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兰
【摘要】教学事故是指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等违反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工作中的有关规程,在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相关工作中出现失误,给教学秩序、教学进程、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或者事实。本文介绍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教学事故,分析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探究如何有效地预防教学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教学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40-02
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预防教学事故发生以及处理已发生的教学事故,各高校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事故认定办法与教学事故处理方法。本文从常见的任课教师发生的教学事故入手,谈谈如何预防教学事故。
一、任课教师常发生的教学事故: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主要是教学运行类教学事故:
1教学工作中,散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损害国家形象。
2不按照教学执行计划授课,私自增加或者减少教学内容,导致未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没按时上课,上课中离开教学岗位或者提前下课。
4未按程相关规定办理调课,私自停课、调整上课的时间或上课的地点。
5未按程序办理调课,私自委托其他老师或相关人员代课。
6已办理停上课程,不补回其课程。
7未经课程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教学中安排教学执行计划中未安排的视频课、讨论课等。
8上课时打电话、接听电话或玩手机。
二、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生的教学事故原因分析
1.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严肃性认识不足
近几年,招聘不少刚毕业的非师范生以及从企业转岗到学校任职的人员。其中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院校职业训练,教学态度不够严肃。本人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位从企业转岗学校的教师,由于下暴雨,他不能按时回学校,在没有通知系或者教务处的情况下,擅自告知学生停课。刚好被教学秘书查课发现没去上课。后来调查,他才说,停了课他会补上,又不是不补课。这种擅自停课完全可构成严重甚至重大教学事故。
2.学校教学监控力度不足
部分学校,教学监控力量不足,只能检查到少数教学事故,与此同时有些老师存在侥幸心理,有事上不了课,办理调课手续繁杂,于是就私下找其他老师带上,很少能被检查到。教师存在侥幸心理,学校监控不严,也是导致教学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3.学校现有的教学事故认定与教学事故发生后的相关处理办法不完善
各个学校都制定了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但有些学校的教学事故管理制度不完善,单凭借教学秘书、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等去检查,发现教学事故上报。有时候处理教学事故存在一定的阻力,部分发生教学事故的任课教师钻制度的空子,甚至不能对所有发生教学事故人员一视同仁地处理。所以,校执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不完善,是导致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故预防策略
1.加强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使其认识教师工作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主要由教师工作全面性、劳动对象多样性和劳动手段的特殊性等决定。其次,使其对教学事故认识办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学事故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失职、失误,不仅仅是被检查到才构成教学事故,未被检查到,但已构成对教学秩序潜在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明显,但还是留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
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定期组织会议,发教学事故通报到各教师邮箱等办法来强化任课老师对教学事故的认识。
2.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坚持教学监控三路线:
2.1坚持和完善学生监控体系,选聘优秀教学信息员,督促教师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信息员主要对学校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等环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查课、学生信息反馈等资料,印发《学生教学信息中心简报》,发到各个部门,使其及时了解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督促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有效防范其教学事故的发生。
2.2坚持教学检查制度,将教学时段性检查、专题性检查、问题性检查、常规性检查相结合,通过听课、网上测评、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对教学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控,监督任课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为教学检查力度不够,有部分教学事故没有被检查到,因此任课教师们就会有侥幸心理。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如果不能时时刻刻去检查教师的上课状态,可以利用将教学检查做到段性检查、专题性检查、问题性检查、常规性检查相结合,不定时地突击组织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节假日前后突击检查、考试周检查会对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起到有效督促作用。同时,结合教师听课、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学生网上测评、学生座谈会、个别谈话,形成教学管理、教师、学生这三方面相互督促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2.3坚持教学督导组听课制度,以随堂听课等方式切实有效督促任课教师。教学督导主要以听课的形式,深入教学的第一线,了解任课教师备课、上课、实验、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发现和纠正任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减少教师教学事故发生的同时,帮助任课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方法
教学事故的一般处理程序是教学事故发生后,检查者向教务处反映情况,所在单位教学秘书与教学事故人、班级学生或第三方人员核实情况,所在单位根据相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处审批。教务处报主管教学院长审批后,发文公布教学事故认定情况,事故责任人所在单位将处理结果告知事故责任人。
此类处理程序一步步核实,一步步审批,难免有个人因素的影响,由此体现出不能公平公正。教学事故的认定不能单方面确定,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凡是发生的教学事故,先由事故人所在的单位核定报教务处复核后,在教学指导委员会上由各专家投票决定。
总之,如何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文中介绍到预防教学事故的策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的一个部分,希望能帮助任课教师减少教学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冯德虎.教学事故的等级认定、预防及处理办法探讨[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10):49-52
项目来源:本论文为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項目“经管类专业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