展"农超对接"的积极性不高,其主要表现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超市等方面。对农户而言,凉山州地处我国西南的川滇结合部,属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民族劳动者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其就业比重还高达70%以上,并且民族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知识水平有限,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需要很长一个过程,致使农民对"农超对接"的开展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实施难度较大。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超对接"中往往也处于被动状态,行动迟缓。超市在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一般有严格的规定,规范化程度高,无形中提升了农产品流入超市的门槛。农户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营销渠道将自己的产品全部卖给下乡收购的商贩,而不是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达成协议,经严格筛选将质量上乘的农产品卖给超市,挑选后质量稍次的产品则难以单独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在和超市共享利益的问题上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传统交易的支付方式通常为现款现货,农民在卖出农产品的同时能很快收回投入的资金,为下一期生产做准备,而在"农超对接"中,超市一般采用销后付款的方式,较长的结算周期难以确保农民有足够的现金投入到下一期生产中。对超市而言,由于凉山州本地农产品品种单一、深加工程度不高、附加值低,无法满足超市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超市更多愿意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另外,超市一般情况下购进货物时会取得由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以抵扣其上缴的增值税税款,但在"农超对接"收购农产品时,农户根本无法提供相关发票,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超市开展"农超对接"的积极性。
(2)传统营销渠道流通环节较多
如图1所示,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中,通常包含了农产品生产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售地批发商、零售超市和农产品消费者等,有的地区甚至包含了更多的渠道成员。"农超对接"则是超市与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合作,省去了中间的环节,降低农产品的成本,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凉山州多家超市一般情况下依然采用传统营销渠道,从批发市场进货,致使农产品流通环节增多,效率低下,最终消费者却要为多出来的一系列费用买单。目前,仅有如达达超市、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与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产品基地签订了供货合同,对部分产品实现"农超对接"。
(3)农产品对接质量不高
"农超对接"旨在促进超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协作,优化整个农产品供应链条,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但自凉山州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以来,"农超对接"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行为,致使与超市对接的农产品质量不高。一方面,目前尚未建成一套可靠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产品分级包装意识较差,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采购、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监督,使得产品可追溯性较差,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农产品流入市场时几乎都会经过挑选、清洗和整理,却很少涉及到精细加工,以初始形态呈现的情况较多,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方面还做得不够。
(4)物流系统相对落后
凉山州地貌多样复杂,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凉山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运输距离普遍较长,这对农产品物流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然而凉山州大多数县市在实施"农超对接"中,农产品物流设施简陋,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消费者及时配送的需求。除少数的肉类、奶制品、豆制品外,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冷链系统对其他农产品进行保鲜,依旧采用落后的常温运输。目前,我国蔬菜流通领域的损耗率较高,已超过了10%,而国外蔬菜流通领域的损耗率则在1%左右,并且近几年来我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过高的物流成本是导致农产品价格畸高的主要因素。
3 促进 "农超对接" 发展的解决措施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高"农超对接"的积极性
凉山州政府要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积极为"农超对接"做好宣传,让广大农户对"农超对接"有一个正面的认识,促进其主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超对接"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政府要加大对合作社专项资金、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的投入,为合作社引入优秀的专业管理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支持,实现合作社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转变。对起到带头作用的合作社或个人,给予以一定的奖励以激励合作社的发展和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对超市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如出台具体的措施,尽快解决超市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为"农超对接"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另外,政府还可以作为联结合作社与超市之间的纽带,建立专门的"农超对接"网站,使得合作社和超市能够及时有效地交换信息,畅通"农超对接"的各个流通环节。
(2)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完善"农超对接"模式
超市在采购农产品时,应加强与合作社的直接联系,采用尽可能短的渠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缩短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的流通时间,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其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凉山州农业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渠道详细了解超市对当地农产品的需求情况以及质量要求,在满足超市对农产品准入机制的前提下,主动与超市进行衔接,实现"农超对接"。二是凉山州各大超市主动去田间地头或生产基地收购适合销售的农产品,通过这种方式,超市可实现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将比从批发市场取得的批发价格低15%左右。这两种方式都实现了农产品的直接销售模式,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大大地降低了流通费用,不管是对超市和消费者,还是农民或合作社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
(3)建立质量标准化体系,树立品牌意识
产品质量始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如果"农超对接"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那就意味着"农超对接"失去了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凉山州推行"农超对接"中各参与主体都应着力建立一个质量标准化体系,对农产品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提高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可追溯力。农产品要实行分级包装,做到以质论价。新鲜蔬果类产品保鲜期不长,加工企业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对蔬果类进行深加工,不仅有效解决农产品保鲜问题,避免大量浪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4)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物流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八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过程。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而农产品的需求却是持续不断的,这就决定了储存环节在农产品物流中的重要性。加强农产品储存管理,避免农产品遭受鼠害虫害以及发生霉变,提高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凉山州政府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针对如何有效储存农产品对农民进行专门的培训,如冷库储存,干燥储存等。同时,农产品易腐败的特点也需要加快冷链物流的建设,以降低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
4 结束语
"农超对接"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种新型模式,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入农村,将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但在"农超对接"起步阶段仍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政府、商家以及合作社等各个参与者除了通过构建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销售模式等措施来完善"农超对接"外,还应逐步将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促进"农超对接"的顺利进行,实现农户、商家与消费者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殷丽玲."农超对接"模式运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1(5).
[2]郑光财."农超对接"亟待解决的八大问题[J].中国市场,2011(15).
[3]顾万荣,李晶,魏湜.对完善我国农超对接工作的思考[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5).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凉山民族地区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项目编号:14SB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