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红
【摘 要】存货是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现在是经济全球化,利润平均化,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要在内部挖潜力, 将存货进行合理的配置,加强存货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本文阐述了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认为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重根源上解决问题,未来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存货管理的方法将越来越科学,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企业必须通过增强存货管理的水平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制造业;存货管理;成本管理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制造业所处的环境正在经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为现代的制造业,从以产代销模式,转为以销代产模式,以需代产模式,促使企业重新思考,存货的购销存模式也发生了具大的变化,在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降低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加强管理,存货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特征及控制困难
所谓制造业是指企业投入原料并经过若干个制造流程后,生产出其产品以便销售而谋取利益的企业,制造业的存货可分为:为生产最终产品而准备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生产一半的在产品,生产好入库的产成品。正是由于制造业自身的特点及导致制造业的存货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具有零部件品种多,产品结构复杂, 在出售前需要生产加工的过程,改变其原有的实物形态或使用功能,存在的形式是动态的,成本核算复杂,因此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制造业产品的不同,工艺流程也就各自不同,管理是为存货的生产、销售服务的,同时对生产、销售起着监督的作用,但是各个部门对存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常常各自为是,各自的考核目标不一样,对存货的要求也就不一样,销售部门对市场的前景一般较为乐观,要大量的生产产品以供销售,生产部门根据销售计划组织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就要求采购部门进原材料,采购部门去进原材料就需要资金的支持,财务部门是资金的提供者,但企业的资金往往冗积在存货上,应收账款的收回比较差,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各部门各自为是,之间缺少沟通和协调,存货周转慢了,企业的效益也就差了。
另外制造业的存货从原材料到在产品到产成品要经过很多环节,有的还要经过外加工等环节,实物流转复杂,而会计在存货的价值流反映上与存货的实物流严重脱节,常常无法对应,一般企业中对应刚开始的原材料,最后入库的产成品,对于中间的在产品财务上一般无法进行数量控制,只能是总金额的控制,这样管理的漏洞就产生了。如何进行控制,难度不小。
二、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存货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管理制度缺失或制度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大小不一,规模较大的有相关制度,但是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如盘点清查制度,企业每年年底一般会组织一次大型的盘点,虽然有盘点计划,开了专门的盘点会议有的企业还请中介机构来监盘,但实际的盘点效果往往不尽用人意,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加盘点人员对本企业的存货不是非常的熟悉,实际盘点时还是原来的几个存货保管员自行盘点,其他人只是在旁边看看,因为对实物不熟悉,对存货的盘点是走过场;(2)由于种种原因,盘点时存货未停止流动,使得盘点无法有效进行,最后以保管员的账面数为准;(3)财务上的存货账,与存货保管员的账不一致,两者无法衔接对应,企业也未进行认真处理;(4)有的存货盘点也非常认真但是对于存货盘点中出现的问题,因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利益,对存货的盘盈和盘亏未能够处理,未及时解决,企业根据需要进行盘盈盘亏,随意性很大,企业财务作账存在随意性,存货的核算成了企业的利润的一个蓄水池。
2.存货管理方法使用不当
管理方法不当造成的高库存,形成积压问题。库存过低,影响生产和销售,虽然很多企业知道存货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具体方式方法上不恰当,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人员素质不高,都直接影响了存货的管理,很多企业认为存货的管理,就是对相关存货数量的管理,只要数字不错,就是管理到了位,对于存货的库龄,是否积压不怎么关心,对于存货的质量是否正常,不关心,造成账面上有大量的存货,但有效存货却不多。有些材料重复购入占用了大量资金,增加了仓储成本;有的存货随意的露天堆放,给盗窃犯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企业在安排生产经营时没有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和对风险的评估,由于没有计划性,对市场的变化估计不足,企业很容易造成原材料和产成品积压。
3.存货管理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协调沟通工作做的不好,各自为阵,倒致各部门数据不一致,管理人员对存货管理的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各个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及时和完整。这是目前来说企业内部控制的通病。比如负责市场前景分析的销售部门,预测到未未的市场变化没有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让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者生产部门没有将生产计划及时报给采购部门,让采购部门及时修订采购计划等,使得生产和销售脱节,造成产品滞销或者大量库存。其根本原因就是存货管理的各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存在问题,使得管理没有效果。企业存货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存货管理知识,也有的是管理经验不足,无法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存货进行综合管理,不能在发生问题时及时作出反应,对企业存货的库存做出合理的正确的调整,科学管理存货。致使存货出现囤积过多或是库存短缺的情况,从而影响企业的利益。
4.存货管理效果不佳
