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敏
【摘要】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意境之中,受到形象的感染、意境的熏陶,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感受、理解、体会等,必将实在、亲切、自然。所以,教学诗歌,必须在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上下功夫。
【关键词】音乐 语文 初中 意境 感官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79-01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诗、歌、舞就是同出一源,语言文字与音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我们应将二者紧密结合,让有音乐的语文课呈现出诗情画意、妙不可言的情致和韵味。
一、音乐,为诵读奠下基石
诵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学生发展而言,抓好这个环节至关重要。然而枯燥地诵读只会使学生索然无味,于是笔者尝试着将音乐引进课堂。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用音乐诠释课文,让课堂诗情画意。
1.音乐促进感情朗读
有些课文大气磅礴,有如瀑布一泻千里;有些课文清新小巧,有如泉水叮叮咚咚;有些课文细腻含蓄,又似和风细雨,所以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当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感情与课文相近,才能感染学生,真正读出文章内涵。
2.音乐帮助背诵记忆
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诗词要求学生背诵。这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偶然间,笔者听到了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歌词即为苏轼的《水调歌头》。邓丽君婉转动听的歌声让人如痴如醉,不经意间就使听者记住了全部歌词。
二、音乐,为理解巧注能量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其它艺术相通。教学中恰当的时候播放一首能与课文高度匹配的乐曲,能把课文中老师怎么讲也讲不清、学生怎么也无法引起共鸣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
1.用音乐导入新课,巧设氛围
一种注入了音乐灵性的开场白,能起到创设氛围的效果。笔者尝试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快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如在教学人教版《鸟的天堂》一课时,先播放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乐曲中各种不同的鸟叫声,百鸟欢唱的情景,汇成了天籁的交响。这样,把音乐与课文紧密联系,使学生自然地走进了鸟的天堂。
2.用音乐阐释文本,巧现高潮
“文似看山不喜平”,同理,一堂好課也应波澜起伏、高潮迭起。通过音乐刺激学生,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思考。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江保卫战》,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人民子弟兵的赞美与深情。读到“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时,我随机播放了祖海演唱的歌曲《为了谁》。真挚深情的乐曲立刻打动了学生的心。孩子们在乐曲中静默、思索,在乐曲中走近子弟兵们的精神世界,学生的思想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
3.用音乐结课点题,巧留余韵
课末通过欣赏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可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曾听过一位名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师与学生一起,细细地品味作者萧红文字的质朴与生动,感悟文中随性而出的自由与和谐,感受萧红与祖父之间浓浓的爱与温暖。当全场的人都陶醉在温情与亲情中时,教师却话锋一转,“萧红的一生经历了3次婚姻,辗转南北,31岁病逝于香港。”此时大屏幕出现《呼兰河传》结尾处一段:“……无论经历过什么饥饿和磨难,我心中永远唱着这首动人的歌……”一段凄婉又悠扬的音乐,伴着音乐教师激情朗诵,听者仿佛看到一枝芦苇笑傲于凄冷的风中,不服输,不低头……这不就是作者萧红吗?这哪里是在读课文,分明是在读萧红坎坷的一生;分明是在教学生怎样面对人生……这就是音乐,有“余音修长,绕梁三日”之功效。
三、音乐,为想象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也就没有我们多彩的人生。
1.运用音乐随文练笔
许多优秀作品常有一些未明确写出的部分,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其实渗透了丰富的“有”,我们可以音乐为媒介,引导学生创立新的审美视野。以《黄鹤楼送别》为例,“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省略号后是文章的一个留白。我让学生伴随着《烟花三月》的歌声,想象大诗人李白在此情在景中的所思与所感。学生陶醉于音乐与歌声,借李白之口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或表达对孟浩然的思念,或表达衷心的祝愿,动情无比,精彩迭现。
2.运用音乐情境训练
教师可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真正留给学生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曾听过一节作文指导课,执教者以音乐“森林的早晨”作为素材,激发学生想象,进行自由作文。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用文字反映音乐。事实证明,学生的想象是永无止境的。有学生写出了森林运动会,有学生想象为森林演唱会,有动有静,有形有色,真是美不胜收。 实践证明,音乐情境作文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植入音乐,可起到事半功倍、妙不可言的效果。但是,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要牢记语文姓“语”,万不可让音乐冲淡了语文课程的特点与任务。
克里斯蒂说过,拥有感官教法的秘籍将使教师功力倍增;将使教师具有现代意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将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地准备。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努力的为语文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勇杰.《音乐与感官的调动》.素质教育.2009.04
[2]江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教育教学论坛.2003.06
[3]臧磊.《让语文课堂来点音乐》.旅游纵览。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