第一,一方面部份存货严重积压滞销,存货过高,另一方面存货严重缺货;第二,闲置或积压存货过多,造成浪费大;第三,采购存货质次价高,导致产品成本高,甚至直接威胁安全生产:第四,物资出库以领代耗,不能真实反映存货的消耗水平。
三、影响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因素分析
1.从存货管理制度方面分析
首先,制度是简单照搬其他大型企业的,与自身企业的情况不一致,内部和外部情况都不一致,存货管理人员无法操作,制度本身不健全,本身有问题,但是存货管理人员仍是简单的严格执行,管理效果可想而知,效果不好;其次,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管制度,由于制度的制定者缺乏深入的研究,致使一些理论观念、基本概念都未能给予准确、具体的科学界定,以致常常被误解和曲解。最后,存货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企业存货管理制度的文件规定不少,但主要问题是有关制度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笼统、抽象,或者说界限不具体、不明晰、缺乏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实行程序缺乏系统、严密的规定。与此相应的监督制度也不健全。这是存货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存货管理方法方面分析
首先,存货的管理方法的可操作性差,管理权责不清 。在我国的企业中权责不清现象严重,在企业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谁都可以管谁都又可以不管的“自由”区域,当这些区域出了问题以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无法追究责任,最终不了了之。其次,各部门对存货的管理脱节。存货的产供销脱节,倒致财务部门的存货数据与其他部门不一致,如部分材料采购部门已采购,生产部门也都用完存货,但财务上却未入库;最后,存货方法过于死板。原因是生搬硬套的引入了先进的存货理制度,并没有使存货积压问题解决掉。企业存货的分类不当,有的企业盲目的效仿其他企业的存货分类标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存货,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存货的分类。存货的实物流转要与存货的价值流转相适应。
3.从存货管理人员方面分析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货管理人员作为整个存货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人员的素质很重要,我国存货管理人员大部分是从基层中上来的,现场经验非常丰富,但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对存货管理系统的学习,管理工作基本靠自已的经验来对付,缺乏现代化知识的武装,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正是这种原因导致存货管理人员人格魅力缺乏,不善于授权和合理分工,协调能力欠缺。企业缺乏有关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与约束不对等,企业搞得好与不好,与个人利益关系不大,到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本位主义比较严重。
四、改善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1.建立存货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追究责任机制
再好的制度,执行不力也是张废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企业各级各部门的严格执行,即使有了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完善的监督,考核,追究责任机制,制度仍是摆设,实行执行不力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问责和限时办结制度,在企业各级各部门各车间及全体管理员工中全面执行。
2.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存货管理方法
企业根据存货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和资金占用等标准,将存货分为甲乙丙三类。一般说来,甲类存货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用约为全部资金总额的80%;乙类存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用约为全部资金总额的15%;丙类存货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60%—65%,资金占用约为全部资金总额的5%。通常,企业对甲类存货进行重点控制,对乙类存货进行适当的控制,对丙类存货进行一般管理即可。这样通过甲乙丙分类控制法就可以合理有效地控制存货,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有量
3.提高存货管理人员的素质
存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制造业企业能否有效运行。这就要求制造业企业对存货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材料存货质量高低如何识别、材料存货采购价格如何商定、原材料和产成品如何管理等。并同时要有配套的奖罚制度,注意责权利三者的结合。
4.加强供应链管理
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可大大地降低成本,还可扩宽组织范围使得供应商能随耐地掌握存货相关信息。这样以来,企业就没有必要维持比较高的存货持有成本,也能产出所需产品,又不会形成存货大量积压。当然,降低的不只有存货持有成本,还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的信息取得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结语
制造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加强存货管理由为重要,企业必须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的内控制度,并以内控制度为基础,各各层面来加强存货管理,全员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存货管理。只有从企业战略的高度,确立发展与竞争战略,并通过整个组织层面协调各方面的行为,实施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存货管理的基础,改善存货管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项健.当前我国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J].经营管理,2013(24):78 -79
[2]代凯伦.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战略,2013(1):32
[3]许娟.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3(2):42 -43
[4]赵明荣,杨佳.我国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对外贸易,2012(1):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